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漁民號子 闖海之歌

大小資訊訊(YMG全媒體 黃鈺峰 鄭偉基攝影報道)世上有啞巴人,沒有啞巴船

漁民號子是一種勞動號子,源於海洋漁業勞動的一種民間原始音樂,也是漁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自發創造的海洋文化。它從最初勞動中有節奏的簡單叫喊開始,經無數次的重複和文字口語化的傳承,逐漸產生了音韻和曲調,最後形成了有節拍、有文字、有名稱的船工號子,具有了一定的文學和審美價值。

膠東漁民號子起源於長島北端的砣磯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風帆時代漁民的闖海之歌。

隨著漁業的不斷髮展,在捕魚協調配合的勞作中,號子自然應運而生。正如長島漁民所說:“世上有啞巴人,沒有啞巴船;只要船一動,號子嘴上哼。”隨著漁具、漁場的變化,漁船也逐漸變大,至清末民初,砣磯島上的大風船已達300多艘。一艘大風船多為近20個人操作,其動力全靠風力和人力。於是,以吆喝、吶喊和領唱、和唱為主要形式的長島漁號,便成為統一步調、協調動作、指揮勞動的漁令歌。

這些大風船系母船帶子船,長年活動在煙威、萊州、渤海灣和遼東灣一帶漁場。因此,長島漁民號子傳播到整個渤海和黃河沿岸,影響範圍北至丹東、大連、營口,西至天津、塘沽,南至蓬萊、龍口、萊州,東至威海、榮成一帶,流傳地域廣泛。

關於漁號的歷史記載,最早見於清代道光年間劉夢蘭《蓬萊十景·南浦歸帆》:“綠波春水桃花漲,紅蓼秋風荻葦磯;唱晚漁歌驚倦鳥,烹魚沽酒趁斜暉。”(蓼,音liao,三聲,蓼藍,草本植物,莖紅紫色,花淡紅色。荻,音di,二聲,草本植物,形狀似蘆葦。)詩中的“漁歌”即漁民號子。(說明:此處的“蓬萊”非膠東之蓬萊。)據《榮成市志》記載:“榮成的民歌型別之一就是漁號類,包括蹬船號子、搖櫓號子、升帆號子、打橛號子、行掛號子、拉船號子、趕船號子、上網號子和抬船號子等40多種。”

無號不齊,不齊沒力

大風船在捕撈作業中,或是與風浪搏鬥,或是不惜時機地追趕魚群和撒網,都是緊張而激烈的,因此,漁號的呼喊具有一往無前的衝擊力。號子的形式為一領眾和。領者俗稱號頭,也叫“號頭老艄”,是富有經驗的闖海者,具有權威性和凝聚力、號召力。領號,有輕重長短,也有急促和平緩。和號,視號令為軍令,應和的句頭緊咬領號的句尾,並嚴格配合領號的語調、情緒和節律。漁民俗話:“無號不齊,不齊沒力。”一領一和,一呼百應,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之勢。

膠東漁號以粗獷高亢的“宮、徵”調式為主,以婉轉平和的“商、羽”調式為輔。按調式風格,可分為大號和小號兩類。

大號又稱急號、生死號子,節奏急促強烈,反映的勞動內容往往緊急、嚴峻,充滿力度,領與和銜接緊湊,節拍多為2/4拍。如漁民在海上遭遇逆風大浪時的《搖櫓號子》。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號子就是命令,急促緊迫、堅定有力,有氣吞山河之氣概。大號多用於遠海作業的環境中,故又稱遠海號子。

小號又稱舒緩號子,所反映的勞動內容比較輕鬆和單一,多用在近海作業環境中,故又稱近海號子。小號又可分為兩種:平號和抒情號。

平號又稱自由號子,是在風平浪靜的海況下,正常捕魚作業時喊唱的號子,其調式平穩舒緩,節奏快慢結合,著力點明確。如《起錨號》《撐篷號》《拉網號》等。

抒情號又稱歌唱號子,是一種自娛自樂的休閒號子,採用漁民號子中少有的3/4拍旋律,流暢歡快,帶有明顯的歌唱風格和浪漫色彩。多用於休息間歇、滿載而歸的途中和收港時。如《發財號子》《豐收號子》等。

漁民號子中大量使用語氣詞和感嘆詞。有的號子甚至從頭至尾沒有一個實詞,而是根據勞動場景、肢體動作、人物情緒、周圍氣氛、呼吸節奏等,即興發揮,吶喊出一連串的語氣詞和感嘆詞。

據《長島縣誌》記載,上世紀30年代,砣磯島口村有一艘名為“大瓜蔞”的帆船停在煙臺港內,適逢天津的“大改翹”船正要撐篷出海。時值雨後,篷綆溼澀,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把篷拉起來。砣磯島“大瓜蔞”上的號頭,即刻帶領船上的眾夥計靠了上去,拉起大篷綆,喊著《撐篷號子》,硬是把沉重的篷帆張了起來。港內的漁民無不欽佩,長島漁號也從此聞名遐邇。

“迎著浪頭衝上去”

漁民每次出海捕魚,須先舉行上網儀式。船老大一聲高呼:“上網囉!”立刻鑼鼓鞭炮齊鳴。一人即刻點燃谷秸(當地稱乾草)火把,圍著漁網緊跑。後面一人端著盛滿蕎麥麵的葫蘆瓢,一邊向空中撒著麵粉,一邊緊追火把,跳上顫顫巍巍的橋板後,在船甲板上把瓢裡的剩餘麵粉扣在持火把者頭上。此時,岸上眾人高喊:“打滿了!”船工們抬起沉甸甸的漁網,伴著高亢的《上網號子》,開始了新一輪的出海作業。

船工們登上船,在船老大的指揮下,呼著《撐篷號子》開始撐篷。

領:一拉金來格。和:嗨喲!

領:二拉銀來嘛。和:嗨喲!

領:三拉聚寶盆吶。和:嗨喲!

領:加把勁呀。和:嗨喲!嗨喲!

領:魚滿倉哎。和:嗨喲!嗨喲!

領:風送金來,嘿嚎!和:水獻銀哪,嗬嘿!

篷帆升起來了,漁民那古銅色油光發亮的臉上,汗水在流淌。藍天白雲下,風口浪尖上,帆船乘風破浪,犁開湛藍的大海,兩道層層疊疊的白色浪花,簇擁著船兒揚帆遠航……

突然,狂風大作,海上掀起巨浪,漁船在大海里逆風搖櫓航行。號頭帶領眾船工吼起《搖櫓號子》:

領:嗨喲—— 和:嗨喲!嗨喲!

領:嗨喲—— 和:嗨喲!嗨喲!

領:向前啊! 和:別驚慌。

領:頂風啊! 和:鬥海浪。

領:劃呀—— 和:劃呀,劃呀,劃呀,劃呀。

領:使把勁囉!和:拼命搖哎,嗨囉嚎!

領:壓住浪呀!和:嘿嚎!迎著浪頭衝上去啊!

船工們赤裸著銅鑄般的身軀,腰上只系一條布帶,全身上下汗水和著海水,胳膊和腿上暴起粗粗的青筋,眼神和全身力量都被漁號排程在撥水推浪的櫓槓上。

經過奮力拼搏,漁船終於衝出風浪區,海面變得風平浪靜。陽光和煦,天藍藍海藍藍,海天一色,一碧萬頃。一群群兩三尺長的大魚,從船舷旁遊過。放眼望去,處處鱗光閃閃,爍人眼目。漁民們唱起《拉網號子》開始捕魚。

領:兄弟們啊。和:嗬嗨!

領:用力拉呀。和:好嘞!

領:魚滿船喲。和:滿嘞!

領:蝦滿倉哎。和:滿啦!

合:滿啊,滿啊,滿囉!

海上涼風習習,漁船滿載而歸。此時,愜意的《發財號》小調,在船甲板上響起。歌聲委婉悠揚,如浪花低吟淺唱,又像一曲帶著海鮮味的抒情信天游,在海風中飄蕩。

領:懷揣小紅鞋呀,和:紅鞋暖心窩哎。

領:日子天天過喲,和:越過越紅火囉。

領:福星高高照喂,和:照得滿堂彩喲。

領:一網兩船魚哎,和:魚豐發血財呀。

合:發血財,發血財,順風又順水哎,財源滾滾來!

膠東漁民號子,唱了一代又一代,代代相傳,經久不息。如今,已成為膠東地區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那雄壯蒼勁的旋律,帶著濃郁的膠東特色和生活氣息,透過先民縱橫滄海的勇氣、血淚及沉重的呼吸節律,將漁家漢子無所畏懼、傲然不屈的精神,淬鍊成鐵骨錚錚的號子,在歲月的潮汐中永久地迴響。

2007年,長島漁號和榮成漁民號子,分別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來自煙臺日報-大小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作者/來源: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膠東漁民號子 闖海之歌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