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升級 挖掘小吃品類的“萬店基因”

最近去樂山與客戶商討品牌設計一事時發現,樂山小吃品類遍地都是,麻辣燙、缽缽雞、油炸串串、燒烤等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詳。但是,這些小吃會在範圍內瘋狂複製,並且很少出圈其他城市,代表品牌也很少有。

於是,我們丟擲了一個疑問。為何在這些特色小吃種類如此繁多的情況下,會呈現有品類無品牌的情況?

品牌化升級 挖掘小吃品類的“萬店基因”

0

1

難以擺脫品牌桎梏

因為當地的飲食及旅遊特色,樂山小吃店已經觸及天花板。尤其在遊玩的景區附近,大量夫妻店競相爭鬥,瘋狂內卷。不僅無法擺脫品類的桎梏,還因為各種成本一直在消耗自身的品牌價值。

小吃在餐飲中的剛需地位不可否認。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土地上,每一個地方都孕育著獨特的地方小吃特產,它是地方餐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地人對其認知強,其也對當地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從近幾年資料看,小吃賽道市場存量巨大,其創造出來的營業額也非常可觀。這對於各餐飲老闆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賽道。但是,要細究起來,我們會發現要想做一個能出圈的小吃品牌,有以下幾點難題需要解決:

1。

難以形成壁壘

地方傳統小吃一般都與老風味、傳統古法、老手藝等關鍵詞分不開。傳統老字號留下來的手藝、名號、影響力是它們能堅持到現在的資本。但在這個時代,對自己的招牌盲目自信,不在產品、技術、風格上有著創新,報殘守舊,沒有成長,就很容易會被餐飲行業漸漸地拋棄了。

並且該品類結構極度分散,無法形成壁壘,導致它們可以短時間複製出大量門店,但這些特性也容易加速產品過氣。並且山寨的盛行,會讓這品類顯得更無特色。

2。

消費者的認知

因為其消費在下沉市場,成本、技術都很低的情況下,該品類更難統一領域。尤如茶葉一樣,在已經形成巨大的消費認知的情況下,想有整合該品類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導致至今,茶葉大部分也只以地區品類進行銷售,沒有形成品牌。

0

2

持續走品牌發展之路

但是,近期越來越多資本開始挖掘這條賽道,小吃品類開始逐漸出圈。

上半年,馬記永、陳香貴、張拉拉三個蘭州拉麵品牌先後連續獲得風投,馬永記甚至以19家店面獲得了高達10億元以上估值的投資意向書。都說資本是創業的風向標,我們其實也能從中探索出一些規律:

品牌化升級 挖掘小吃品類的“萬店基因”

1。

品牌化運作

上述三個品牌已經就裝修、用餐體驗、營銷方式等進行了改造升級,顛覆了之前髒亂差、價格低廉、無服務的形象,開啟了品牌化運作。並且在產品上還加入了烤串、冷盤等菜品。這已完全脫離了傳統蘭州拉麵店的形式,也具備了連鎖化品牌化的投資價值。

2。

優良的品類基因

首先,對比其他發達國家,日本和美國在快餐小吃品類中的連鎖化率均已超過55%,而我國還不到8%,這意味著我國小吃品類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其次,大多數小吃品類已經有著良好的市場教育,他們大多歷史悠久,在消費者中已有較高的認知。

結合上面兩點,小吃賽道品類成熟、市場廣闊,在消費市場認知廣泛,卻仍處於有品類無品牌,這對資本和創業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賽道。

當一個品類逐漸成熟,往往需要頭部品牌擺脫存量限制,去創造新的增量機會。

6月底,有700多家門店的“五爺拌麵”完成了3億元的A輪融資。他們除主打的拌麵外,還提供湯麵、飯、小菜等菜品,同時售賣的還有五爺拌麵泡麵、野生藍莓原漿、香辣牛肉辣椒醬等新零售產品,這些新零售產品在部分電商平臺及商超也有上架。

融資後,五爺拌麵定下了開“萬家店”的目標,

2024年左右,

門店數量將會突破7000家

對於受眾範圍廣,可大規模複製的小吃品類來說,它們天生

“萬店基因”,或許正因為如此,“五爺拌麵”才能成為目前餐飲界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

但是,並不是所有小吃品類都適合連鎖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

要想不被內卷,就必須跟上行業發展的節奏。作為一個低門檻,注重煙火氣的餐飲品類,連鎖化對供應鏈、標準化提出的新要求,可能會讓小吃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小吃重做升級

後,

一直被認為是中餐的重點賽道,但在激烈競爭之下,沒有絕對的剛需。傳承與創新同步進行,才是小吃行業持續進步的核心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