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這部劇播出這麼多年,仍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不但對裡頭的各種情節津津樂道,針對劇裡各類人物命運的討論也是層出不窮,或許這就是融入了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於一身的郭寶昌心血的精品之魅力。但是劇中也有這麼一個人物,在劇中雖然出場篇幅大,幾乎貫穿了中後期,在白家遭遇重大變故時,她呈現出的形象也偏近正面,卻始終不被大部分觀眾喜歡,這個人物就是劇中陪伴白景琦到老的香秀。

《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有的觀眾直接蔑稱她為抱狗丫頭,甚至用她這一身份來諷刺當今社會某些以犧牲個人尊嚴,追捧富豪換取榮華富貴,並借勢鄙視普通群眾的社會現象。由此能看出這個角色到底有多麼不討喜,也叫人忍不住想來挖掘挖掘為何這個角色能讓觀眾記恨這麼多年不罷休的。

《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首先得來回顧一下香秀的出身,跟和她鬥了一輩子楊九紅差不多,都是出身貧苦家庭,區別在於楊比較倒黴,被兄長賣進了窯子裡頭做了窯姐兒。而她呢,運氣好,進了白家做二奶奶身邊的丫鬟,伺候好二奶奶最愛的那條狗就算過關了,她的綽號也由此得名。可她成了伺候狗子的奴才之後,反倒仗起狗勢瞧不上別人被迫當窯姐兒的事情來,生而為人卻因時代被物化,最終淪為富人的玩物和奴婢,為奴者居然還給同樣出身者分了個三六九等來,並固執地貫徹起她心中的階級觀念來,這實在令人忍不住想問上一句,她自己哪來的資本充高貴的?

《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接下來就得說說她如何當上的填房這檔子事兒了,因為從心計手段上看都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一個當丫鬟的,趁著家裡姨太太一個軟弱可欺不中用,一個為家計在他鄉不斷奔走之際,以自輕自賤方式介入主子的家庭,透過肉體為誘餌得了寵,之後搖身一變成了個填房,從此以後便蠻橫無比地打擊刻薄起了其他人,這嘴臉簡直可算得上是標準化的小人嘴臉。儘管楊九紅此前混跡於風月場,可她當初對待感情的執著和真心卻也叫人敬佩,坦坦蕩蕩表白心跡,為了愛情堅持著,敢於犧牲,也願意不斷去爭取和抗爭,這行事作風卻有白蓮風骨,至少在行為作風方面,遠比這位抱狗丫鬟的做法來得正大光明得多。

《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這個人物還有一個相當不討喜的地方,搬弄是非,挑起矛盾。很多人跟七爺一樣因槐花之死而遷怒於楊九紅,其實呢,讓槐花尋死的心結,還是香秀先給她結上的。當初槐花做了妾,背後是有二奶奶撐腰的,七爺對她雖然毫無感情,卻也因為這個緣故敬畏她三分,她的底氣自然也足。可香秀老在她院裡說楊的是非,導致她與楊漸生芥蒂,之後又因為自己耳根子軟,受了挑唆跟楊正面交鋒起來,楊這人的性情本就剛烈,又不是個好欺負的,只用幾句難聽話那麼奚落反擊了一下,就叫自覺落了面子失了尊嚴的槐花便尋了短見。回頭看,要是沒香秀從中攪和,興許這個被她定位為自己好姐妹的姑娘也不會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了。

《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咱們現在有句話挺對,叫做人的姿態要好看。這話裡的意思很明白,一個人的行事作風得符合社會道德,不違背良心,而這套行事邏輯放在香秀這樣不擇手段向上層階級攀爬的姑娘身上,就顯出了她姿態上的不好看。試想,如果白家中落之時,二奶奶和七爺沒能夠力挽狂瀾,她大約待不長久,也不會繼續討好這家裡的狗子和狗主人,善於為自己做打算的她,可能一早就出了白家大門奔著自己的前程而去了。

《大宅門》:白景琦的四個女人,為何她最終轉正,仍受觀眾詬病?

香秀是聰明的,心機滿滿,一張嘴還特別能咋呼絕不饒人,大宅門裡的吵架王她當之無愧,可她缺乏大智慧。黃春當年能夠獲得整個白家的尊重喜愛,和七爺的念念不忘,並非她故去的早,而是她的胸襟智慧折服了白府裡的一干人等。待到中年,這個觀眾都討厭的角色身上那些尖銳的荊棘才漸漸消化了去,演員也換成了江珊,看上去穩重平和起來,可這與先前那個戾氣爆棚的心機女卻是大不同了,也令觀眾感覺困惑起來。興許這也與主創者的親情濾鏡有關,畢竟,這個角色在現實中正是郭導養母,他心裡懷著掙扎創作了這部劇,大約也覺得這角色叫自己給寫壞了,所以片尾曲最後的鏡頭我們總能見到他長跪於宅門之前懺悔,或許就連他也體會到了這個角色的怪異不討喜之處了吧。你對這個人物又是怎麼看的呢?不妨也來聊聊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