《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圖文||阿黛小姐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為什麼我總是遇人不淑?

他為什麼拋棄我?難道我真的一無是處嗎?

為什麼有些傷害,我已經很努力了還是忘不掉?

……

注意了,你可能是隱性的被虐待者。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一、隱性虐待=心理虐待

提到虐待,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拳打腳踢、鼻青臉腫。那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除了身體虐待之外,還有一種虐待叫心理虐待,包括言語暴力、情緒暴力等。

與明顯的身體虐待不同,心理虐待往往披著“為你好”的外衣,接近你,讓你對施暴者產生好感,然後被其操縱和馴化,不斷踐踏受害者的自尊心和意志,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認為“是我做錯了”。在這種低自尊的意識下,受虐者會出現抑鬱、自卑、焦慮、習得性無助等負面情緒和情感障礙。因為這種施暴方式往往是徐徐圖之,所以更為隱蔽,也更容易被忽視。但它也讓受害者更為絕望和無助,不是不想反抗,是多次反抗後,形成了習得性無助,即反抗是無效的。

如何理解呢?簡單來說PUA就是隱性虐待的一種,北大女孩包麗和娛樂明星Yamy的經歷,體現的都是操縱之術,隱性之暴力。

既然我們知道了隱性暴力,那麼,這些有毒的施暴者是如何操縱施暴的呢?九個常用手段,我們來學習瞭解一下。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二、八種操縱施暴手段

1.第一招:煤氣燈操縱

煤氣燈操縱就是一種洗腦術,我們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經歷過。

在上個世紀的40年代,有個老電影叫《煤氣燈下》,其中一個經典的橋段,是丈夫故意調整家中煤氣燈的亮度。當妻子對燈光的異常變化表達疑惑時,丈夫堅定地否認,堅持告訴她那是她的幻覺,這不是真的。經過多次否定之後,妻子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認知是否是現實。這就是我們說的煤氣燈操縱。

煤氣燈操縱術的核心在於:

透過改變情境使對方懷疑自己的判斷,降低自我意識,從而讓其變得不自信,把確定權交給施暴者。

舉個例子吧,初中的時候,我同桌評價我是一個無所不用其極的人,原因是我偷偷地讓老師幫我批改作文提高語文成績。關鍵是我從未單獨找過老師讓她幫我批改作文,但我同桌堅決認為我找老師。然後說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話: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其實承認也沒關係!我哪裡像你一樣好學,還會單獨找老師……

這件事讓我懷疑自己:我真的找過老師嗎?我真的是一個無所不用其極的卑鄙者嗎?然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我找過老師,我是卑鄙的人。(其實,我真的沒有找過老師)

這就是施暴者希望我們懷疑自己,並自我厭惡,以更好地掌控和嘲笑我們。

2.第二招:惡意宣傳

如果煤氣燈洗腦術沒成功,施暴者會開啟第二招:惡意宣傳。

施暴者往往喜歡惡意宣傳受虐待者,讓別人不再相信受害者,從而受害者只能乖乖地向施暴者尋求幫助

。這種手段聽起來很幼稚,是不是?可經常屢試不爽。

比如影片《可可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瑪琳娜的遭遇就很好地體現了惡意宣傳這種手段,因為美麗,瑪琳娜被惡意宣傳,指指點點,成為眾人心目中的不良女性,最後如願以償地看到瑪琳娜淪為真正的妓女。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3.第三招:飛猴

這個名字來自影片《綠野仙蹤》裡幫助壞女巫做邪惡之事的猴子。簡單來說,

飛猴就是心理虐待施暴者的幫兇和棋子,他們可能是無辜的人,也可能不無辜。

施暴者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有時候不直接對受害者下手,而是讓飛猴充當幫兇,既能達到控制操作受害者的目的,又能避免自己被發現。

比如,你與自己的公公婆婆產生了矛盾,雙方並沒有處理好。但明面上,雙方也沒有撕破臉。於是公婆就經常偷偷地向自己的兒子抱怨哭訴,說家門不幸,娶了一個不好的兒媳婦。然後你丈夫卻不問原因,在不知事情全貌的狀況,對你大家批判。這個時候,丈夫其實就擔任了飛猴的角色。等你情緒爆發的時候,公婆又會無辜地表示:這事兒與我們無關。

所謂借刀殺人,說的就是如此。只是,我們需要時刻保持清醒,不做殺人者,也不做刀。

4.第四招:自戀攻擊

自戀攻擊,其實就是說施暴者內心是非常非常自我的,所以不能接受任何挫折,不能接受自己的任何缺點被指出來。所以,如果受害者試圖指出施暴者的問題時,給出意見或批判時,施暴者無法接受,而會猛烈抨擊或沉默應對。

這一類施暴者覺得自己是沒有缺點的,自然也就無法接受別人指出他們的缺點。事實上,正是生活向施暴者展示了他們並不完美這一事實,所以他們憤怒地予以反抗和攻擊。

尤其是面對被自己操縱的受害者指出缺點時,施暴者會更加憤怒,不但不承認,還會反將一軍,說受害者不尊重他人,說受害者非常無禮,說受害者讓他們很苦惱。你看,明明是施暴者的過錯,承擔責任的卻是受害者。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5.第五招:間歇性強化

間歇性強化很好理解,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操縱方法,常被運用在戀愛中。

它屬於一種隨機機制,就是施暴者對受害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沒有固定的規律

。比如在愛情中,一方為了吸引另一方,故意採用忽冷忽熱的方式,讓你覺得非常有吸引力。

相信很多讀者,在愛情中多多少少都體會過這一策略吧。

6.第六招:理想化

理想化更多的是發生在施暴者與受害者接觸的最初階段,通過了解受害者的成長背景和喜好等資訊,把自己偽裝成受害者所期待的完美伴侶、同事和朋友等。這樣,受害者就會對施暴者快速地產生情感聯結,併產生依賴,毫無戒心。而施暴者就可以隨時掌握這場遊戲的進度和分寸,為我所用。

透過理想化來接近受害者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在愛情中我們會聽到很多姑娘說:當初,他那麼完美,那麼浪漫,那麼懂我,他怎麼就變了呢?傻姑娘,他一直都是偽裝的,騙到手了,自然就不浪費精力啦。

再比如在職場上,你初入公司時,會有非常“知心”的同事湊過來,他們懂你的小心翼翼,懂你初來乍到的拘謹,然後帶你瞭解公司,帶你聚餐,帶你逛街,慢慢走到你的內心,瞭解你的希望、秘密和失望。等你前腳和他吐槽完公司和老闆,後腳他就會告密把你賣了。或者,你的財富,漸漸被他偷走。

所以,擦亮你們的眼睛,我們可能真的會遇見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的人,但也要小心提防那些完美偽裝者。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7.第七招:貶值

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偽裝之後的階段就該是揭面了。當受害者還沉浸在完美之中時,施暴者已經改變了遊戲規則,而是非常突然地與他們對立起來。這對於受害者來說,打擊非常沉重。

當你的完美伴侶,突然讓你成為情感裡的第三者;當你的完美同事,突然搶走你的訂單;當你的完美朋友,突然聚餐不叫你而是跟你討厭的人喜笑顏開的時候,想一想,你有多崩潰?

這時候,你才知道自己被愚弄了?未必!我們常聽某人說:既然他這麼渣,你為什麼不離開他呢?那是因為受害者還沉浸在當初完美的假象中不願意離開,她以為這種完美還會再現。真可惜,其實一切都是假的,施暴者看到受害者的崩潰會非常有快感。

8.第八招:拋棄

終於到了最後一步:拋棄。目標上鉤了,目標受傷了,接下來施虐者就是拋棄目標,結束這段不再有滿足感的遊戲了。而受害者,則在情感和心理上受到了一萬點暴擊,甚至一生都走不出來這種傷痛。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三、如何被治癒?

在經過第二部分的八種操縱虐待後,受害者遍體鱗傷。那受害者如何治癒自己呢?

第一,確認自己是否清醒。

學習了上面八種操縱虐待方式後,受害者是否能夠清醒,至關重要。清醒的受害者,往往能夠認識到,這其實是一個騙局:

原來,他一直在控制我。

事實證明,那個禽獸才是問題所在。問題不在我,他才是害人精。

我不敢相信,他竟然這樣對我。

很好,你已經開始清醒了,你已經意識到自己被控制了,這一時期不妨從小事上入手,慢慢為自己賦權,比如我自己來決定今天吃什麼,明天穿什麼、買什麼等。透過這些真實可觸可感的小事,來擺脫對施虐者的完全依賴和控制。

第二,與施暴者拉開界限。

拉開界限就是受害者與施暴者在情感上拉開足夠的距離,斬斷病態的連線,排除毒素,並開始期待自己的康復。但是,在這一時期需要注意的是受害者千萬不能心軟。因為施暴者一旦覺察到受害者逐步清醒,開始拉開距離,他會暫時妥協,做出讓步。當然,這些都是暫時的。就像家暴者,當妻子提出離婚的時候,很多人就開始下跪認錯,痛哭流涕,懺悔自責。可是原諒之後,又故態復萌,週而復始。所以,希望受害者能夠堅定一點。

第三,脫離接觸,斷絕往來。

脫離接觸不僅是指受害者限制自己與施虐者的接觸時間,更是指受害者內心的一種姿態。相較於拉開界限而言,脫離接觸和斷絕往來需要更為強大的力量。

具體來說,也可以從一些具體行為開始。比如,我們嘗試不秒回施虐者的資訊,等半小時、一小時後再回復;比如辭職、離婚、絕交等。在這一時期,我們還是會時刻聽到施虐者的謊言,但是不要怕,告訴自己:還有比這更差的嗎?

《治癒隱性虐待》: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小心這八種操縱術

第四,迴歸正常生活。

在經歷了施虐者的虐待之後,受害者是可以迴歸到正常生活的。對這段畸形關係的最大的抗爭,就是讓自己迴歸生活,並過的快樂。

比如,可以從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可以爬爬山、聽聽音樂、養養花草;可以從享受每一個假日開始,可以從實現經濟獨立開始,可以鍛鍊身體,愛護自己等等。重要的是採取我們力所能及的行動,找回那些施虐者從我們身上奪走的東西。

關於心理虐待的知識,我們可以看看夏農﹒托馬斯的《治癒隱性虐待——從心理虐待中康復的六階段之旅》這本書,希望對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