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空時評:從計劃生育到鼓勵生育,該怎麼看生娃的問題?(下)

行空時評,空哥帶你看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昨天說到生娃經濟學,其中有何玄機,下面,空哥帶你看一看。

現在大家在討論生娃這個事的時候,往往羅列一大堆理由,比如托幼問題、上學問題、高考問題、學區房問題、內卷問題、畢業生就業薪資問題等等,讓人分不清主次,也不知道有啥內在聯絡。

就好比一個人表面看有很多病症,遇到良醫,就會找到最根本原因,藥到病除,其他病症自然都會消失,是不用治的。這就是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的重要性。

所以空哥一直提倡看問題就要看根本,不要被細枝末節矇住了雙眼。否則,不但找不到正確的解決方案,於事無補,還會犯很多錯誤,走很多彎路。

該怎麼看生娃經濟學,其實也要抓住生娃需求這個總鑰匙,才能找到最主要的原因。這就是投入和預期。也就是養娃成本越高,生娃需求就越低,養娃預期越差,生娃需求就越低。

養娃的成本,表面看是由人們爭奪有限的優質資源,水漲船高造成的,從深層原因來看,恰恰與人們對養娃的預期越來越高,有著決定性的關係。

下面的話,可能又要政治不正確了,我只能說得隱晦一點,大家見諒。

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前大家都只有一個娃,預期高低都在一個娃身上,於是都拼了命地往這唯一的娃身上砸錢,有限的優質資源怎能不漲價,這麼多年下來,不發生嚴重的內卷才怪。而這麼高的投入,自然要更加提高養娃的預期。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所以,當務之急,不是考慮如何降低養娃成本,而是要把全社會對養娃的預期降下來,阻止這個惡性迴圈繼續蔓延,實現扭轉。否則,政府再怎麼砸錢,再怎麼努力都沒用。

對於如今投入和預期這樣一個死迴圈,怎麼破局,需要大魄力、大智慧。

咱們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這是一種積極的、入世的思想。是兩千多年來無數歷史實踐,反覆驗證,不斷揚棄,積澱下來的,十分有利於經濟發展,對提高人民福祉,提升幸福感也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如今中華文化遇到了新的考驗,由於積極入世的思想,大家只有一個娃以後,普遍提高了對養娃的期望值,造成了空前的內卷和空耗。

現實和預期產生巨大的落差,讓人覺得全力投入也達不到預期,那還不如不生娃。

有小夥伴說,是不是要改變中華文化的核心才好呢?這絕對是個餿主意,且不說改不改得動,就是改得動,也不能改,否則必然是顧此失彼,因小失大。這真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局面。

下面我要說的辦法,肯定會有很多人反對,但也會有很多人支援。那就是在諸如小學入學、中考、高考、國考等考試中,以及國企、事業單位招聘中,有條件地實行抽籤制。注意是有條件地,至於什麼樣的條件,可以先做試點。

這樣就會有利於多生娃的家庭,等大家都開始多生娃了,之前的高預期自然而然就會降下來了,養娃成本也會隨之下降。

此法只要控制在有限的程度,剛開始步子可以小一點,循序漸進,就不會對原有的社會秩序造成太大的衝擊,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等生育率達到正常水平以後,還可以逐步取消。

同為中華文化輻射圈的日韓兩國,如今在低生育率的大坑中,泥足深陷,不能自拔,前車之鑑,不可不察也。

這正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