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前,我們可以根據這項指標預測準爸爸未來的養育方式

寶寶哭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是怎麼知道寶寶想要什麼的?

由於沒辦法和年幼的寶寶直接進行語言交流,所以我們往往不得不依靠所謂的

「心靈感應」——利用想象力和直覺猜測寶寶的感受以及所需的迴應

而每當我們使用「心靈感應」時,大腦中與「心智理論」相關的區域會被啟用,這些區域被認為

與理解能力和同理心有關

什麼是心智理論?

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指個體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情緒意圖、期望、思考和信念等,並藉此資訊預測和解釋他人行為的一種能力,即心智化能力。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這種神奇的育兒直覺通常是媽媽們獨有的「特技」。

而南加州大學多恩西夫文理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

爸爸其實也會使用類似的「心靈感應」技能,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腦的神經活動將預示著他未來對孩子實行的養育方式。

研究表明,當使用心智化能力時,有些準爸爸大腦中與「心智理論」相關的區域會更活躍,他們的催產素水平也更高(催產素被認為是親密關係的源泉)。

孩子出生之後,這些爸爸們會更傾向於採用「嬰兒主導」的直覺養育方式。

什麼是直覺養育?

直覺養育遵從孩子的引導,並予以迴應。在直覺養育方式下,父母會與孩子形成一種緊密的紐帶,這讓父母能夠本能地意識到孩子需要什麼。

南加州大學多恩西夫分校的心理學博士生 Sofia Cardenas 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產前準爸爸們大腦中與心智理論相關區域的神經啟用,似乎與產後其自我報告的直覺養育方式有關。」

換句話說,

在孩子出生前,可以根據爸爸們的大腦預測他之後的育兒方式。

孩子出生之前,我們可以根據這項指標預測準爸爸未來的養育方式

研究人員以 39 名即將初為人父的準爸爸為研究物件,在準爸爸們完成「Why-How」任務的同時,使用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他們的大腦資料、採集他們的血流影象,並抽血測量他們的催產素水平。

「Why-How 」任務由一系列圖片組成,圖片裡的人們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活動,例如幫助某人拉上連衣裙拉鍊或看向別處。測試者被要求評價圖片裡的人「為什麼會執行某個動作」以及「是如何執行某個動作的」。

在被問及圖片裡的人是如何執行某個動作時,會啟用測試者大腦中與身體導向的心理過程相關的區域;在被問及圖片裡的人執行某個動作的原因時,會啟用測試者社會行為導向的思維過程,即呼叫心智化能力。

研究人員透過這兩個問題分離並測量準爸爸們在使用心智化能力時的大腦區域啟用情況。

在孩子出生後,所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爸爸們會被要求完成一份育兒問卷。

結果發現,

那些大腦中與「心智理論」相關區域表現出強烈啟用的爸爸,問卷結果表明他們的養育方式更具備同理心。此外,這些爸爸們的產前催產素水平也往往較高。

這是第一次研究準爸爸的產前催產素水平與大腦活動的關係。儘管資料樣本量較小,但 Cardenas 認為這項研究為後續調查打下了基礎。

「過去有很多研究都聚焦在準媽媽的催產素水平上面。在神經生物學研究中,父親大多被忽視了。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夠推動更大規模研究的展開,關注調查父親與嬰兒的關係。」Cardenas 補充道。

孩子出生之前,我們可以根據這項指標預測準爸爸未來的養育方式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對母親來說,育兒是一件本能上的事情。比起父親,她們更善用直覺理解孩子的需求並與之建立聯絡。

但事實上,有很多父親也可以進行直覺養育,他們的心智化能力和同理心並不遜色。

這項研究的作者、心理學副教授 Darby Saxbe 表示,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改善父親與孩子的親子關係的機會。

而且有研究表明,同理心是可以透過訓練而獲取並得到提升的。

「讓爸爸們知道,透過練習可以增強同理心以及與孩子的心靈感應能力,這可以幫助新手爸爸們在育兒這件事上感到更有力量。」Saxbe 解釋道。

參考資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father-parenting-prediction-18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