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只有在有什麼事要說謊時,才說謊

使孩子“學著做事”是另一個非直接的目標。例如,露絲·安娜,7歲,她上課時總是不能呆在座位上,相反,她總是削鉛筆,去盥洗室,與同學交頭接耳。合乎邏輯的目標似乎是使她能在座位上坐住。然而,她的父親說,他的目標是使她“學會”在上課時坐住。你或許會問,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是的,區別有幾方面。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只有在有什麼事要說謊時,才說謊

首先,一個人學會做某事的事實絲毫不能保證他將繼續做這件事。許多人學會了彈鋼琴但多年不動它一下。其次,即使露絲·安娜的問題在於她沒學會坐定,人們如何能設法教給她這種技能呢?給她放映人們表演坐椅子藝術的電影嗎?顯然,在這個事例中,直接和清晰的目標是要求露絲·安娜上課時坐在她的座位上。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只有在有什麼事要說謊時,才說謊

父母希望孩子“試著”做某事,是另一個不針對真正問題的目標。對這種目標提出異議似乎它是“非美國方式”的,我們最喜歡的一種說法是“如果你不成功,再試一次”。除了感情因素外,試著做某事與做這件事並不一樣。如果在早晨,我們所有人都只是“努力試圖”起床去上班,這樣我們的嘗試不會成功。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只有在有什麼事要說謊時,才說謊

事實上,如果你觀察“我將試一下”這個短語的使用,你會發現它是一個有效的徵兆,暗示說這話的人可能做不了這件事。另外,告訴孩子對他全部的期待就是使他試著做,這種說法傳達了這樣的態度;父母並不真的相信孩子實際上能完成這個行為或任務。我們要討論的最後一個非直接的目標是與“說謊”有關的。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只有在有什麼事要說謊時,才說謊

不,我們並不是勸告你允許或鼓勵孩子說謊,消除說謊不是一個直接的目標,它沒有針對真正的問題的原因。下面的事例說明了這一點:羅伯特,12歲,他的父母非常擔心他所做的許多事情,他的父親說他特別關切孩子的撤說。“他在哪一類事情上說謊呢?”心理治療醫生問。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只有在有什麼事要說謊時,才說謊

“哦,他總是逃學。一次教師打來電話,告訴我們他又逃學了。但他仍然矢口否認,並說教師一定搞錯了。”心理治療醫生又問:“如果你成功地使羅伯特不再逃學,你認為他還會繼續在選學上撒謊嗎?”“不,”他父親回答說,“那樣他就沒有什麼謊可說了。”心理醫生接著說:“那麼,澄清哪個目標對你最重要,似乎是問題的關鍵。是使羅伯特呆在課堂上?還是使他對逃學的事講實話?”他的父母想了一會兒,意識到真正美健的問題是使羅伯特上課。這之後,他們開始實施這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