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說“隨便”“無所謂”,家長要引起重視了

最近發現,孩子總說

隨便、都可以、你決定就行

。每當家長提出期望,孩子就開始隨便了。估計有很多的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

晚上你想吃什麼?都行。

週末自然博物館去嗎?隨便。

新年禮物有什麼想要的?都可以。

為什麼跟孩子這麼難溝通呢?問 他問題,得到的答案都是——隨便、都可以、無所謂、不知道……

孩子愛說“隨便”,不是因為 TA 真的無所謂,是因為他們總是“被隨便”。

平時生活中,能得到的自主選擇的機會太少了。

1.被忽視的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中,「被看見」是一種生存的必須。但總有一種孩子,他們常常被大人忽視,成為了「被隨便」的孩子。經常被忽視想法的孩子,會變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逐漸變得佛系,不願去思考和爭取,也放棄了與他人協商的機會。於是這個總說隨便的孩子,對世界不再充滿熱情、失去好奇心,並且總感到無聊無趣,甚至自信心不足。

為什麼會患上「隨便後遺症」呢?

哲學家馬克說:

人類主要是透過思考方式,來感受世界。

在成長中經常被忽視想法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負性思維的思考方式——我不行 / 沒人喜歡我 / 我的存在沒有價值。

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更加偏執。

2.「永遠不對」的孩子

像這樣的話我們一定耳熟能詳:「你這樣不對,我跟你說,你要……」「你這麼做balabala……就可以了。」從孩子的角度聽完心裡只有一個感覺——

為什麼我說的,我想做的都是錯的?

這個「永遠不對」的孩子,是第二種「被隨便」的孩子。父母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只是我們習慣於直接把最佳方案提供給孩子,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最高效、最有利的,希望孩子可以走上一條平坦的道路,而不是一條彎路。

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發展的機會。面對選擇時,他們的回答也往往是隨便,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提出想法也會被駁回。在高校會出現一個奇特的「新生現象」——很多孩子在離開家庭面對全新的大學生活後,孩子會突然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包括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多方面。《少年說》中的一位少年羅萬豪,就遇到了這樣的新生現象。從小到大,羅萬豪一直根據父母為他定製的大大小小目標前進,在父母的正確領導下,他覺得自己超越了身邊很多人。但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為他制定這些小目標大目標,習慣了父母規劃的羅萬豪,失去了父母的領航後,生活上和學習上都處於迷茫狀態。從孩童時期就在父母的庇護下,不受傷害地成長起來,當孩子離開父母踏入校園,卻發現自己缺少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一旦父母放手,他便覺得自己不行了,他向父母喊話:能再給我一次長遠的目標嗎?

孩子的成長就像一場試錯遊戲,TA 試錯的勇氣來源於家庭。就算某件事真的對孩子來說很難,也別輕易對 TA 說不可能,因為孩子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

讓孩子建立自信,培養自己的成就感,是培養 TA 獨立的優先條件。試著去做一個陪孩子走「彎路」的家長,讓孩子在試錯中走向獨立。

3.「被包辦一切」的孩子

第三種「被隨便」的孩子,是被包辦一切、缺乏可支配感的孩子。孩子沒有主見,多半是因為有一個過度包辦的父母: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大人跟你說的總歸是有道理的。

習慣於當控制型父母,越來越忽略孩子的感受,長此以往,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了,自然就萬事都隨便了。當孩子有獨立意識去認知這個世界後,如果還事無鉅細地為 TA 去揹負一切,那麼這不是愛,而是一種束縛。打著「為你好」的口號、漠視孩子的選擇,嘴裡說著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可是腦子裡全是自己的慾望,這樣強勢的控制慾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長期的施壓下,在孩子青春期容易造成一次大爆發。在話題「那些父母強勢、被包辦一切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中,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經歷。成為不主動、沒主見、「被隨便」的孩子:

不能反駁,因為一些小事母親就上綱上線,她們永遠是對的,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會成為一種詛咒,讓孩子的性格產生兩種極端,要麼同樣強勢,要麼特別自卑!

是否能融入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養育成果的最終標準,培養適應社會型的孩子才是為人父母的使命。

一味地包辦,大多是建立在家長一廂情願的自我感動上而已,只能感動得了家長自己,感動不了孩子。學會放手,讓孩子脫離「父母」這個舒適區。從根本上說,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個靈魂,亦即一個有自己獨立人格的個體。我們期待一個積極主動、有想法有創意的孩子,那就在平時生活中尊重孩子自由的意志,把自主權還給孩子自己。想讓孩子尊重自己、尊重父母的同時,父母也需要尊重孩子。

孩子總是說“隨便”“無所謂”,家長要引起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