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生活中常講“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高考被定義為貧困學子擺脫階級束縛的一種方式。

畢竟每個父母都不希望兒女碌碌無為,自然就把希望寄託於讀書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作為一場競技比賽,有勝者就會有敗者。高考成功了,則意味著全家人命運的改變;高考失敗了,則面臨著逆襲命運機會的喪失。

正是因為如此,這也加劇了整個教育行業的

內聚

”。

對於教學領域的金字塔,自然非“

清華北大

”莫屬。大多數的學子都將其定義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可二者名聲並不是那樣好。畢竟許多孩子在成為清華北大學子後,未來很有可能出國。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出國就出國,這一點無可厚非,為了個人命運,為了國家前途。可他們在出國之後,很有可能不再回國。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包括我們個人也未少聽說,這是教育問題還是學校問題

“清華學子”何碧玉

何碧玉出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

在14歲的時候,何碧玉以750分的成績考入到清華大學

。她並沒有忘記初心,大學四年沒有過任何鬆懈,直到本科畢業。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你很難想象,一個14歲的孩子能成為“河南理科狀元”。因為自己選擇的是生物科技專業,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所成就那就必須深入研究。

何碧玉在導師的推薦下,選擇了前往美國深造

她就讀的院校為華盛頓大學,因為能力上的突出很快獲得了博士學位。

此時許多國內的人邀請她回國,但何碧玉卻沒有了訊息

。據她大學的導員透露,何碧玉在紐約大學當教授助理。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後來在做學術演講的時候,記者不止一次問到過何碧玉這個問題。當時她直接拒絕:“

這裡的科研環境要比國內先進很多,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應該會一直留在這裡

”。

這只是個例,畢竟中國每年出走的留學生有很多,可回來的始終很少。

難道只有接受過這兩所教育的人才這樣嗎

?復旦、交大都是如此,這不禁讓人們懷疑,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一種觀念:

國外比國內要好

。這涵蓋了多個方面,比如生活、教育等等,可現實呢?國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出國;

其次就是物質方面的條件,國外或許真的會比國內高很多,這一點筆者其實能理解,畢竟每個人的追求不同。但我始終相信一點:

如果你選擇了報效祖國,這種情懷就已經是無價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最後就是科技工業源於西方,為了扼制​中國的發展,他們對許多技術進行封鎖。

雖然近年來在不斷打破的過程中,但仍然改變不了它們強大的事實,畢竟許多國人求知慾還是比較強

從傳統觀念的角度出發,這是很顯然的不相符和違背。中華歷史發展到現在,每個人都有著家國情懷。

不管在什麼時刻,個人利益永遠是位居其次,可有些人還是傾向選擇後者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我們作為旁觀者而言,其實沒有太多的理由去評價,只能說表述自己的觀點,畢竟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但不管怎麼樣都說明一點:

愛國情懷的教育永遠都不過時,任何時代都是如此

寫在最後

很多學生之所以選擇出國留學,原因其實都很現實,都是為了自己在將來能有更好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溯古君堅信這一點未來必然會有所改變,畢竟中國在不斷強大的過程中

滿分考入清華,但就是想出國,這是清華的問題,還是教育的問題?

另外對於留學生的​流逝​,溯古君向表明自己的觀點:

在進行知識灌輸的同時,一定不能忘了愛國情懷的教育

。如果能營造出這樣一個教育環境,情況未來必然會發生轉變。

我是溯古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