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和你無話不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想要孩子和你無話不談,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第三個技巧:試著說出他們的感受,而非否定他們的感受。

通常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時,不太會講出孩子的感受,是因為他們擔心這樣做會讓孩子更難過甚至有些父母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其實,當孩子聽到自己的所想從父母嘴裡講出來時,他們會感到很安慰,甚至有一絲驚喜,因為他們會感覺有人很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我女兒經常會講到一句話:媽媽你真是我肚子裡的“蛔蟲”。你怎麼知道我是這樣想的!在驚訝之餘就是興奮。

你有沒有說過否定孩子感受的話呢?

例如這樣,

孩子:媽媽,我養的花死了…

我:別難過,寶貝兒。不就是一盆花嘛!

孩子:哭…

我:別哭,我再給你買一盆,比這盆更漂亮的。

我:我就想養這盆。可是它死了…

奇怪的是,我們越想讓孩子擺脫不好的感受,不管我們的態度多好,孩子只會更難過。然後,交流似乎陷入死迴圈。

出現這樣的後果是因為,我們還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們的視角去看待問題。看似一盆花而已,卻是傾注了孩子的心力。多少個早晨她興奮的給花兒澆水,幸福的看著它抽芽,長高,然後想象花兒盛開的場景。可是,這個夢卻破滅了。就正如我們在傾力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卻沒有好的結果或者中途夭折,你能感受到的沮喪正是孩子此時心情的寫照。所以這個節骨眼兒我們不是馬上開始一項新的工作,而是先把我們內心的情緒垃圾清理出來,平復心情,整理思路之後再去開始新的工作。孩子遇到問題也一樣。這時候,我們應該這樣迴應他們。

孩子:我養的花死了。

我:是嗎?真沒想到!你照顧的挺仔細的。

孩子:是的,我每天都記得給它澆水。

我:嗯,看得出來你很上心,而且對它充滿希望。

孩子:我特別希望它開花,然後跟它合影…

我:確實挺可惜的,你肯定很難過吧。

孩子:你說它為什麼會死?是水澆得不夠還是澆得太多了?或許是其他原因?

……

這樣的溝通方式會慢慢幫孩子平復她的情緒,關鍵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整理思路去思考問題。結果是,接下來你們會有很多話可以交流,幫助她吸取經驗教訓,等到孩子把情緒垃圾清空,你就可以提議買一盆新的植物,這時候孩子也很容易能接受你的提議了。

還是要強調那句,孩子是平等的個體,只要你把他當成最好的朋友去交心,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