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者的第33世孫2009年去世,世界聞名

曾幾何時,古風句子開始飄揚於街道巷裡,瀰漫於唇齒留香,深深紮根於心間那片沃土之上。我們在年輕時意氣張揚:“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我們在老去時依然保持熱愛:“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嚮往美好的純潔的戀情:“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我們亦鍾情於隱山逸水的那片天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者的第33世孫2009年去世,世界聞名

小解認為這是一件好事,這是詩經駢散的印刻,是唐詩宋詞的復活,是融積了數千年詩意的再次盛放。如今被我們挖掘出來的古風句子有很多,其中有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成為了不少人的座右銘,只有簡單九個字,卻撫慰了無數浮躁的心。可是你是否知道它背後的故事,是怎樣的美好?作者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建立者錢鏐,杭州臨安人,他佔據了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但由於吳越國地域狹小,錢鏐只能依附於中原王朝尋求生存機會。錢鏐不僅為吳越國殫精竭慮,他更是個寵妻狂魔!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者的第33世孫2009年去世,世界聞名

錢鏐的妻子是莊穆夫人吳氏,她有個習慣,就是每年的寒食節必回臨安孃家探親。夫人去得久了,錢鏐便心生思念,曾多次寫信催促其歸來。而這一年,錢鏐又朝著夫人的方向望去,但見滿目花草已盛,才知春天將來,於是他提筆寫下了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寥寥數語,卻情真意切,平實溫馨,吳妃收到來信,當即珠淚漣漣。這句話可以引申為三層含義:第一,田間阡陌的花開了,錢鏐告訴夫人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歸來;第二,緩緩歸,表明他可以慢慢等夫人,體現了一個丈夫對妻子深沉內斂的愛;第三,花兒都開始開了,錢鏐意在提醒妻子應當歸來了。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者的第33世孫2009年去世,世界聞名

此事傳開,一時成為佳話,引來無數效仿。有後世評價道:“不過數言,而姿致無限,雖覆文人操筆,無以過之。”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可見此二語豔稱千古之處。當地人還將其拓展為山歌《陌上花》,傳唱於家鄉民間。五代十國橫亙於唐宋之間,錢鏐的思念亦令不少宋代文人稱羨,這其中就有大文豪蘇軾。蘇軾十分敬重錢鏐,曾作《表忠觀記》歌頌其功績,又聽說了錢鏐與吳妃的典故,簡直愛死了這句子。蘇軾說:“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他覺得山歌用語鄙俗,因此便寫了三首《陌上花》詩以作紀念。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者的第33世孫2009年去世,世界聞名

《陌上花》(一)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二)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輦來。若為留得堂堂在,且更從教緩緩歸。(三)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蘇軾的眼光是正確的,錢鏐的確是位賢能的君王。在位期間,他保境安民,發展經濟,廣納賢才,擴大墾田,更修治錢塘江造福百姓,形成了“錢塘富庶盛於東南”的景象,被人們稱為“海龍王”。或許正是這份優秀的基因傳承,錢鏐的第33世孫成為了當代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著名人物。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者的第33世孫2009年去世,世界聞名

錢鏐的第33世孫就是科學家錢學森。錢學森祖籍浙江杭州臨安,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因為他的突出貢獻,使中國的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錢學森於2009年去世,至今仍是中國最為著名的科學家之一。“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千年之前,這是吳越王錢鏐對夫人的思念話語;千年之後,也可以視作是偉大祖國曾經對錢學森的召喚。如今,中國的陌上花開了,開得正豔,開得正紅,相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刻也正在緩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