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感謝您關注“永大英語”!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

——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廖春風

摘要:

語法學習離不開語境和人際互動,本文針對這一現象展開分析,強調真實語境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並以教學案例的形式探討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把語法學習內容藉助虛擬實境呈現,設定語言學習任務鏈,給予學生“活學活用語法”體驗,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習材料的人際互動,最終達成語用目的。

關鍵詞:

資訊科技應用;語境創設;人際互動;語法教學

一、引言

英語語法學習是我國學生英語學習繞不開的話題,是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與母語學習相比,我們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沒有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無意識習得的優勢,因此,大部分教師認同“只有掌握系統的語法結構知識,藉助語法規則就能提供語言使用的能力和準確性。(譚敏儀,2016)”。為幫助學生掌握紮實系統的語法知識,老師們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包括微課、翻轉課堂和多種教學方法比如歸納法、演繹法等對學生進行系列語言規則灌輸,為檢測學習效果,輔以被動記憶、模仿訓練、變式練習等。結果是,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最為老師們“擅長”的語法教學怎就不受學生待見? 為什麼老師為之付出艱辛的語法規則講解學生仍然覺得學不會?讓我們來揭開“語言學習”的面紗。

語言是用來滿足表達意願和交流需要的。王初明(2015)認為,交際意圖是語言學習和使用最基本的驅動力。交際意圖帶來交際需要。人們在交際意圖的驅動下不斷接觸新的語言結構,而這些語言結構總是發生在一定的語境中。人們就是這樣在交際意圖的驅動下將這些結構與恰當的語境自動關聯起來,在這種關聯過程中形成語言的交際使用體驗。離開了交際意圖,語言結構與語境的關聯就失去了支力架,語言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大打折扣。

與母語習得相比,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大部分是在課堂,掌握語言結構是課堂學生學得的核心任務。而在實際學習生活中,語言使用體驗產生語感,語感伴隨語言結構學得。傳統語法規則生成的句子如果離開了語境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比如句子This is a tree,假如語境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帶著幼兒在小區散步,為了讓幼兒習得一些語言而反覆對幼兒說這個句子,對幼兒的前期語言輸入是非常有意義的。假如是兩個學生在校園裡說這個句子就會讓人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雖然這些規則也牽涉對語感的描述,但學習規則本身無法獲得語言使用體驗的語感。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所表達的意義是不同的,只要在恰當的語境下語言結構的形式才發生效用。多數情況下學生在課堂環境裡學習語言是既沒有用英語的直接語境體驗,又沒有與人用英語表達交際意圖的需要。當今資訊科技的一個優勢,就是能夠提供語言學習所需的立體的、同步的、動態的學習情境。由此,藉由資訊科技手段將語言結構與語境進行關聯,創設和啟用語法學習語境,應該能夠激發學生的交際需要,促進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用英語。

基於以上認識,本文以一節初一的英語語法課——一般過去時態的應用為例,探討把語法學習內容藉助虛擬實境呈現,可以突破英語語法學習困局。在資訊科技的幫助下,合理利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根據教學目標、學習內容設定真實語境及語言學習任務鏈,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 “活學活用語法”體驗,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學習材料的人際互動,最終達成語用目的。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二、教學實踐

D。 H。 Hymes(1972)認為,一個學語言的人,他的語言能力不只表現在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的句子,而且必須包括他能否恰當地使用這一語言的能力。G。 Leech& J。 Svartvik(1997)相信“語法為交際”,編寫了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一書,他們在該書序言裡指出,這本書不是從結構的角度,而是從語言交際的角度編寫的。書中強調如何運用“語法”於交際,達到表達思想感情的目的。基於以上觀點的認同,藉助資訊互聯的課堂環境,選取“時態”這個語言現象來探討解決“怎樣用語法來進行語言交際”的問題應該很有意義。

(一)教學內容分析與學情簡述

1。 內容分析

時態一直是英語學習的難點,難就難在我們的母語里根本沒有時態。一般認為,初中階段學習時態的難點在於掌握不同時態謂語動詞的詞形變化。從語言知識的層面來說(廖春風,2018),時態的學習,動詞的詞形變化豐富,尤其是一般過去時態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變化會給學生造成記憶困難。運用層面上,學生也經常會出現時態誤用的現象,詞形變化也經常出錯。語篇理解層面上,學生沒有時態銜接語篇意識,難以捕捉時態變化表達的深層含義。一般過去時態這個語法專案來自牛津英語深圳版七年級上冊Module4 Fun Time Unit7 School Clubs。這個時態比較清晰,無需過多地用講解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一般過去時態是整個初中語法專案要求掌握的八大時態之一,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必會”的語言知識之一。

本節課的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對於一般過去時態的構建,並在進行知識整合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促進學生語用能力;難點在於,學生在語境中自覺識別一般過去時的意義、形式並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

2。 學情簡述

經過小學六年和初一近一個學期的英語學習,學生們已經擁有大概800的詞彙量。一般過去時態的概念與基本結構學生並不陌生,但要真正達到準確地表達還有不少距離。受其母語的影響,學生們在日常表達時往往忘記使用一般過去時態,或者在動詞不規則變化這個語法規則被過度使用而出現泛化錯誤,如“we goes to the beach yesterday。”或者“we goed to the beach yesterday。”。

因此,我們打算藉由資訊科技手段將一般過去時態這個語言結構與“Last Summer Camp”這個語境進行關聯,啟用語境,激發學生的交際需要,幫助學生在語言習得過程中享受充分的語境體驗,從而強化語感,印證語法規則,規避過度泛化(王初明,2007)。

(二)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教學內容、學生年齡心理特徵、學生語言基礎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本課例的教學目標設定為以下四個方面:

1。 語言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準確掌握一般過去時的形式和意義並能使用一般過去時描述和表達過去的經歷。具體為,聽:學生能聽同學的小組展示,聽同學的作文朗讀來鞏固自己的一般過去時;說:學生能運用一般過去時完成小組合作預配音和獨立配音,學生能自如運用一般過去時分享自己的夏令營經歷;讀:學生能讀懂包含一般過去時的信件;寫:學生能運用一般過去時寫一封email分享自己的夏令營經歷。

2。 學習能力目標

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夠運用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積極與其他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和個性化學習。

3。 思維品質目標

(1)學生在分享自己的夏令營經驗並將自己美麗的家鄉和祖國介紹給外國友人時能夠增強愛國情懷;(2)在循序漸進的任務和趣味交流活動中能夠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4。 文化意識目標

在“向姊妹校介紹深圳”的系列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意識到中西文化差異,實現文化理解與跨文化交際。

(三)教學過程展示

1。 溫故知新

教師運用網路學習空間平臺提供的大資料功能,對前一天佈置的新概念2的朗讀作業、瘋狂動物城的配音作業、聽寫作業、造句作業進行點評,表揚 “高富帥”,提點普遍錯誤。如圖2。3。1。1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個picture matching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不規則動詞的變化,預熱本堂課所需詞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透過突破課堂時空限制的資訊獲取與應用的複習方式進入一節課,激勵措施既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同時,以學生的主要錯誤為突破口,開啟學生的思維空間,循序漸進地匯入所學的內容,符合建構主義理論,為這節課的成功打下基礎。

2。 體驗目標語言

(1)Leading in:老師用自身經歷,引入主題,並提問:Where did I go? What did I do? How did I feel?學生透過“看”照片預測教師要說的內容,“聽”教師的相關語言資訊。此時學生藉助記憶系統把儲存在大腦已有的知識與老師的語言相互連線,進行圖式啟用。如圖3。3。2。1。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在這一步的設定中,教師遵循的是圖式理論,透過使用語境,促進學生對“某人過去的經歷”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語言輸入的理解的自動化程度,使學生感受到能夠聽懂英語輸入資訊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2)Oral Practice:學生口頭分享自己的以往經歷——一次夏令營活動。該活動設計仍然根據圖式理論,讓學生根據先前的知識和已有的概念進行不斷地建構和練習,在建構的過程中做“意義修復”,同時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鋪墊。如圖2。3。2。2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3。 任務鏈

(1)Video watching:學生為給美國姊妹校的夏令營影片配英文解說,先觀看並記錄影片中的夏令營活動(what did they do and how did they feel)。此環節突出的是“view”和“think”

(2)Information exchanging:學生交換資訊,彌補資訊差。

教師遵循互動理論interactive theory,透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小組合作,促進學生在互動中實現溝通交流,學習使用語言。

(3)A second watching& group discussion:再次觀看確認,小組預配音。

(4)Group presentation:學生進行小組成果展示。

(5)Self-dubbing:學生完成個人配音。

(6)Self-dubbing presentation:學生將作品傳送至微信群並展示。

該活動設計,教師遵循的是聯通主義理論。利用多媒態資訊,引導學生看、想、說、演。教師在技術的運用本質上符合英語教學,教師透過資料分析和資料連線,不僅僅使用了專門的學習平臺,如口語100,也使用了其他常見的app,這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資訊科技與學習的密不可分,使得資訊科技在學習上的運用更有生活感,更接地氣。如圖2。3。3。1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4。 語用效果產出

透過以上一般過去時態學習的各個環節——體驗、理解、交流再過渡到語言運用,讓學生進行email的寫作,所呈現的篇章語境是 “為外國學生介紹自己過往的中國夏令營經歷”。其中一名學生代表在“批改網”上即時寫作,作品完成提交後,展現在師生面前的不僅有分數,還有詞彙、句子、篇章結構的即時評價。教師設計的互聯互通語境,及時教學評價得到了很好地體現,也極大地鼓舞了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的熱情。

5。 家庭作業

課後,老師要求學生在批改網上寫一篇80字的關於自己過往夏令營經歷的作文,並使用其作文評測功能進行檢查獲得即時反饋。該設計的理論依據仍然是聯通主義理論,打通課上課下的邊界,讓學生的學習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三、反思與建議

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設計圍繞教學目標,以教學理論為指引,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在運用語言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來學習,體會和掌握語言。

本節課遵循了語言學習過程理論,以交際理論、互動理論為依託,自始自終貫穿了以交際為目的的原則(在做中學,在學中用),所設計的任務,如學生間互相分享過去的經驗,學生一起為影片配音給外國學生看,學生透過寫作和外國學生分享等等,都是交際行為的活動。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互動性交際性之間迴圈往復。

在資訊互聯的初中語法課堂教學嘗試中,教師要做的絕對不是僅僅使 “靜態資源”吸引眼球而已,我們探究的是能夠隨時產出“動態資源”,我們希望透過“過程性評價”,實現更加個性化,自主,協作,探究,互動的課堂。本案例只是拋磚引玉,期望我們後續進行網際網路技術應用於其他課型的教學研究。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四、結語

教要得法,教無定法。王初明提出的“學伴用隨”教學模式核心理念(交際意圖、語境相伴、理解與產生相結合、互動協同)對於英語語言學習很有借鑑意義。畢竟學生才是課堂的學習者,學習行為是否真正發生需要我們創設真實的語境促進學生學習。語法規則不能完全主導語言學習,語法規則也不能演繹出豐富語境的語言結構。脫離語境的語法規則學習和機械記憶無法複製來自語言使用體驗的語感。只有語法生成的句子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不被人們所理解。促進語言學習進步的是交際意願和表達需求。在某種特定的語境下人們使用語言結構表達交際意願,在表達交際意願的過程中儲存在人們大腦中的語言知識與社會情境相關聯。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沒有語境的語用是無源之水。儘管我們掌握了一大堆語法規則,可能我們仍然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語境的合理創設有助於語言的學習。與母語習得不同,我們學習英語的環境只有課堂。多數情況下學生在課堂環境裡學習語言是既沒有用英語的直接語境體驗,又沒有與人用英語表達交際意圖的需要。由此,藉由資訊科技手段將語言結構與語境進行關聯,能夠創設和啟用語境,激發學生的交際需要,促進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好英語、用活英語。

注:該論文源於深圳市教育科學2017年度規劃課題的一般資助研究專案(立項編號ybzz17077)——中學英語資訊互聯課堂研究。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

參考文獻

[1]G。 Leech& J。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3]廖春風。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研究[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4]譚敏儀。初中英語語法學習的“三轉變”[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12)24-29。

[5]王初明。論外語學習的語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3)190-197。

[6]王初明。“學伴用隨”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6(1)57-63。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Facilitating Grammar Learning

——Take the Past Tense as an example

Liao Chunfeng

Abstract

: This article concerns that language learning occurs through intera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forms and contextual use and it gives relevant analysis in light of the main notion。 Contextu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which serve as a guiding principl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mmar learning。 This interaction ensures correct use of what has been learned。 A mechanism underly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n provide various virtual contexts so that teachers enabl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contextual language use by setting a series of tasks。 The case enriches the above ideas。

Key words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text; interaction; grammar learning

(本文首次發表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8年第8期)

資訊科技應用於語法課堂教學研究——以一般過去時態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