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每一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書體各不相同,就像是文學樣式一樣,商周時期是籀篆,漢代是隸書,魏晉是期是草書和魏碑,到了唐代,則是以楷書作為主要的書體,立足於書壇。唐楷出現了“顏筋柳骨”一時被人稱道,再有褚遂良之大字陰符經,亦是唐楷中的極品。但是還有一

個人

,不走尋常路,他就是張旭,他是以草書走入了書法界的視野。他和懷素上人被合稱為“顛張醉素”。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張旭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 。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中。可見有才華的人不一定拘於一隅,藝術都是相通的,張旭的詩的風格總體感覺起來仍是和他的草書一樣行雲流水,乾淨利落,寫盡人生灑脫,盡得自然之趣。他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意境為底色,仿其意寫了一首詩。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桃花溪》張旭生活的年代已是晚唐,他寫這首詩的心境與陶潛不無相似之處。眼望大唐凋零,人生幻滅,便有遺世獨立的思想,偏安與靜處已在心中生根。這是一種淡淡的惆悵,也是一種對人生的看破,更是對美好的一種嚮往與期待。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隱隱兩字只接寫出了他作詩的心態,並非是那飛橋,也並非是那野煙,只是求異卻在存同之中。凡有所隱,便是內心。一切外相,直追本源。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呢?山谷隱沒在雲霧中,高架溪上的小橋或隱或現,一切都朦朧著,是詩意的,是絕美的人間。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詩人站在岩石西側,看水流湍急或是緩緩,聽那水聲潺潺,行人少有,空中偶有飛雁。看一捕魚歸來漁人,行至身邊。他喚那漁夫近前來。他要問什麼?問去往桃源的路是不是此處。張旭此處輕宕一筆,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裡面主人公即是漁人。那桃花漫隨流水,流而不盡,這便是桃花溪,此意竟直得陶淵明“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趣。他已經完全把漁人當作了桃花源記裡的漁人。他說,那個進入桃花源的山洞到底在哪邊。

這一首書法家寫的古詩,詩意迷離充滿美感,28字令人叫絕

詩人這樣一首小詩,將現實與想象融為一處,因桃花,因溪水,也因正是此情景中的漁人。這首七言絕句雖然篇幅短小,但詩人在用字用句上極盡精當之能事,詩畫結合的情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美侖美奐。最後一句意蘊悠長。餘音不絕,可做繞樑三日之嘆。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