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禁止出境展覽,外國人想看複製品,專家:現代科技造不出來

此文物禁止出境展覽,外國人想看複製品,專家:現代科技造不出來

曾侯乙,戰國時期南方小國的一個小小國君,在群雄割鹿的歷史長河之中渺小如塵埃,沒有一部史書提到過他的名字,沒有一本古籍記錄他的生卒年月,他的人生彷彿是透明的,沒有為歷史留下一絲色彩。然而時隔兩千多年後的1978年,隨著曾侯乙墓的震撼問世,這個名字頓時響徹海內外,墓中出土的多項“反人類”文物,瞬間讓曾侯乙爆紅為“考古之星”。這時世人才明白,生前籍籍無名的曾侯乙到底在幹什麼,原來他將所有的能量與智慧都用在了隨葬品上!

此文物禁止出境展覽,外國人想看複製品,專家:現代科技造不出來

提起曾侯乙,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編鐘,這一國之重器重新整理了世界對古代中國的科技認知: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繁瑣的青銅鑄造工藝,已經令世人歎為觀止,但最神奇的還是它那橫跨五個半八度、兼有十二個半音的奇幻音域,大肆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一致稱為“稀世珍寶”。然而曾侯乙墓中最令世界驚豔的文物並不是編鐘,而是一件青銅尊盤。尊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盤是水器,曾侯乙將兩種容器合為一體,顯得更為莊重大氣。尊盤在戰國時代並不少見,但這一件之所以能空前絕後、曠古爍今,在於其鬼斧神工般的鏤空技術。

此文物禁止出境展覽,外國人想看複製品,專家:現代科技造不出來

尊通高為33。1釐米,盤通高為24釐米,結合起來通高42釐米,相當於剛出生的嬰兒身高,空間十分狹小。但是在如此有限的操作空間內,戰國工匠卻能將紛繁複雜的裝飾安排得美輪美奐:構成尊的34個零部件已經十分玲瓏精巧,精巧就意味著脆弱、易變形,但這還遠遠不夠,工匠又透過56處焊接將其連為一體,每一絲每一扣都精準無比,如果一個環節出錯,整件尊盤難免會淪落至報廢,所以製造這樣一件重器,不僅需要時間和耐心,更需要繡花針般的細膩,技藝堪稱逆天。

此文物禁止出境展覽,外國人想看複製品,專家:現代科技造不出來

這件曾侯乙尊盤被國家列為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然而不少外國粉絲都想一飽眼福,欣賞一下這件稀世珍寶。為了宣傳青銅文化,中國曾製造過很多複製品,比如前面所說的編鐘即是如此,如今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其實是現代工藝打造的“贗品”。同理而言,這件尊盤也可以製造一件複製品,這樣不就可以出境展覽了嗎?然而事情卻沒這麼簡單。剛開始,考古專家以為青銅尊盤是用傳統的失蠟法鑄造的,不過經過後來的仔細研究發現,失蠟法只是其中之一,製造尊盤使用了很多超時代的新工藝。失蠟法可以完成相當繁雜的結構,但由於是整體鑄造,沒有出氣孔,故而往往會形成大小不等的砂眼。然而這件尊盤卻沒有這種現象。

此文物禁止出境展覽,外國人想看複製品,專家:現代科技造不出來

這說明,失蠟法只是鑄造了尊盤的數百個小零部件,精密的焊接技術以及合理的統籌工序才是尊盤成型的關鍵。“分型制模、分模製範、分型鑄造、加工組裝……”就算曾侯乙找到了技藝最高超的工匠,也要花費數年才能將尊盤製作完成。正是因為如此,現代科技才無法再現奇蹟,至今都未能仿製出一件像樣兒的青銅尊盤,已經仿製出的要麼是漏洞百出,要麼是形神兼無,始終不遂人意。那些熱衷於青銅文化的外國學者,只能千里迢迢到湖北博物館欣賞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