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維與講故事背後的邏輯

故事思維與講故事背後的邏輯

相信在我們小時候都是聽著媽媽的故事長大的,愛聽故事這事兒好像是與生俱來的。故事可以給孩子開啟認識的一扇窗,孩子們喜歡在故事裡認識真善美,辨別假醜美,故事啟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我們在寫拆書稿時,有一個小竅門,叫故事思維。文章開頭以精彩的故事引入,由故事展開對本書內容和知識點的介紹,可以讓讀者很容易接受,並從故事中很快找到知識點。

那講什麼樣的故事更能打動讀者呢?每個人都想聽到自己願意聽的故事內容,而不是你想講的內容,這才是故事思維的真正含義。

故事思維與講故事背後的邏輯

我們在寫拆書稿時,也要研究一下讀者的心理:大家想聽什麼樣的故事?怎樣將故事與拆書稿聯絡起來?在講故事時,怎麼做鋪墊?如何轉折才能讓讀者願意讀下去?

帶著這些問題,劉主編開始給大家一一解答。

主編用《正面管教》這本書舉例。這本書講的是家長如何正確管教孩子。不是硬性約束,不是強硬管教。而是用正確的引導和信任,來賦予孩子愛,不能簡單粗暴地約束和批評孩子。

為了能夠表達出作者的意願,在拆書稿的開頭引用了一個新聞事件。“一個男孩不顧緊追在後的媽媽,從上海盧浦大橋的高架橋上縱身跳了下去。母親沒有抓住男孩,捶胸頓足,號啕大哭。”

這條新聞,惹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評議,紛紛留言關心事情的前因後果,還回憶自己童年的諸多往事。

父母是真想讓自己的孩子去死嗎?當然不是,每個父母都在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與孩子溝通表達時,方法過於強硬,在無形當中刺傷了孩子的脆弱的內心。

故事思維與講故事背後的邏輯

這個新聞事件很有衝擊力,而且事件高潮迭起,引人深思。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眼球。怎樣幫助大家解決管教孩子的方法,《正面管教》一書有解答。

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是引導著讀者自願讀下去。而不是一板一眼地告訴讀者,父母強勢管教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容易讓孩子心理發生突變,做出異於常人的舉動。

相比較來說,肯定是故事思維更能打動讀者。讓讀者置身其中,感同身受的體會這個過程的始末。這樣一來,書中的觀點很容易地就走進了讀者的心裡。

故事思維與講故事背後的邏輯

故事思維在引入時,注意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 講讓大家有感觸,能夠真正聽懂的故事內容;

第二, 引入的故事與書本身內容有很強的邏輯性,讓讀者很容易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與自己發生聯想。

第三, 講與大眾讀者認知相符的故事。標準是願意聽、聽得懂、有反思和改變。

故事思維與講故事背後的邏輯

回顧總結

故事思維,這一“獨門絕技”,劉主編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

讓我們在寫拆書稿時,找到了“定海神針”。讓故事思維搭建好,書中內容與讀者心聲之間的橋樑。也讓我們為廣大讀者闡述更多的知識點,讓知識走進讀者內心。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