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自古各行各業,皆有從業道德。習武有武德,從藝有藝德,行醫有醫德。道為基,而後舉業。

新人剛入職場,當然應該先學會做人,然後才能更好地做事。

不過現在講“做人”,往往讓人聯想到的是“巴結”,“諂媚”等等負面的,甚至厚黑之類的“心術”。玩心術,不是做人,而是壞人。我所說的做人,是做正人。

也許有人會說,老老實實做事,自然能處好人際關係,機會就總會輪得到。如果把時間花在做人上,反而不會做事,機會來了也把握不了,或者因為不勝任而被人指脊樑骨罵祖先。

其實這是混淆了“做”人和“混”世的區別。

做人與做事,本來就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做什麼樣的人,就會做什麼樣的事,反之,從外面看到做出什麼樣的事,就能看出是什麼樣的人。因此當我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進行分析時,其實是在做一個矛盾主體性的分析,就是要分清楚做人與做事哪個是主因,哪個是從因,哪個是內因,哪個是外因。

我認為,歸根結底,不論處在什麼樣的從業環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是在依照其人生觀價值觀去履行一個人一生的責任義務,完成人一生的旅程。因此做人是根本,是內容,是內在本質,而做事是表象,是形式,是外在表現。做人是主因,是內因,做事是從因,是外因。會做人不僅不會浪費做事的時間,反而會促進做事的能力和機會。只會埋頭做事卻不一定能把事做好,事倍功半者常有之。

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一、做人,首先是可以培養自己的修養和正氣。心正,氣正,則道途正。

做人不是媚人,這一點必須反覆強調。職場做人分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處理人際關係,這是我們一聽到做人就直接反映出來的,另一個層面是處理職業道德,這是往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

先說處理人際關係,再次強調,並非八面玲瓏,巧舌如簧。處理人際關係首先應該心正,所謂心正,就是不偏不倚。其次(指時間的順序,而不是重要性,重要性上說,不僅不是不重要而是更重要)是分清長幼尊卑,這點,在接受中華傳統的國家和地區尤為重要。

心正,不偏不倚。我想許多人都容易理解。職場矛盾往往就藏在表面的平靜當中,所以新人剛到職場是不可能分得清誰和誰關係鐵,誰和誰關係擰的。因此如果有所偏倚就會直接被莫名地捲入自己根本無法處理的矛盾旋渦之中,從而成為老員工鬥爭的犧牲品。剛到職場,也往往有熱情者主動跟你套近乎,卻之不恭,迎之過熱則偏,所以禮貌性地接受,感激被關照即可。以免被是非之人利用你的熱情回饋做出你已經入了他一夥的政治宣示。對所有人都不偏不倚對新人非常重要,其實對老人也一樣,一個立場堅定,為人正直的職場人士,往往能得到職場各派的尊重。將來有鐵桿了,在處理涉及鐵桿上的問題也必須不偏不倚,方能保住你的正直形象。

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長幼尊卑,雖然在備受西方職場習慣擠壓的各外資,合資公司裡似乎不被認可,但是不要忘記,傳統的習慣不僅在職場發生做用,日常習慣也會影響職場習慣。所以,在外資合資公司裡,與外籍員工相處和與本國員工相處,往往是使用兩套傳統習俗為標準的。中國古人之所以能提出長幼尊卑的人倫之序,是總結了幾千年人之為人最核心的情感需求而得出來,然後又再經過幾千年實踐證實了其有效性的。而這有效性歷經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乃至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關係變遷,足見其普世性。西方哲學也總結了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的需求,而自我實現的最高表現形式則是社會的尊重。所以分清了長幼尊卑,那麼中國人謙卑的待人之道就可以自如的相處。其為人令你尊敬者,你自降一等以待他,別人不會說你媚骨,反而說你謙遜有德。其為人不那麼令人尊敬的,你以常禮待之,不留話柄,也不得罪任何人。

這樣處理的人際關係當然可能不會特別給你的職場前途加分,但是至少是不會給你減分的。關鍵是你的事業不會被人際關係的問題所羈絆。

再說處理職業道德。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名詞,其中包括了不從事會危害所從事職業整體聲譽的事,也包括樹立個人從業形象的事,而其中一條,最關鍵的,就是口號裡常提的:愛崗敬業。或者叫幹一行愛一行。因愛而鑽研,用心去體會職業的核心價值,才會把事做好。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得端正自己的心態,正心方能有正氣。尤其是一些職業本身並不那麼容易被世人所理解,則更需要正心。對於一般性行業似乎並沒有那麼特別要求。可是我們從官方樹立的典型人物的身上,就可以看到,這個人被樹立成形象自有其過人之處。比方北京公交的形象代表李素麗,你當然可以說那是宣傳機構的渲染,可是你能常年始終如一的堅持在售票之外多做一點讓乘客溫心的事麼?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如果沒有一個端正的心態,這能做得到麼?

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二、做人,做正人,則可多助。

上面說的好象太大道理了,誰都知道,現實中如何去做,又有何可見的現實意義呢?

其實人與人相處,有一句話叫日久見人心。新人切不可為了早日出頭而走不應走的捷徑。多少先人的教訓告誡我們,往往捷徑是最遠的。待人正直,尊老愛幼的人,現實生活中,總是能被人喜愛和尊敬。也許領導不一定能看得見,但是大家看得見。當大家一直以來對你都有個一貫的評價,那麼一次次不經意間的流露,在領導那裡慢慢就會積累出你的牢不可破的光輝形象。這就叫多助,本來別人可能並不是特意要助你,但是因為每個人對你的評價和印象都是正面的積極的,匯成的總體評價就是正面的積極的,這條涓涓以成流將是一條可持續的堅定之流。即使是有競爭者故意要壞你的形象,他也會有與大眾認知相牴觸的風險,從而危及他自身的形象。也許他一時得呈,可是這一時的塵土終究矇蔽不了正人的光芒。而恰恰在這時,一個正確的心態能幫助人渡過一時之難,也更能搏得同事更多的襄助。

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三、做人,業德為先,則可助力業務能力。

前面講過了職業道德。這裡專門指職業道德中,鑽研崗位技能之德,即愛崗敬業。

不論分配的工做是不是你之前就喜歡的,或者專長的。在職場總是有它的價值,也會有它的特殊性。如果你之前就喜歡,就專長。那麼恭喜你,可是更要提醒你。恭喜你是因為你站在一個良好的基礎之上,提醒你是不可掉以輕心。不論現實中的業務你在學校裡學過多少次,都不可能遇見過和練習過所有的現實情況,也不管你在現實中從業多長時間,也不可能預見將來的情況。所以必以敬畏之心對待崗位技能,精益求精,學無止境。萬一是你不喜歡的或者學校就沒有學好的,那麼也要恭喜你,也要提醒你。恭喜你是因為有一個考驗你的機會,提醒你是不可以輕易放棄。往往能體現一個人內心最本質的東西,就是在現實的考驗之中。所以有挑戰,就有機會去表現,這等於說你一來就直接得到了一個表現的機會。你每天都比別人晚一兩個小時走,就為鑽研技術,本來只為想學好它,做好事情。可是在同事眼中,他們不會認為是因為你之前沒有學好才拼命,因為新人有新人待遇,可一旦你學成了,做好了,別人對你的表揚會比你應得的多。在這樣的激勵環境中,你的潛能會被充分的激發出來,你只會越做越好越順風順水。

反之,如果你放棄了,那麼你不僅放棄了一次機會,而且,你也是在放棄自己。如果把你調整到你在學校裡學得好的崗位上,在有過你放棄的歷史之後,一旦你在新的崗位上失手(即使是高手也有失手,何況是新手),你也會得到比你應得的多的批評。

通曉世事即學問、練達人情皆文章:職場人先做事還是先做人?

四、做人,做正人而多助,有業德而業精,多助而業精,才是事業有成的正道。

做職場正人,又能幫助業務精進。這不就是我們的理想嗎?

唯一的問題是,這樣做可能效果比較慢,要做到日久見人心的地步,不知道要沉澱多少年。

可是一句話,叫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時間的長短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準備的程度。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果在一條直線上跑步,方向與直線同向,則不管跑得快還是慢,總能跑到終點。如果方向不對,一開始也許會離終點很近,但是並不能到達終點,而是在離終點有一個最近的點,過了這個點,就會以同樣快的速度遠離終點。跑得越快,離得越遠。

所以學會做人,做正人,才是成就事業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