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前幾天,刷微博時被一個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嗎”酸到了。

這一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都表示“我很懂事,也有被忽視”。

奧運冠軍鄧亞萍講了這樣一個扎心故事:遇到很可愛的一家四口,大寶內向溫柔,小寶活潑開朗。

大寶從來沒有覺得小寶搶走了爸爸媽媽的關愛,反而覺得小寶特別可愛,招人喜歡是應該的。生活中也特別照顧小寶,而且大寶的學習成績也很好。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看著如此和諧的一家,本該羨慕。但其實乖巧懂事的大寶,心裡有著無法言說的辛酸。

因為爸爸對大寶實在是關愛不夠,還總教育大寶要懂事、學會愛護妹妹。

在父母的要求下,大寶即使心裡再難過,也從不表露,而妹妹卻沒被這麼要求,可以過得隨心所欲。

看著大寶懂事而被忽視,恍若看到了自己,心疼極了。

尹建莉老師曾說:

孩子表現出和年齡不相符的懂事、禮貌、關心等現象,其本質是兒童對自己的扭曲,是孩子長期不被尊重,心理邊界被長期侵犯,個人意志被長期踐踏的後果。表面的“懂事”不過是討好,是儘量讓別人舒服,以憋屈自己來迎合別人。

大人總把孩子的懂事當成一種理所當然,自然地就忽視了他們。可孩子再懂事,他們也只是孩子。

因為要懂事,他們就得藏起本該屬於自己的孩子氣,表現出超越年齡才有的懂事來示人。

可懂事的背後,常常是殘酷的傷害。

01

孩子沒有很“懂事”,只有“不快樂”

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中,就有一個男孩成成,懂事得令人心碎。

成成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為了很好地照顧他,將體面的工作辭了,做起了計程車司機。

媽媽害怕成成輸在了起跑線,就讓成成學習彈琴,每天晚上都必須彈兩個小時的鋼琴,就算打擾到鄰居休息,媽媽都要賠禮道歉,讓成成練習時間夠了。

本以為成成自己喜歡彈鋼琴,結果有一次成成的乾媽接他回家時,看他一臉不開心,才知道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原來成成因為不喜歡彈琴,甚至都不想回家,回家後媽媽就要讓他練琴。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乾媽和他說,不喜歡彈琴,就直接告訴媽媽。

然而,成成的回答讓人很心酸。

“我媽剛給我買完電子鋼琴,我不想讓她浪費錢”。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小小年紀的他,明明不快樂,卻也只能在媽媽面前裝著自己願意彈琴。

只因他太懂事了,他太明白媽媽的辛苦了。

他只能扮演喜歡,然後默默把情緒藏在心底,做一個懂事的完美小孩。

可懂事的壓抑下,全是不開心。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年少輕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結束。

在大多數父母眼裡,乖巧聽話、讓父母省心就是“懂事”孩子的象徵。可這種象徵性的懂事,對於孩子而言,其實是一種失去自我的表現。

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讓自己乖巧懂事的,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是吃盡了苦頭,才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曾有對“懂事”的調查,資料顯示有將近四分之三的人覺得“懂事的孩子不快樂”。

因為懂事,習慣了被人忽視;因為懂事,就意味著失去自己。

02

敢於表達情緒,才不必為難自己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我們生而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實際上沒有任何人願意聽別人的。

其實,小孩子已經具備自我意識,他渴望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於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就不必剋制。

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寫道:

我很清楚地記得,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奶奶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奶奶就滿意地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對於小小的我來說,從心底裡是很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可是,那個年代“懂事”就是給孩子最高的讚美。

我知道只要我“乖”,就能得到大人的高興。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心底,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長大以後,我成了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

過度懂事的孩子,都是帶著疤痕長大的。

懂事的孩子從來都不快樂,他們越是懂事,越要壓抑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孩子敢於表達情緒,才不會為難自己。

熱播劇《小捨得》中懂事的米桃,無法對人說出自己的苦悶,只能透過拼命跳繩來排解自己的鬱悶。

很多人覺得夏歡歡太脆弱了,考試不好哭,被同學說也要哭,動不動就哭,可我卻很羨慕她。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她活得真實,成績下降可以對著爸媽哭,壓力之下可以控訴,一點也不需要委屈自己。

心理學家說:壓抑後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對於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他們根本不需要壓抑,更不必為難自己。

他們不需要為了懂事,取悅別人,而丟失了自我。

03

讓孩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是出路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有一幕,讓人印象很深刻。

大家一起吃飯時,藍盈瑩突然提到李斯丹妮:“這個舞,你要是有空的話能不能來教教我們?”

面對藍盈瑩的請求,李斯丹妮不好意思拒絕,就說好呀好呀。而張雨綺回過頭很大聲地回道:“她現在沒有空。”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張雨綺這一拒絕雖看起來強勢,但她不怕被人討厭,而且直接拒絕的姿勢簡直太颯了。

試想,我們的孩子若擁有這般不怕被人討厭的勇氣,他們還需要委屈自己,而做懂事的孩子嘛。

給予孩子教育,讓他們知道最真實的自己就好,告訴他們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不必討得所有人的歡心。

1.關注孩子真實的感受

湖南有一位12歲的女孩,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她在遺書中對媽媽說:“希望在我死後,您能不再悲傷,不再為我煩惱。”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她覺得是自己給媽媽帶來了悲傷與煩惱,只要自己死了,就能夠少給媽媽帶來煩惱。

懂事的孩子,常常會有一種負罪感,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甚至給別人帶來了痛苦”,他們缺少一種被討厭的勇氣。

這樣的孩子很怕自己不被愛,或總覺得自己要乖巧聽話才值得被愛。

父母要及時地關注到孩子,並瞭解到他真實的感受給予關愛和引導。

2.告訴孩子,不必怕被人討厭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有一個這樣的說法:

在人際關係中根本不可能不受傷。只要涉入人際關係就會或大或小地受傷,也會傷害別人。

阿德勒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

但是,那種事情根本就無法做到。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你不必討好任何人,也不必怕被人討厭。你只需要做自己、愛自己就夠了。

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能夠讓他們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04

作家張悅然在《櫻桃之遠》中寫:

“孩子是最堅忍的人群,他們還不懂得用逃脫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洩反抗折磨。他們只能伸著冰涼的小手小腳,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察覺到他們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總是想,孩子是可憐又可敬的。”

那些看起來懂事的孩子,不過是習慣了做滿足父母期待的小孩罷了。

他們的世界,並未真正快樂過,甚至有些淒涼。

如果可以,真心希望,所有的小孩都不必懂事。

讓他們能肆無忌憚地有哭有笑,可以有小任性,也可以有壞脾氣,做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