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熊掌,你該如何選?

魚和熊掌,你該如何選?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這是孟子非常有名的一段話,我們中學時期都學過,而且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一篇是要求全文背誦的。

不過在當時應試學習的背景下,對於其中魚與熊掌的取捨道理老師講不清,自己搞不懂,也著實沒有興趣搞懂。

於是魚和熊掌這樣奇葩的類比除了死背下來應付考試之外,便更多的是被小夥伴們當做玩笑來把玩。

然而多年過去,當我再次翻開《孟子》讀到此處時,頓感心頭一亮,原來兒時拿來取樂的玩笑話竟大有文章,不禁自愧年幼輕狂有辱先聖,轉念便又不得不感慨孟老夫子對人性體察之細微精妙。

下面我們就來重新品讀一下這段名文。

孟子說魚和熊掌都是他所喜愛的,兩盤菜都上來了,但只能吃一種,得做一個選擇,結果孟子選擇了熊掌而放棄了魚。

小時候對於這一段特別不明白,首先為什麼要列舉熊掌和魚這兩種東西,用我們當代人的觀念去看這種類比毫無道理啊?

其次為什麼魚就不能跟熊掌一起吃而非要做一個選擇?

這就要帶著歷史背景去理解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魚是海里的鮮味,而熊是山中的珍饈,這正是人們常說的“山珍海味”。

在古老的農業時代,尤其是孟子所處的中原地帶,即不靠海,也不是熊生活的區域,再加上當時的人們依靠人力去捕魚和獵熊都是存在一定難度的,並不如現代這樣方便。

所以對於孟子來說,海鮮和熊都是非常稀有的食材,能夠吃到一種就很奢侈了,自然是“不可得兼”的。

而孟子列舉“山珍海味”的目的就是要引出儒家的取捨之道了,正所謂貪多嚼不爛,人總要有取有舍,不能什麼好事都想自己佔著,那是做不到的。

比如有些年輕人,即想要纖細苗條的身材,又捨棄不了口欲,見到美食總想要大快朵頤。兩邊都想佔著,結果往往是美食不敢享受盡興,還常年糾結在腰間贅肉之上,這就是不懂取捨的後果。

之後孟子展開討論,他說我想活著,但“義”也是我所需要的,這裡的“義”是廣義的“義”,就是世間的道理、天道、人倫大道、人格信仰等等。

在面對生命和道義之間的取捨問題時,我們該怎麼做呢?

孟子講要“捨生取義”,寧可失去生命,也不做違反道義的事情。

這就是儒家人倫精神的核心,這也是我們中華人文文化的根基。

魚和熊掌,你該如何選?

很多人其實對於這種精神是持嘲諷態度的,覺得這種觀念很愚蠢,但其實瞧不起這種觀念才是真正的愚蠢。

比如近段時間的抗洪救災,當危難真正來臨的時候,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的官兵能夠不顧個人安危用身軀擋住洪水,保護數萬百姓。

因為他們胸中有著為了民族和國家奉獻的熱血,這種熱血是從哪裡來的?

正式傳承自儒家的這種精神。

以史為鑑,任何一個時代,人民生活一旦富足,精神信仰就會隨之流失,於是社會凝聚力也就漸漸下降,社會問題就該出現了,所以我們民族的精神信仰是萬萬不能丟的。

之後孟子又說:“活著是我所希望的,可有些慾望是比活著更重要的,所以為了這些慾望寧可放棄生命。”

對於這句話,尋常解析往往是從正面角度去看待,就是為了堅守道義,不能苟且偷生。

但在筆者看來,這句話還有其反面的味道,而且反面比正面還有味道。

人的慾望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曾有人說人最大的慾望就是生存,這句話沒有錯。

但人的生存一旦變得不那麼艱難了,慾望就要開始膨脹了。

為什麼古代聖賢崇尚上古時期的社會,因為上古時期是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樸素的農業社會,人們想要生存下來便必須要透過協作,為了生存而團結夥伴,透過協作去迎合生存的慾望,這是人文精神的最原始形態。

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想要生存下來,變得簡單了,不再需要全員協作了,這個時候慾望就不再滿足於生存,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慾望的結構變得複雜,伴隨而來的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弱化,之後社會中的種種問題也就來了。人們學會了謀財害命、爭奪權勢,為了金錢和地位不惜將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去鋌而走險。

這就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而反觀我們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很多人都喜歡喝酒,甚至有些人嗜酒如命,身體喝壞了依然舍不下酒杯。他們不知道喝酒傷身體嗎?

魚和熊掌,你該如何選?

顯然是知道的,為什麼戒不了酒,因為他們對酒精的慾望甚於生命,“故不為苟得也”。

而同樣,孟子還說:“死誰不害怕,但有時候與其難過的活著,還不如死去。”

這裡孟子不是在鼓勵逃避現實,而是在提醒我們有些時候如果喪失了道義,沒有了人格,羞恥的活著,那不如索性慷慨赴死,也不枉此生。

所以自古便出了文天祥、岳飛、于謙等忠烈之士。

孟子由對美食的取捨層層深入,談到了生與死、善與惡之間取捨的大原則。

他告訴我們是要摒除慾望與習氣對純明本性的影響,明瞭人倫世界的道義,看破生死的意義。

如果做到了這樣,任何人其實都可以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進行大取大舍的抉擇,也就是所謂的“人人皆可為聖”。

後面孟子又列舉了一些例子,他說:“一筐飯,一碗羮,得到了就能活下來,沒有得到就會餓死。但如果吆喝著給別人,過路的窮人也不會接受。如果用腳踢給別人,連乞丐也不會接受。”

這就是寧可死,也要有自己的尊嚴,不能忍受別人對自己如此的侮辱。

孟子又說:“有的人面對萬鍾俸祿不去辨別是否合理就接受,要那麼多俸祿有什麼用呢?為了住豪宅,取妻妾,讓窮苦的人感激嗎?為了這些就隨意接受了俸祿,那就真的是失去了本性了。”

“萬鍾俸祿”在過去是非常高的俸祿了,大概感覺就是現在的年薪百萬一樣。

我們試想,如果突然有人要年薪百萬聘請你,你會接受嗎?

誠然面對這種薪酬,所有人都會心動,但心動不要緊,要不要接受是否應該好好思考一番呢?

至少也要明白工作內容是否合理、自己能否勝任等等吧。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本性與慾望的鬥爭,也就是魚和熊掌的抉擇。

孟子苦口婆心這麼半天,其實也就要提醒我們不要因為慾望而丟失了自己的本性,做人是要講原則的。

綜上,這就是這篇“課文”真正的含義,我們給它扒透了,其實道理很簡單,但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卻有無數人在這上面栽了跟頭。

所以,謹記先聖教誨,這是真正的大智慧。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