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如果你的孩子6歲才開始學習拉小提琴,老師會告訴你你已經錯過了成為專業小提琴演奏家最好的年齡,你看人家郎朗三歲開始學鋼琴,5歲就已經舉辦個人演唱會了。

“成名要趁早”,“精英教育要從小規劃”,

這是近年來許多勵志暢銷書宣揚的觀點。於是,一大波家長從2歲開始為孩子量身定製未來發展規劃和培訓計劃。

問題是,很多家長並沒明確的目標,也無法在孩子那麼小的時候就確定他到底喜歡什麼,在哪方面有天賦,如果選的專案和孩子不匹配,再過一兩年才發現,那就錯過了練童子功的最佳年齡。

於是“到底該給娃報什麼班?”成了大多數家長的焦慮之一。

同樣的焦慮也存在於成年人身上,

也許你已經三十,卻換了好幾份工作,興趣一直在變,人生也缺乏長遠規劃,目前還沒有太大的成就……

正在迷茫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事業。

成長其實有很多種可能。

比爾蓋茨2020年度推薦書單重磅推薦的一本書《成長的邊界》,作為一本“戳穿專業化神話的好書”

,它向我們展示了現在及未來需要的真正人才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一、成功神話是如何被打破的

成功的神話有很多,你看到的暢銷書、勵志文化可能只告訴了你其中一種,某一類相似的故事的集合。

1、比如體育界、國際象棋界出現的幾個年少成名的故事,總結出了風靡一時的

“一萬小時定律”:任何專業只要透過一萬個小時的練習就可以達到專業大師的水平。

2、但緊接著《刻意練習》又迅速矯正了一萬小時定律的真正含義。

①不是所有專業領域

都是一萬小時這樣一個相同的最低時間閾值,也許國際象棋需要的是1萬小時,而足球需要的是15000小時;

②其次

每個人的天賦不同

,需要的練習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

③另外

成果和練習的時間並不成正相關

,更多取決於練習的方法,

所以你需要刻意練習。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3

、但《刻意練習》宣傳的

“任何領域傑出人物的黃金法則”

《成長的邊界》這本書裡重新引起我們的反思。

《成長的邊界》用了大量

不同專業領域、時間維度的真實故事

向我們展現了一系列

多維度成功的方式

體育界、科學界、醫學界、藝術界、音樂界,

涵蓋到你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諸多歷史和當代有成就的名人背後的成長經歷。

甚至你能看到,在同一領域完全相反的教育方式(從小選定專業可以訓練和從小廣泛涉獵之後再選定專業訓練)培養出同樣優秀的高手。

它的可貴之處在於,

不誇大某一種方式的普適性和絕對性。

正因為

行業不同、世界在變化、人也在變化,所以成功的法則除了深耕一門專業外還有更多可能

尤其在未來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跨界的通才更容易成功。我們——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的成長都需要更多路徑和可能!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二、為什麼一個成功模板不適合所有人

1、 學習環境的區別

有明確的規則的學習環境屬於

友好型學習環境

,比如

國際象棋、橋牌、高爾夫、消防行業,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則,能及時得到反饋

。只要在規定範圍內按照規則行事,經過

一萬小時刻意練習,就很容易獲得成就。

真實的世界更復雜,不會像國際象棋那樣有明晰的競賽規則,不一定存在重複模式、反饋不一定及時。

比如醫學及更多真實的世界。這才更接近人類真實的生存環境,變幻莫測。

在友好型學習環境習得的技能如果離開規則明確的“友好型”學習氛圍,就很容易變的毫無用武之地。比如大家都認為國際象棋高手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他們只用三秒就能記住並復原一盤殘棋局,幾乎是過目不忘。但對於毫無章法隨意放置的棋盤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棋手都沒辦法完全還原。

另外,友好型環境中的諸多戰術性技能隨著人工智慧發展,已經可以外包給機器人。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2、 世界的瞬息萬變

現在社會一年的發展速度相當於過去古老社會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年。當年我們認為只有從小進行刻意練習習得的專業技能,比如國際象棋,卻在一夜之間被人工智慧機器人打敗。

未來世界的發展速度只會更快,也許超出我們的想象。到時候會有更多

戰術性的技能

可以外包給人工智慧。隨著無人售票、無人收銀、無人駕駛的技術不斷成熟,越來越多領域的技術面臨下崗。

我們能用什麼技能永久對抗瞬息萬變的世界?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3、 人在成長和改變

那些從一出生就被父母制定了專業發展方向並取得可觀成就的畢竟只是少數。

當我們關注這一類成功的案例時,也該同時關注另一類成功案例。

網冠軍

羅傑·費德勒

的母親就是網球教練,但他從小並沒有跟母親學習網球,而是廣泛嘗試過滑雪、摔跤、游泳、滑板、籃球、手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父母並沒有給他特定的體育啟蒙,而是鼓勵他嘗試各種運動。當他最後終於放棄其他運動專案而專注於網球的時候,其他孩子早已進入更高階的訓練階段。但他卻連續三年拿到美網冠軍,戰勝了從小開始刻意練習成為網球高手的老虎·伍茲。

梵高

也不是從小就勵志畫畫。他喜歡看著大自然發呆,十四歲離開學校,做過藝術品銷售、助理教師,他想過去南美洲當傳教士、決心成為一名牧師、在書店工作、去礦區傳教都沒有獲得成功,二十七歲當他一事無成的時候才決定畫畫,三十三歲才被一所藝術學校錄取,但他的專業似乎並不被老師看好。他終於放棄成為藝術大師的目標,開始隨心創作,最後創造了自己的新風格,在藝術界留下一幅幅不朽的作品。成為真正的藝術大師。

一個人的偏好、價值觀、個性的穩定性和年齡成反比。

年紀越大越穩定,年紀越小越充滿可變性。所以年輕的時候廣泛涉獵,多嘗試,在自己個性更穩定的年紀才更容易發現真正和自己匹配的事業。這是作者在這本書裡提到的

“晚一步專業化,也許更容易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二、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除了世界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的

重大變革性進步很多都不是某一專業內部的進步,而是外部視角、跨行業的靈感、局外人的視角、或者用過時的技術橫向思考產生的結果。

很多難題在專業領域內用頂尖的專業知識都無解,卻能用其他領域的知識輕鬆搞定。這就是

跨專業

的力量。

所以未來更容易成功的通才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1、 靈活性:

① 應變於世界的變化。

就算自己的工作突然被智慧取代,自己還有其他技能繼續工作,這是

不被社會淘汰的保底方案。

② 所謂技多不壓身。當自身嘗試的事情越多,也

越容易發現真正喜歡和適合自己的事業。

否則當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時,連辭職後幹什麼都不知道。

2、 創造力:

機械重複的勞動

大部分已經能被機器取代,

規則明確的友好型學習環境的高階專業

也開始被人工智慧取代。作為人與機器的競爭,我們的優勢在哪裡?創造更多改變人類生活的價值。

創造力、思考、解決問題

,才是

人區別於人工智慧的重要能力

創意往往來自多種知識的聯絡,跳出自己死磕的專業,站在

局外切換角度去思考

。這樣的創造力,就要求儲備的跨領域知識越龐雜越好,它們能

拓寬你的思維邊界,

透過

類比

解決你正在從事的專業中的難題,給你更多創意和驚喜。

3、 思考力:

人類的高階智慧體現在抽象思考能力上。這種能力讓我們沒有親自經歷所有事情,卻能透過抽象思維對所有事物進行分類認識,提高認知的廣度。

一個人的思考力才是未來最有價值的能力。對任何事物

不僅要深度思考,也要廣泛思考,

思考也是一個人靈活性、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三、如何拓展認知邊界

1、晚一步專業化

年紀越小,越不容易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優勢在哪裡,此時越需要多嘗試、多學習、多探索

,增加學習背景的廣度,在探索的過程中慢慢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喜好,在經歷更多之後的專業化,也更專心。

作為父母,

不妨多給孩子創造體驗不同專業的機會,適當給予寬鬆的自由探索的空間,多鼓勵,少說不,少限制。

2、培養思維能力

如果當前不知道學習什麼技能,那就刻意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思維挑戰最好也要在具體的專案中去訓練。所以要適當挑戰有難度的工作。

如果

家長

在孩子小的時候,不知道給孩子規劃哪項具體的專業,不如培養他的

觀察力、想象力和主動思考的能力

。這些能力往往需要家長適度放手、不能凡事代勞和包辦,給予空間就是鍛鍊機會。

有時候不做和少做比做什麼更難。

3、大膽嘗試,及時止損

如果發現自己做的事情並不適合自己,要懂得及時止損,不能因為已經投入的成本就一直將就。在工作中發現自己不適合當前專業時,

及時退出比隨波逐流的堅持更需要勇氣

。如果在這之前你已經廣泛涉獵,那麼轉型應對其他挑戰也更容易些。

4、 短期計劃

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在年少時制定一個人生終極目標,然後一直堅持為這個目標努力。因為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隨時會發現更在意的目標。我們的價值觀、興趣會隨著認知廣度的增加而調整。所以,當自己沒有什麼長遠目標的時候,也不用著急,

先制定一個短期目標,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自己特別適合這條路,短期計劃就變成長期目標了。如果發現不適合,立刻再製定一個短期計劃就行。

5、先行動,再選擇。

無論如何,先行動起來。如果沒有長期目標,也沒有明確的短期計劃,那

就從當前最可行的選項開始

,在行動過程中開始學習並對自己進行測試,逐步發掘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與專案的匹配度。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人生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沒有一條既定的道路可供完全模仿。世界在變,每個人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供參考,卻不是你的路。

《成長的邊界》傳遞出的最重要資訊就是人生不設限,

每個人的未來都有各種可能,只要自己願意去發掘。所以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吧!

不用因為錯過了和別人一樣的起點而氣餒,也不用因為三十歲還沒有穩定的方向而焦慮。

只要你一直保持著

對生活的熱情,一直在學習,也許看起來的不務正業,就在某一天成為你轉型的優勢。

雞娃的正確方向:培養專業人才還是通才?

我是嵐言知己,關注我,陪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