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過年記——4天的磕磕絆絆

今年的假期來得早,我和媳婦帶著三歲的兒子也早早地回到了老家,她說:“好幾年沒在媽家過節了,今年去媽家過節行不行?”我二話沒說:“好。”就這樣,開車來到了丈母孃家。

第一天剛到,剛下車,兒子對姥姥家的所有東西都感覺好奇,因為住在樓裡,家裡沒有那麼大地方,也沒有那麼多東西,兒子看見雞鴨鵝就追著跑,看見燒火棍就拿著掄,看見水舀子就拿著玩……一開始兒子姥姥看見還樂的嘴打瓢,可是漸漸地,也開始皺起了眉頭,因為水舀子磕破了、水桶磕癟了、水缸裡揚了沙子……姥姥跟在後頭,這不行那不行開始看了起來。

回老家過年記——4天的磕磕絆絆

第二天早晨起來,兒子大喊大叫,非得要自己的小馬桶,站在炕上來回抹眼淚,丈母孃看到,邊做飯邊在廚房喊著:“瞅瞅你們慣的,瞅瞅你們慣的!”媳婦有點惱羞成怒,而我卻沒有多大的感受,小孩子嘛,認生很正常。吃飯的時候,兒子要自己的碗筷,要勺子,媳婦哄著說回家用,兒子就開始各種唧唧,丈母孃看到之後,氣得連飯都沒吃,坐在角落裡吧嗒吧嗒抽著煙,嘴裡還哼唧說:“孩子都是讓你們這麼慣的!”

第三天中午,小舅子放假也回來了,帶回來了兩歲的小侄子,還沒等下車,丈母孃就摟了過來,又是親又是裹,眉開眼笑,之後,第一天的流程又重新來了一遍,區別就在於,從一個孩子變成了兩個孩子,丈母孃這把也不看了,坐在旁邊看著。

晚上睡覺的時候,小侄子要他的小熊玩偶,弟媳埋怨小舅子說你咋還能把這忘了,丈母孃說摟啥睡覺不行,就找了一個布娃娃,結果小侄子一看不是小熊玩偶,鬧騰了開來,弟媳一邊哄著小侄子一邊埋怨小舅子,丈母孃站在炕邊,想伸手不敢伸,想哄又不知道怎麼哄,嘴裡不是念叨著:“大孫子快睡吧!明早奶奶給你買去。”哄了大概一個點,終於是睡著了。媳婦也哄著兒子看完書睡著了。

回老家過年記——4天的磕磕絆絆

第四天,開車去集上買鞭炮、年貨,準備過年的東西,兩個孩子也沒有趕過集,我們主要的目的是想讓孩子感受一下氛圍,東西其實準備得差不多了。在趕集的時候,兩個小孩看到了燈籠,丈母孃看孩子喜歡,就給買了,一個是大公雞,一個是大紅狗,正好對應兩個小孩的屬性。回到家,兒子拿著大公雞玩得不亦樂乎,小侄子卻不喜歡他那個燈籠,因為狗的燈籠比公雞燈籠小,也沒有公雞燈籠好看,從下車開始就吵著要這個燈籠,當然兒子也喜歡,也沒給,媳婦商量了一會,最後兒子還是給小侄子玩了一會,結果再要,就拿不回來了,丈母孃說:“再給小弟弟玩一會。”兒子雖然很想要,但是聽到姥姥的話,就沒再要,委屈地跑到媳婦懷裡張羅回家,丈母孃也沒說啥,就跟沒聽到一樣,反而是看著孫子在地上跑啊跳啊,哈哈大笑。

回老家過年記——4天的磕磕絆絆

媳婦只是哄著兒子,我看到這兒,其實是害怕兒子心理不平衡的,於是我跟著兒子說,去小賣店買看看好不好,兒子尋思了一會,默默地跟我走了,雖然最後也沒買回來,但是兒子的心情明顯好了起來。

其實回老家過年,這樣的小事不斷,尤其是有兩個差不多大孩子的時候,摩擦更多,雖然小孩子小不知道啥,只是感覺玩具被搶,但是從大人的角度來看,就不單單是這個問題了。不過,既然決定在家過年,也就沒有那麼多好挑剔的,都只是想高高興興地過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