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時代到來,兩個角度,幫你判斷該不該生娃

生還是不生?有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一個是經濟學角度,一個是生涯角度。

從經濟學角度看“生娃”

我們先從經濟學角度看看這個問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爾(Gary Stanley Becker)創立了“家庭對孩子的需求”理論。

他認為,如果把孩子看作是一種家庭需求的特殊“商品”,不同家庭對這種“商品”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中產和富裕家庭撫養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從孩子身上獲得精神收益和心理滿足。這就像購買名貴汽車、音響一樣,是“消費品”——孩子教育、成長的過程,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快樂。父母並不期待孩子成長後獲得高額收益,過程已經足夠了。

收入較低的家庭則相反,孩子更多的是一種“生產品” ——他們期待孩子能參與勞動、帶來經濟收入,並給他們養老。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撫養費用要少於孩子將來帶給父母的收益。

農業社會的生產力基本靠體力勞動,老人贍養主要依靠孩子,人丁意味著生產力和安全感。這個時候主要是“家本位”觀念——無後是件影響很大的事。

到了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生產力靠腦力而不是體力,社會保障機制越來越完善,這個時候主要是“個體本位”——孩子越來越像“消費品” 。生產品是多多益善,而消費品則是少而精最好。

從生涯角度看“生娃”

經濟學的角度解釋了社會背景,而另一個角度是生涯——也就是從個人的自我實現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做了一張損益表(下圖),盤點一下“生不生孩子”對於個體發展的優劣勢。

優勢

選擇生娃——繼承家業,延續社會地位

很多企業家,尤其是“創一代”,即使工作非常忙,也依然希望自己能養育幾個孩子。他們一方面是受傳統的開枝散葉的價值觀影響;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延續自己的社會地位。

選擇生娃——緩解面對死亡的恐懼

趁早的創始人王瀟,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寫到 “我選擇生育的一個重大原因,是因為害怕……暮年到來時我對如何應對那巨大的虛無感沒有把握。子女是劈殺這種虛無感的利器。”

選擇丁克——更好地活出自己

著名舞蹈家楊麗萍選擇不要孩子,她說:“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選擇丁克——更自由地探索人生可能

我有一個選擇丁克的朋友,她和先生共同創辦了一家公益機構——她為患艾滋病的嬰兒服務;去約旦河西岸、斯里蘭卡、尼泊爾等許多地方做公益事業。她說自己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和先生既親密,又各自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而養孩子的精神和經濟壓力太大,自己沒有把握做一個好媽媽,所以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產生價值。她說過一句話很震撼我,“ 一個無意義的生命並不會因為延續而變得有意義,質量比數量重要。 ”

以上四點都是收益,在這個損益表裡,最需要聊一聊的是家庭倫理壓力,以及父母沒有做好生娃準備的風險。

劣勢

選擇丁克——家庭倫理的壓力

本期聯合策劃人,吳寶沛老師提到,在中國,子女的問題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問題,還涉及到兩個家庭的問題。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沒有孩子的話,雙方老人的心理期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老人晚年的期待就是看著兒孫長大,沒有兒孫對他們是個不小的打擊。這也是很多人最後選擇生育的理由之一。如果你選擇丁克,一定要做好父母的心理工作。

選擇生娃——沒做好當父母的準備

做律師都需要學習、考證,但是難以想象,做父母這麼複雜的事情,卻很少有人受過系統教育,大部分的父母在生育前,都並未做好財力、精力和心理上的準備。

當然,因為誰都是第一次生,並沒有人能做好完全的準備,但很多人會留出時間、空間,以及心理準備來陪孩子一起成長。而且在孩子成長期間,你的成長是孩子教育的上限,你對自身的提高,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如果沒有把握,你可以提前和有孩子的朋友聊一聊,也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甚至可以幫著朋友帶幾天孩子,體驗一下,都會讓你更好地理解這件事。

其實,只要你考慮好自己的現狀,提前做好風險準備,生和不生都是很好的選擇。之所以做這一期內容,一方面是先給你多一些的角度看問題,另一方面是提醒你,除了生不生,你需要避開一個風險——那就是懵懵懂懂地隨著社會的大流,順應自己的生物本能把孩子帶到世界上來,然後發現自己無力負責,也並不喜歡這個選擇。

生或不生不是一道辯論題,而是一道選擇題。重點是: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喜歡的選擇,這是一個自由人很重要的權利。

關注我帶你看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