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作者:五月海子

編輯:

慈懷讀書(ID:cihuairead)

網上有一個關於圈子的定律:

你就是你最常接觸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甚至收入也可能是這5個人的平均數。

仔細想想,還真如此。

你的認知、能力、收入、財富,甚而去哪裡、做些什麼、能做到什麼程度,都與你所在的圈子息息相關。

離你最近的人,決定你的人生走向。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你的圈子什麼樣,

你的人生就什麼樣

有網友說得好:

一根稻草,跟白菜捆在一起,那它就值白菜的價格;

而如果把它跟大閘蟹綁在一起,那它就是大閘蟹的價格。

人也一樣,跟不同的人在一起,你的人生走向就不一樣。

高層次的圈子,帶來高質而深遠的積極影響;低層次的圈子,會讓你深陷泥淖,看不到更為寬敞的天地和未來。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曾告誡他的學生:

不要猶豫,儘早認準大方向。

消滅選擇,義無反顧,認定自己,然後想方設法找到你要奮鬥的那個圈子,你會跟著這個圈子不斷地往上走。

李稻葵就此談到了一個小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他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從小就喜歡金融,一心想從事與金融相關的工作。

可當時的他遇到了一個難題,自己從不認識金融圈的人,怎麼才能融入金融這個“圈子”呢?

朋友苦思了很久,最後找到了打穿壁壘的方法——每週末都坐公共汽車去當地的金融街,然後在那裡瀏覽並記下各家公司的相關資訊。

沒想到,沒隔多久,真有一家金融公司看中了他。五年後,他一躍成為了全球“三大”投資銀行之一的亞太部總管。

圈子無形的壁壘,會將很多人隔絕在外。

如果他的這位朋友不選擇跨越壁壘,進入優質的圈子,就不會有後續的快速迭代和發展,更不可能朝著當初既定的理想去邁進。

如果我們選擇沉浸於眼下低質量的圈子,而不願意向高維流動,就會被迫流向更低的圈層。

圈層越低,越難有躍遷的機會,未來面對的人生也必定不會有高維度的發展和驚喜。

人是圈層動物,離不開圈子內的關係互動,也離不開圈子供給的安全感。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你的社交圈,

就是你的淨值

朋友楊雨,去年拿到了上海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offer,開始了廣告人的職業生涯。

整整一年,我都沒怎麼和他聯絡,只聽聞他幹得還不錯,前不久正好我去上海出差,和他約了頓飯。

從談吐、想法、氣質還有價值觀都能看出來,這一年他得到了撕裂般的成長。

這讓我想起剛畢業的前幾年,經常一起約飯見面的我們,總是會遙想30歲以後的日子是怎樣的。

當時的楊雨非常堅定地告訴我們他的夢想,是希望在五年之內憑藉自己的能力進入知名的廣告公司。

我們都以為一個學財經的他,在開玩笑,可是後來才發現我們看低他了。

他制定目標後,就開始上班之餘去學習各種廣告文案的撰寫。參加一些文案創意的活動和論壇,開始耳濡目染地接觸這個行業的相關資訊和朋友。

圈子更迭了,隨之而來便是自己價值的提升。

因為自己有目的性地提前入圈,才讓他面試時,有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最終實現了自己當初的夢想。

雅虎的前CSO(首席戰略官)提姆·桑德說過:“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淨值。”

高維度的人在評判一個人價值的時候,從不看你身上有多少奢侈的穿戴。

你身邊經常交往的人才,決定了你的價值和圈層。

你的圈層,決定了你的認知維度和人生厚度。

結交比自己厲害的人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拓寬自己的人生邊界,走向更厲害的平臺。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優質的圈子,

就是躍遷的機會

我們都想擁有高質的圈子,也都想透過高質圈子去眺望到更大的世界,去看到更多元的可能。

但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真正能讓我們從低維到高維躍遷的,不是圈子本身,而是圈子帶來的後驅力和影響力。

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闆的員工,要退休了,因為這位員工在職期間給公司做出了很多貢獻,老闆出於對員工的感謝,給了這個員工一張寫有鉅額數字的支票。

這張支票,足以解決這個員工生活的一切問題,但沒想到的是,這個員工竟然拒絕了:“老闆,200萬我還是有的。”

老闆非常吃驚:“你怎麼會有那麼多錢?”

這位員工微笑著對老闆說:

老闆,我跟了你這麼多年,你幹什麼我就模仿你。

你買股票我就跟著買股票,你買地皮我就買地皮,你做的事情我都跟著你,你都賺成了億萬富翁了,我成百萬富翁也不成問題。

你的努力程度,不是決定你真正能積累多少財富、能真正做到領域頂尖的唯一因素,圈子帶來的加碼推進,往往會放大你的努力和能力。

就像羅振宇在2020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說道:

“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有兩個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連線的本事,而後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高質的圈子,能不斷牽引我們走向更好的目的地,還能讓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及時調整偏差,做出精準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圈子的賦能和帶來的持續高質的成長,往往是環境的浸泡所不斷碰撞、發酵、成型而來的結果。

試想一下,一個思維邏輯不強的人,每天都跟一群思維邏輯嚴密、敏捷度非常高的人相處。

剛開始肯定會覺得自己被千般打擊、百般蹂躪和碾壓。隨著時間的前行,這種浸泡式的成長,就會呈現出驚人的效果。

雖然依舊比不過周圍這些邏輯強悍的高手,但是你會逐漸發現,你正在出現一些潛移默化的邏輯升維。

原來這叫:圈子定律

我們都害怕改變,改變當下適應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圈子。

改變成型的圈子,不是讓我們脫離原有的人脈、資源和安定感,而是竭盡全力地去跨越當下的侷限,找到升級自己人生的新路徑。

邁入新的圈層,重新整理認知,掌握更多人生主動。

並不斷地錘鍊和鍛造自己,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改變當下局面的最好方式。

*注:

配圖來自網路

*作者:五月海子,來源: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成長,每年50本書,和1600萬人一起愛上閱讀。

書友們,慈懷新書正在

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