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大家好,我是豆媽。今日,看到兩則這樣的新聞。

其一,甘肅平涼,某中專職校教室內,一名身穿校服的女生按著一個男生的頭,狂扇其耳光,本人一言不發,其他學生無人阻止,甚至還助威:“繼續,帶勁兒”;其二,3月19日,廣東佛山一女大學生闖進教師狂扇一男生耳光,並說出:“我睡過的男人,你最差”,原因是男生腳踏兩隻船。

這樣的事件似乎在現在的校園屢見不鮮,我們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喝,要什麼有什麼,這是怎麼了?”這就引出了今天的主題,愛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重要的東西,但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上期我們提到了“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愛和合理要求”,那我們就來聊聊怎麼提出“合理要求”,制定“清晰合理的規則”。

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設定不可逾越的線

有時候,父母不得不給孩子畫出一條不可逾越的線,同時,雙方必須清楚,那些家庭規則我們是可以協商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制定出原則,堅決執行,也會避免後期孩子的“討價還價”“胡攪蠻纏”。

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在我們家裡,就有三條“豆家鐵律”,一是無必不可以的理由,不得外宿(適用每一個家庭成員);二是無論去哪裡,必須經過爸爸媽媽同意;三是必須完成規定作業,才可以做別的事情。

與安全和根深蒂固家庭觀念有關的問題屬於不可協商的規則範疇,在這些領域,我們就不應該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了。例如,家裡沒有人,不經過父母同意,不可以帶朋友來家裡;單獨外出,必須乘坐正規計程車。雖然孩子很可能會挑戰這些規則,但當他們意識到“沒有商量的餘地”,同時,我們可以給出可靠的、合乎邏輯的理由,並且願意向孩子解釋這些理由,這些孩子們是很聰明的,可以理解到的,往往就會遵守得很好。

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制定靈活的規則

當涉及到家庭責任和個人行為的問題時,就應該由孩子和我們共同來制定規則,這樣可以同時考慮到雙方的需求和願望。比如孩子如何佈置自己的房間,每天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時間來練習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些不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是可以商量的。但是,切記,也必須達成共識,要不就會造成每天的“糾纏不清”。

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在我們家裡,我會前一天晚上把天氣預報告訴小豆子,衣服全部掛在衣櫃裡,第二天他根據氣溫,自己選擇要穿的衣服;經過我們協商,雙方同意“在晚飯後,練習吉他一個小時”“練完琴,下樓活動半個小時”“睡前必須閱讀”“每週整理一次房間”……

討論和商量的目的是達成共識,制定所有家庭成員都能接受的規則;同時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讓青少年對於自己同意的規則負起自己的責任,且會為他人著想。

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最後,再說回到文章開頭的兩則新聞,我們每一位爸爸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打人的那個”,也不希望是“被打的那個”,但父母要意識到,我們的孩子不是忽然“某一天”變得暴躁、甚至輕易舉起拳頭;變得膽小懦弱,不敢反抗;變得不會愛人,對愛不負責任。而是要明白今天為了出門,在鏡子前打扮了一個小時的女孩兒,和小時候為了學腳踏車擦破了衣服、摔了膝蓋的小女孩兒是同一個人,如果父母早早學會了在童年時期就適應了彼此的性格,那麼孩子進入青春期,合理地給出“這條不可逾越的線”和“你們共同商議遵守的原則”,就可以幫助他們把“叛逆”的小火苗熄滅。

愛太少,不好;愛太多,也不好 熊孩子應該這樣管

在制定規則“約束”孩子的同時,往往會誤入另一個極端——“控制過度”,但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管教和指引,但同樣需要自由,他們想嘗試新鮮的事務,體驗新的感覺。

下期,我們就聊聊“怎樣讓孩子在沒有我們的幫助下學會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