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拖拉問題,你有什麼好方法嗎?

面對孩子的拖拉問題,你有什麼好方法嗎?

家長們幾乎每天基本都念叨著同一套話術:

“七點了,太陽曬屁股啦,趕快起床,要遲到了……”

“洗手吃飯啦,要我說多少遍啊??”

“你看看你,怎麼幹什麼都慢吞吞的,就不能好好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該幹嘛就幹嘛嗎?”

家長也慢慢因為孩子的拖拉失去了理智,開始抱怨……

但曾經的一個朋友講她的育兒經,關於“忍”:

每天在家長群裡,互相溝通孩子的作業,生怕小朋友落了哪一樣的時候,這位朋友,總是顯得優雅淡定許多。

因為他的孩子,早已經習慣了晚上睡前準備好第二天上課要用的書本,並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整整齊齊疊在枕邊,還漸漸懂得給媽媽列清單……比如,媽媽去超市,她寫好自己需要的東西,讓媽媽幫忙採購。幼兒園組織郊遊,也能一項項列好自己喜歡以及需要準備的東西。

許多媽媽跟朋友討教經驗,她總是笑笑說:

“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忍得住。”

一.做一個“淡定”的父母

她也曾經大清早起來,自己眼看著時間來不及,急得跳腳,小朋友不緊不慢地洗臉、吃飯,一副漫不經心、時間與我無關的樣子。

她檢討自己,覺得這樣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便跟孩子談判,說:

“以後我們早上7:10出門,你需要自己安排時間,媽媽只會提醒你,不會催你,但是,如果上課遲到,老師批評你,媽媽不能替你挨批評。”

一開始,小朋友似懂非懂,也沒太當回事。依然懶懶地賴床,依然慢慢地刷牙洗臉吃早餐。

而她在一旁看著,愣是忍著沒出聲,等到孩子收拾好東西出門時,離上課時間只剩下10分鐘。

毫無疑問,孩子上課遲到,捱了老師的批評。

放學後,小朋友滿臉委屈,怪媽媽送她晚了,讓自己遲到。

媽媽把前一天的話,又跟她說了一遍。這次,小朋友似乎懂了。抱著鬧鐘過來,讓媽媽幫她調好了起床時間。

第二天,雖然鬧鐘響後,小朋友依舊翻身睡過去了,但是,在媽媽提醒後,小朋友似乎想到了前一天挨老師批評的經歷,猛地從床上彈了起來。

從這一件小事,小朋友開始明白,原來以前上學不遲到,是因為有媽媽在身邊幫忙。

更重要的,她開始知道,以後,這件小事,要由自己負責。

二.孩子拖拉的原因

我們都想孩子做事勤勤快快,都想幫助孩子擺脫拖延,而這必須得“對症下藥”,才能更快更好地幫助孩子:

1。孩子自身缺乏時間觀念,如果家長沒有加以引導,孩子會覺得十分鐘和一小時沒什麼區別;

2。家長給孩子貼上“慢”標籤,一味否定孩子的行為,於是孩子備受打擊,慢慢習慣依賴家長的催促,對快慢感到麻木;

3。家長自身就是磨蹭拖拉型,越小的孩子越喜歡模仿,當他看到你喜歡拖拉磨蹭,他也會跟著拖拉做事。

三.擺脫拖拉磨蹭的細節

1。創造感知時間的機會,可以跟孩子玩時間遊戲,推薦大家玩“挑戰一分鐘”這個遊戲,讓孩子體驗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跳繩多少次,插多少雪花片等,將抽象的時間以一種具體的形式展示給孩子看,也讓孩子更懂得珍惜時間。

2。父母的鼓勵和肯定,當孩子在時間管理上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別吝嗇你的鼓勵和讚美,積極的行為肯定對於孩子來說,會讓孩子更加努力。

3。父母的榜樣作用,我們日常吃飯不拖拉、上班不遲到等等這些細節,孩子也是看在眼裡的,我們只有把自身守時行為做好,孩子才更願意去改變自己拖拉的情況。

4。父母學會放手,“為自己負責”這件事,小朋友也從最開始的緊張不適,變得越來越從容,然後,慢慢愛上了自己安排生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