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作者 | 每晚yebo

席慕蓉說過這樣一段話:

家的定義不是房子,它應該是一個有愛你的人,有你的父母,有你的童年,有你的妻子,有你生活奮鬥的痕跡。

你的所有人生,在一個小小的範圍發生了,那裡就是你的家。

家的溫度,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程度。

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看看網上流傳的這6張圖片就知道了。

01

積極對話vs消極對話

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聽過這樣一句話:“語言,要麼是窗,要麼是牆,全看你抱著怎樣的態度。”

在家庭中,家人之間遇到事情,若總是消極對話,不僅無法解決問題,感情也會慢慢破裂。

心理學家陳海賢,曾講過一個故事。

他有個朋友阿偉,平時熱衷於提升自己,有空不是在家看書,就是去外面聽課。

可對於阿偉的興趣,妻子卻非常不理解,很快兩人就產生衝突。

妻子經常嘲諷他說:

“你以為還在學校呢,有那工夫不如花在工作上,老老實實掙錢比什麼都強。”

阿偉也不甘示弱地回擊說:“除了柴米油鹽,你還懂啥。”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後來彼此就互不搭理,冷戰了一個多月,最終還是離婚了。

法國心理學家勒洛爾說:

“如果你能剋制自己,不把情緒帶入溝通當中,而是就事論事,那麼解決問題的效率就會大幅提升。”

一家人相處,難免會發生矛盾和碰撞,若一味埋怨指責,只會讓整個家庭分崩離析。

遇事不妨心平氣和點,有話好好說,多一些理解,少一點對抗。

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再大的事也能妥善處理。

02

舒適vs緊張

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美國心理學家薩巴瑞在《家庭的覺醒》裡,講了自身的經歷。

有段時間,薩巴瑞因為工作,情緒非常不好。

回到家,孩子一哭鬧,她就大聲斥責,結果孩子哭得更兇。

老公下班後,做的事說的話稍有不對,她又大發雷霆。

最後不僅孩子天天撒潑打滾,老公也發了脾氣,經常因一點小事跟自己爆發爭吵。

整個家的氛圍變得緊張和壓抑,每個人都感到不開心。

看到這個結果,薩巴瑞開始反思,並調整自己的情緒。

孩子淘氣,她就給他擁抱和安慰,陪他玩耍,對老公她也給予更多溝通和包容。

慢慢地,家庭裡又充滿了歡聲笑語。

作家姚樂絲·卡耐基說過:

“不要太注重家庭的外觀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家庭裡特有的充滿了愛、溫暖與明朗的氣氛。”

相比於壓抑的氣氛,寬鬆舒適的家庭環境,使得家人彼此間更加親近,相處也更舒服。

在這種氛圍裡,每個成員都能感到自在溫暖。

一個充滿輕鬆與趣味的家庭,才會相處不累,和和美美。

03

讚美vs指責

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作家安徒生寫過一則故事。

有個淳樸的老頭,他把自家的馬趕到集市,想要換點“有用的東西”。

他先是把馬換成了牛,接著用牛換了羊,後來,又把羊換成鵝,鵝換成雞……換到最後,換了一堆爛蘋果。

用一匹大馬換來一堆爛蘋果,很多人都覺得老頭這次回去,少不了要挨頓罵。

沒想到他回家後,卻得到了一個甜甜的吻。

當老頭講起交易的經歷,無論換了什麼,老婆子都開心地說:“那簡直是太好了。”

最後,老婆子誇讚他說:“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

故事裡的老頭子並不是一個聰明人,但老太婆不僅沒有責備,反而總是無條件相信他。

很多不幸福的家庭,歸咎起來往往都是因為一句責備,一次抱怨。

聽過一句話:“和家人相處,別讓挑剔大於滿意,別讓批評多過讚美。”

在家庭中,遇到事情,與其吹毛求疵,不如多些肯定。

一個家庭保持和諧的秘訣,不過是懂得體諒彼此的苦,欣賞彼此的好。

04

以身作則vs粗暴教育

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在家庭中,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與其粗暴對待,不如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香港藝人陳美齡,曾因為兒子們不愛學習,感到非常頭疼。

一開始,她嚴厲地訓斥他們,逼迫他們看書寫字。

沒想到激起孩子的叛逆心,他們不僅更討厭學習,甚至對母親也產生抗拒心理。

後來陳美齡便改變策略,她主動報了班,拿起書本,繼續自己的學業。

每天在家裡,她也投入大量時間看書,做功課。

看到媽媽這麼勤奮努力,兒子們受到感染,也有樣學樣,很快都愛上了學習。

後來,陳美齡取得了教育學博士學位,她的三個兒子也全部考入斯坦福大學。

有句話說得好:言傳不如身教。

想讓孩子學會節約,你得先吃光碗裡的飯菜;要求孩子懂得禮貌,你得先保證自己對人彬彬有禮。

父母以身作則,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慢慢實現蛻變。

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庭,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05

陪伴vs疏離

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朗讀者》中,有這樣一句話:

“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

20世紀80年代,牙科醫生愛德華家的小兒子迷上電影。

父親便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每天陪兒子玩攝影,最後還拍了部影片。

10歲那年,孩子對程式設計產生興趣。

當時網際網路剛興起,愛德華雖然不瞭解,但仍陪著孩子一起搗鼓。

這個孩子就是後來創立了臉書的扎克伯格。

而成名後的扎克伯格,無論日程安排在緊密,每週都會專門抽一天與家人聚會。

幾十年來,無論大事小事,他們彼此之間相互陪伴,從不缺席。

正如汪曾祺說:“家人閒坐,燈火可親。”

在這個什麼都是快節奏的年代,時間太寶貴,應該把它留給最愛我們的家人。

對一個人而言,最欣喜的事,也莫過於有家可回,有人在等,有盞燈為你留守。

06

敞開心扉vs拒絕溝通

6張對比圖告訴你,什麼樣的家庭最幸福?

網上有人曾問:“家人相處最可怕的狀態是什麼?”

底下有高贊回覆說:“最可怕的就是拒絕交流,你不說,我也不說,慢慢就有了隔閡。”

演員倪虹潔曾講述過自己的經歷。

倪虹潔的父母,對她進入演藝圈一直不贊同。

一次,全家人正在吃晚飯,電視裡突然播放了倪虹潔拍的內衣廣告。

瞬間,飯桌上鴉雀無聲。

父母雙雙選擇埋頭吃飯,一句話也不說,直到廣告播放結束。

她在節目採訪時坦言:

“對於這件事,我們就總是迴避,要不就不說,要不就當沒發生過一樣,大家都彆彆扭扭,特別難受。”

這讓她和父母之間產生了隔膜,家裡氛圍也總是很沉重。

缺乏溝通的家庭,相當於每個人的內心都上了一把鎖。

在沉默不語中,把家人關在了門外。

林清玄說過一句話:“心扉的突然洞開,來自於從容,來自於有情。”

只有彼此開啟心門,才能把事情說開,將誤會消解,家才能平順安寧。

有人曾問楊絳先生:“你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是成為作家嗎?”

楊絳笑著回答說:“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個好家。”

人這一生,無論在外面走多遠,家都是最終的港灣與歸宿。

一家人其樂融融,比贏得全世界更有意義。

願你我讀懂這6張圖,用心經營好家庭,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與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