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洪澤湖地處淮河下游,水域面積為1597平方千米,水位為12。5米,是我國第四大淡水湖,作為淮河水域的重要水上樞紐,這裡也盛產很多漁獲。不過這些年裡,洪澤湖湖面持續萎縮,溼地也持續減少,水質持續惡化,溼地功能下滑。

魚蝦大量死亡

洪澤湖作為國民魚塘,其中擁有著多類魚種,例如毛刀魚、鯿魚、銀魚、青魚等。同時,這裡也是重要的蝦蟹生產基地,例如秀麗白蝦、小龍蝦、長臂青蝦、大閘蟹都十分有名。

早在20世紀70年代,洪澤湖還沒有進入人工養殖時代,當時的年漁獲量在2萬噸左右,其中刀魚、鯽魚產量最高。

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而到了本世紀,洪澤湖也開啟了人工養殖模式,養魚面積持續加大,漁獲量也逐年上漲,2014年時漁獲量就突破34萬噸,其中27。57萬噸是人工養殖所帶動的漁獲量。

然而,這幾年裡洪澤湖的養殖戶大量流失,很多漁民也被逼上岸。從事養魚行業20年的養魚大戶馬大姐表示,她家養的魚蝦經常會死亡,每次一死就是一大片,而死亡的原因是“黑水”湧上來,從大老遠都能聞到刺鼻的味道,還能聞到一股藥水味。

連人都受不住,水裡的魚蝦又怎麼能受得住?當時還是黑夜,但馬大姐已顧不了什麼了,連忙和老公來到網箱邊。到了後發現,魚兒都飄在水上,蝦蟹也爬到網上。

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顯然,這些魚蝦已經中毒很深,就算救活了體內毒素也已超標。損失慘重的馬大姐對網箱養殖已徹底失望,對洪澤湖也已失望,她選擇了退出養殖圈。

漁民老張提到洪澤湖的現狀也十分感慨,他表示往年一天可捕捉兩三千斤漁獲,不過如今捕獲量卻持續減少,甚至連油錢都支付不起,在湖裡賺上一天也就賺上幾十元,還不如去搬磚掙得多。

老張有捕魚許可證,因此在禁漁期內,可領取一筆補貼,但很多漁民並沒有拿到這個證件。禁漁期時,大家還要去縣城裡打工,不然就要吃土。

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趙大哥也是一個養殖戶,他表示自己如今已退出養魚行業,徹底告別洪澤湖。提到原因,趙大哥感慨萬千,他表示以往洪澤湖的漁獲量多到想不到,當時的水質比較清新,魚蝦養殖很是容易,然而這些年汙水卻一陣陣飄來,往往一次幾十萬元的魚苗,因黑水虧損慘重。

洪澤湖面臨的困境

洪澤湖是一種過水性湖泊,承接淮河上游的河水,這就會出現大旱、大澇多有出現。從1950年至今,洪澤湖先後出現過九次大範圍洪澇,同時還有過18次嚴重乾旱。

例如2001年時水位大降,圍網區的缺水現象比較嚴重,養殖戶內心很是高興。而在2003年,湖區水位迎來了大漲,結果魚蝦數量大減,很多都已逃逸,養殖戶的損失很大。

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2019年,因淮河上游供水量銳減80%,結果洪澤湖再次缺水,湖邊界退了700米,水域面積也降到900平方千米,那些圍網養殖戶可謂是損失慘重。

除了旱澇災害時有發生外,冬天的冰凌也讓漁民們頭疼,每年冬季這裡的氣溫降到-10℃最低溫,因湖水冰凍,網箱內缺氧比較嚴重。而等到解凍時,就會在大風帶動下出現“流凌”現象,結果養魚區的圍網也會被直接推倒,可能還會出現翻船的情況。

不過真正“逼迫”漁民上岸的,和環境變差有很大關係。從70年代起湖水遭到汙染,且逐年愈發嚴重,汙染量超過湖水自淨能力,總氮、總磷超標現象嚴重,這就意味著水質“富營養化”嚴重。

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而從1975年至今,汙染事故的發生頻率越來越多,90年代更是一年兩次以上,結果給養殖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其中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帶來的汙染比較嚴重,且上游的汙染也會影響洪澤湖。

同時,圍湖造田、圍網養殖情況嚴重,湖區自然水域面積接連銳減,原有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而高密度養殖也加劇了水體汙染。

洪澤湖的“惡果”:魚蝦死亡,漁民被逼上岸,“退漁還湖”有用?

退漁還湖

早在2016年時“退漁還湖”就已開始,很多圍網被拆除,2019年圍網養殖區域降低到32萬畝,佔據洪澤湖水域的10%,預計2020年圍網面積降到20萬畝,2030年降至3萬畝。

同時,因受長江“十年禁捕”的影響,從2021年10月10日開始,洪澤湖也進入十年禁漁期,如此一來漁民只能選擇“上岸”,為了讓漁民轉型,當地政府也給出了補貼,一畝地補助1500-2000元。

相信接下來的“十年禁捕”,能讓洪澤湖得到很好的修復,生態系統也能逐步完善,希望那些不懷好意之人別再傷害洪澤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