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當媽以來,正面管教,是我聽到的關於教育孩子最多的觀點。

它主張我們對孩子,既不能嚴厲,又不能嬌縱,少說“不”,而是和善而堅定地溝通,從正向思考去引導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律、責任感、合作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兩歲多的欣欣,拿著鏟子在公園玩沙子,有個小孩走過來,似乎是想跟欣欣一起玩。剛靠近,欣欣就一把把對方推倒了。

欣欣媽媽跟欣欣說:“你不能這樣推小朋友”。然而欣欣不為所動,當那孩子又一次靠近,欣欣又打算推,媽媽攔住了。

欣欣媽媽問兒子,“你是不是怕小朋友搶你的鏟子?”欣欣點頭。媽媽接著說,“如果你不願意小朋友那你的鏟子,可以跟他說,這是我的,你現在不能拿。”並讓欣欣重複了一遍她的話。那之後,再有孩子想要他的東西,欣欣就再沒用“推人”的方式解決了。

《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欣欣媽媽後面這種溝通方式,就是《正面管教》所倡導的:告訴孩子可以怎麼做,而不是隻強調“不能”做什麼。

《正面管教》一書的作者,是美國傑出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她是7個孩子的媽媽,18個孩子的奶奶和外婆。《正面管教》自1981年第一次出版,到現在已經30多年,被翻譯成了16種語言,在全世界銷售超過600萬冊。可以說,《正面管教》已經成為了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簡·尼爾森的理論、方法是從兩位前人的思想發展而來的,一位是

魯道夫·德雷克斯,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另一位是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我們非常熟悉的個體心理學創始人。

魯道夫·德雷克斯可以說師從阿德勒,他開創性地將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個體心理學發展為一系列實踐方法,還寫了《“孩子”挑戰》一書。他直接影響了正面管教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所以,學習《正面管教》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它的本源——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思想,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正面管教的精神、理念,更得心應手地應用。

《正面管教》中,體現了阿德勒思想的哪些觀點呢?瞭解它們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

1。《正面管教》中體現的阿德勒思想的三個觀點,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這三點關於人生態度,不僅與我們本身相關,也與我們的育兒理念和思想緊密相關。

第一個,關於過去。阿德勒認為過去不重要,怎麼看待才重要。

阿德勒認為,重要的根本就不是過去,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過去。而我們對於過去的看法,是可以被我們的主觀所改變的。

《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我們經常對自己說,過去的經歷造就了現在的我,過去已成事實,所以我現在難以改變。而這些都是被阿德勒所否定的,他摒棄決定論和原因論,相信目的論。

目的論放在育兒上就是,我們不能再以原生家庭為藉口,“傷害”孩子。我們需要先確定自己的教育目的,再找方法。這就是《正面管教》將教育目的放在首位的原因。

第二個,關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說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獲得自由。

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際關係大概是我愛你,與你無關,你討厭我,也與我無關。他認為,每個人的課題都是獨立且分離的,每個人都恪守自己的課題,過自己的人生。

《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他說絕大多數人都在用愛的名義,對周圍的人進行著錯誤的干預甚至是控制。

在孩子的教育上,阿德勒認為,父母既不能批評孩子,也不能表揚孩子。這正是《正面管教》的主要理念:既不懲罰,也不嬌縱。

第三個,關於未來。不要期待,活好現在。

就比如我經常說,我距離自己的理想生活還有幾年。但阿德勒告訴我們,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就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其實現在才是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喜歡現在、享受當下才是應該做的。

不焦慮孩子未來,只做好當下的父母應該做的,就是《正面管教》對這一觀點的體現。

阿德勒思想的這三個觀點,認為人是自由、主觀選擇的,現狀也跟別人無關,現在與未來由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決定。瞭解到這一點,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剖析自己,先從自己做起,先做到自己為自己負責,才談得上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阿德勒主張“課題分離”,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自立”:對自己的價值有清醒認識、擁有自己對待人生的態度和選擇生活的方式。

而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的教育的目的的7項能力,其實就是阿德勒“自立”的展開。教育孩子“自立”,父母得先做到“自立”,做到“課題分離”。

2。 在現實中改變自己的觀念與行為,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瞭解一種觀念容易,但做到,需要長久地運用與自省。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說,要將阿德勒的思想運用於生活的各個地方,還需要相當於自身歲數一半的時間。

曾經解讀過這本書的自媒體人曉書童也說,他30歲學到阿德勒思想,看樣子需要用15年,也就是45歲時才能完全學會運用。

為什麼都這麼說?知易行難。知道並接受一個思想並不難,難的是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和思考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自己,運用起新思想。

對我來說更是如此。當我和別人產生分歧或者想和他人比較時,要馬上反思自己,“我們不一樣,各有各的課題”。

我和婆婆,對女兒穿衣多少的觀念不一致,以前我總想說服婆婆。學習了阿德勒思想我不再執念,而是誰帶誰說了算,隨著女兒長大,女兒自己說了算。

《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我怎麼跟女兒溝通是我的事,婆婆怎麼跟女兒溝通是婆婆的事,女兒怎麼決定是女兒的事。

我很慶幸有了女兒,給了我最好的改變自己的機會,因為我要為了當一個我心目中的好媽媽而學習。

先改變自己的思想,再改變自己的行動,而後再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去養育孩子。《正面管教》給我們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教我們在日常生活如何改變。

3。《正面管教》的核心:和善與堅定並行

《正面管教》以阿德勒的目的論為指導,先確定教育目的:“自立”;再指出思想核心:和善與堅定並行;最後才是具體操作方法。

認可《正面管教》理念與觀點,就需要堅持核心:和善並堅定地進行到底。

我不想談太多操作方法的東西,因為教育孩子的場景和問題太多了,不是我這裡幾百字就能窮盡的。我主要說說貫穿《正面管教》這本書的兩個基本觀點。

1)既不懲罰,也不嬌縱

尊重孩子,在和孩子協商之後訂立雙方都接受的規則,然後就是堅定、不妥協地執行。既不懲罰孩子要求他必須遵守規則,也不作廢規則嬌縱孩子,而是和善且堅定地堅持規則。

孩子做不到?自己承擔後果就好。

在規則意識上培養起來的孩子,自我負責,有契約精神,心態平和。關鍵是這樣處理之後,規則對孩子長期有效。

如果孩子沒有遵守規則,大人發火訓斥了,那大人也有錯,按照正面管教理念,大人應該放下面子先向孩子道歉。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在微博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週末,兩個初中生各自在家玩電腦,吃飯了都玩得停不下來。一位媽媽叫了孩子兩次,見孩子不願放手,愉快地端飯過去,讓孩子邊吃邊玩,不跟孩子鬧彆扭;另一位媽媽也叫了孩子兩次,見孩子不願放手,就自己吃飯後收拾桌子,將剩下的飯菜倒進垃圾桶,不給他飯吃。

哪個方法好呢?

其實怎麼做都沒錯,關鍵是媽媽的情緒狀態。

如果孩子與媽媽之前制定了吃飯不玩遊戲的規則,媽媽把飯菜倒進垃圾桶且不對孩子生氣,不怨恨,只是按規則處事,也很好。

如果媽媽是因為生氣而不給孩子飯吃,那就是用情緒綁架孩子,就不是《正面管教》所倡導的。

2)讓孩子感覺到愛,理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想法

孩子不可能永遠遵守規則,難免會有制定了規則卻做不到的情況,這時候一般建議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但還有一種情況,我們不可能跟孩子什麼情況下都訂立規則,沒有規則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應該怎麼處理呢?

建議是,要學會分析,發現孩子的真正目的。

德雷克斯發現,孩子的不良行為,背後都是出於4個錯誤目的,分別是:

1。尋求關注

2。尋求權利

3。報復

4。自暴自棄

這4個錯誤目的,一個比一個更嚴重、更難處理,也與父母之前的錯誤應對方式更有相關性。怎麼發現孩子的目的呢?關注父母自己的感受,觀察我們要求孩子停止錯誤行為後、孩子的反應。

如果父母覺得惱怒、著急或內疚,或者孩子停止不良行為後很快又開始或換另一種,就很可能是1

如果父母覺得受到威脅、挑戰或被擊敗,或者孩子繼續不良行為或言語頂撞或消極抵抗,就很可能是2

如果父母覺得失望、難以置信或憎惡,或者孩子開始破壞性行為或說傷害父母的話反擊,那很可能是3

如果父母覺得無能為力、絕望和無助,或者孩子反應很消極,希望父母放棄、不打擾,那很可能就是4

文章開頭提到的兩歲的欣欣,最開始對媽媽的話置之不理,其實就是他在尋求權利,尋求他自己獨自玩鏟子的權利,只是他還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

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幫助孩子真正地得到歸屬感、勝任感和自主感,滿足他的基本需求。如果孩子的真實目的得到滿足,也就不再需要使用不良行為了。

《正面管教》,源自阿德勒的育兒思想:懂自己才能養好孩子

顯然,父母得先懂自己,懂得分析、處理自己的情緒和觀念,然後才能更好地養育、管教孩子。

尊重孩子,以愛的出發點跟孩子開始溝通,以培養孩子自立能力為目的跟孩子建立規則,以和善與堅定並行的方式去處理事情,就是《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