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日前,教育部學生司針對網友所提“專升本(非成人高招專升本)畢業後的第一學歷是專科還是本科”進行了答覆。答覆稱: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檔案中沒有使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

這一話題迅速在網上面引起熱議,網友們達成共識:

“第一學歷”的提法是用人單位提出來的,教育部管不著;而用人單位設定門檻是水漲船高、物競天擇的結果。

這些評論,激起了我的應激性反應,這

第一學歷是我胸口永遠的痛

作為一個專科生,我想哭著告訴你:

如果有重來的機會,我一定會玩命考一個全日制本科!

第一學歷低了,社會會告訴你什麼叫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簡 歷 沒 人 看

就讀書這個事,其實我也輝煌過的。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我的人設都是天驕;遺憾的是,山窩裡的鳳凰飛到繁華的縣城,我迷失了,經過高一到高三不懈地作死,我淪為學渣;迎接高考之後,看不下老父親為我奴顏卑膝求人,高四我玩命了,終於考了一個大專(自考本科),還是以省級優秀畢業生稱號畢業的。

因為踩中了政策的坑,畢業當年我們那學校突然不包分配了,我投遞了2個月的簡歷,共計約70餘份,但我只接到了一個規模約30人的物業公司的面試通知。

後來我知道了,HR只看了一眼表格頭幾行,在發現大專的第一學歷時,基本就會扔掉那份簡歷。

為了不耽誤HR的時間,後來單位招人,基本上在第一條就會註明“30歲以下,全日制本科”;再後來,會寫上“碩士研究生,博士生優先”。

請注意,我求職的年份是2001年!

我們國家的人太多了!20年之後,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天,大街上隨便踩個腳都是研究生,你拿個第一學歷大專的文憑去投簡歷,純粹是給人家添堵!

這是今年畢業季的新聞:

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有啥感想?

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經 歷 沒 法 看

很久以來,應屆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上都是遭嫌棄的,因為啥都不會,還心高氣傲,各單位都不想當這個培訓師,不想扮演社會毒打的施暴者。

直到這兩年,各省市為加快當地人口素質迭代,掀起爭奪高素質人口熱潮,應屆畢業生才納入視線。

對用人單位來說,應屆畢業生都是白紙,實習、工作經歷什麼的看不看意義不大,聊勝於無。可就是這個可有可無的經歷第一學歷低的更沒法看,因為母校層級越高,可呼叫的實習資源越多,不說985,211的孩子動不動就塞到全球500強實習,就是一般的一本院校給的實習資源也會高大上一些。

凡是當老闆的都知道,

一個員工的見識與格局是正相關的

,高學歷的孩子就算本人是學渣,可他身邊優秀的同學多,近朱者赤啊,培養價值大機率要比低學歷的高一些。

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晉 升 必 須 看

在我那個年代,我考上個大專,村裡還是擺了酒席的。我自我感覺也不錯,當時特意查了《憲法》,上面寫著大專文化就可以參與主席的競聘,我信了!

在我畢業的時候,社會就對大專生不大友好了,起碼國家直屬機關的招考就幾乎不要大專生報考了。所幸那時候我已經懂事了,在省直單位對大專生關門前玩命考了一個單位。

在我工作不到三年之後,大部分省直單位也對大專生關閉了大門。

再後來,各種比我所在單位層級高、更核心的部門面向內部招錄人才,第一條應招條件就是“35歲以下,全日制本科”了,我離入主北京的夢想逐步走遠。

再再後來的現在,我們當地的政策,內部晉升某一級別,第一學歷是全日制本科以上是硬指標。

我終於放心了,再也不用擔心會調到北京了。

現在,你對“第一學歷”有了些概念嗎?

教育部:沒有使用“第一學歷”概念。告訴你輕視第一學歷會哭

感謝您的支援,點個“關注”

過往文章:

1。相妻教子 | 長假怎麼帶學娃玩

2。相妻教子|我懷疑我們只是為家長人設在焦慮,無關於遊戲

3。教育“雙減”之後我仍在焦慮

4。職闖江湖 | 信不信你玩的套路領導都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