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為何古時候的“隱士高人”總是在撥亂反正之後便沒了蹤跡

堯在一百多歲的時候看中了隱士許由來做他的繼承人,當時非常有才能的隱士還是有好幾個的,其中還有許由的好友巢父。

許由卻拒絕了,他對堯說:

“我志在青雲之上,為什麼去做那凡俗的九州長呢?你現在治理得這麼好叫我出來豈不是我替你擔虛名,我沒有功勞,又不為名,為什麼要出來當皇帝?”

有名無實的事,又豈敢貪天之功?

南懷瑾:為何古時候的“隱士高人”總是在撥亂反正之後便沒了蹤跡

許由聽了堯的請求以後,慌忙跑到溪邊,洗耳朵。

這時,他的好友巢父牽著一頭牛經過,問許由在幹什麼?許由對他說:“我剛剛聽到了一些話,把我耳朵弄髒了,我要將它洗乾淨。”

於是,許由對巢父講了堯想請他出來當皇帝的事,然後問他:“你說這髒不髒啊?”

巢父聽後,反說:“你老兄可真夠自私的,真討厭,你把這溪水洗髒了,叫我的牛怎麼喝水呢?算了,我們不在這兒喝了,去別的地方吧。”

南懷瑾:為何古時候的“隱士高人”總是在撥亂反正之後便沒了蹤跡

南懷瑾在《莊子南華》裡講了這麼一個小故事,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莊子說:“至人無己,無功,聖人無名”。

南懷瑾解釋為,人要能達到把握自己的生命,才算做“至人”,做人做到了頭,“至人”境界便是無我的境界,這在每個人睡覺的時候才能到達,清醒的時候有誰能達到呢?

能夠稱為“神人”的,比如菩薩、上帝,他們救世渡人卻又讓人看不見他的功勞,就像世界上的日月、空氣、水等,滋養萬物的大功,便是無功之功。

真正的大聖人,從不貪求名聲,做了好事不留名,如古代的隱士高人一般,在需要他的時候及時出現,辦完了正事又立馬歸隱,甚至都找不到他的蹤跡。

南懷瑾:為何古時候的“隱士高人”總是在撥亂反正之後便沒了蹤跡

南師在《莊子南華》裡講,歷史上每次碰到需要撥亂反正的時候,總會有隱士高人出現,等天下安定太平了,他們就偷偷“溜掉”了,因此,隱士,在我國曆史文化上,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們都知道《水滸傳》裡有108將,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外號來稱呼。平時,我們看的時候從來都沒有聯想過將他們的本名與外號連起來,會有另一層含義,直到看了南懷瑾的《莊子南華》的講解,才知道另有深意。

南師打了兩個比方:

“及時雨”宋江:及時雨多好哇,在你最需要的時候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雨,可是,及時雨加上宋江,便意味著,及時雨來得正是時候時,卻送到了江裡,這雨碰到了江,還有用嗎?白費一場。

“智多星”吳用:軍師智多星,心中的智囊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多,這多有才能啊,可是,加上名字吳用,便是縱然有再多的“點子”都毫無用處。

原來,看《水滸傳》可以這樣看。經過南懷瑾的提點之後,看名著與國學也能如此有趣。

南懷瑾:為何古時候的“隱士高人”總是在撥亂反正之後便沒了蹤跡

看過很多講解國學的書籍,最喜歡南懷瑾的,講得通俗易懂又別有生趣,有故事有典故,還能將國學知識串聯起來,這便需要非常深厚廣博的國學知識作為底蘊,才能講解得如此透徹又明白。

看《莊子南華》,對於老莊的思想會讓你開啟一種新的思路,提點出你未能想到的一些意境,南懷瑾的講解便有一種“開悟明智”的奇效。才發現,原來讀莊子,竟能如此讓人看淡世俗紛爭,放下恩怨情仇,人生豁然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