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昨天夜裡,小書一共夜醒了8次。

八點半入睡,在10點醒來,抱起來走著安撫了10分鐘,放下睡著了。

睡了不到半小時,又醒了,繼續抱起來走著安撫睡著了。

一個小時後,他又醒了,抱起來走著安撫,餵了點奶,放下繼續睡。

不到兩小時,大概凌晨一點半,他又哭著醒來,這次醒來抱起來走著安撫了大概20分鐘,他才又重新睡下。

可是,剛放下不到10分鐘,他又哭了,不抱起來哄,就會越哭越厲害,只能抱起來繼續走著哄睡,哄了10分鐘感覺睡著了,但是放不下,於是抱著坐在床上等了20分鐘才放下。

放下不到半小時,他又醒了,我實在抱不動了,只能讓他醒著睡在我旁邊,我輕聲哼著歌給他聽。他才漸漸平靜下來,過了一會,他又開始煩躁哭鬧,想要睡覺。

我繼續抱起來哄了十幾分鍾,他再次睡著了,這時已經凌晨三點了。

這次睡了兩個多小時,五點多醒了,餵奶哄睡,睡到六點半,這一夜終於結束了。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會問,為什麼要抱起來哄睡?不能奶睡嗎?不能拍拍讓他睡著嗎?不能讓他吸安撫奶嘴,或者放其他安撫物讓他接覺嗎?

不好意思,你們所能想到的我都試過,所有安撫手段對他通通不管用,只有抱在懷裡,走著輕輕搖晃著才能讓他睡著。

他只接受這一種哄睡模式。

你或許還會問,為什麼你自己一個人抱著他呢?孩兒他爸呢?

他也只接受媽媽的懷抱,其他人哄睡,他就會哭鬧不停,只有在我的懷裡,他才會平靜下來。

這就是一個高需求寶寶的典型特徵之一,所有適用於普通寶寶的育兒方法在他這裡都有可能失效。

西爾斯曾這樣描述一個高需求寶寶:

“高需求寶寶的哭不只是請求,而是急促的要求。這些寶寶在每件事裡都動用了更多能量:他們哭得很響亮,吃得狼吞虎嚥,笑起來格外帶勁,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脾氣也格外大。因為他們感受每件事情的程度很深,若他們的感覺受到阻撓,反應也會很強烈。”

或許,只有家裡有一個同樣的高需求寶寶,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吧。

01

小書已經7個月20天了。可能很多寶寶這麼大都可以睡整夜覺了。但是夜醒頻繁依舊是他的主旋律。

他特別依戀我的懷抱,哪怕是夜間,也要時不時醒來讓我抱一抱才能繼續睡。

夜間如此,白天更是這樣,到現在基本還得抱睡,放下基本十分鐘就醒,最長不超過半小時。

如果不繼續抱著睡,就會困得煩躁哭鬧。

超級黏人,是高需求寶寶一個顯著特徵。他們會從媽媽身上抽取每一絲能量,讓人筋疲力盡。

無論是在懷裡還是在床上,高需求的寶寶都渴望從照顧者那裡,獲得親密的身體接觸。同時,他們也渴望運動,所以光抱著他們還不夠,抱的人必須來回走動,如果想坐下來,也最好繼續搖晃。

他還超級好動。

睡覺時也不例外,不會翻身時,睡覺會360度旋轉。會翻身後,頻繁翻身醒來。會坐以後,還會經常睡覺坐起來。

他不能自己放鬆下來。

很多寶寶可以在安撫奶嘴或者某些安撫玩具或者音樂的幫助下自己入睡,可高需求寶寶可不吃這一套。

他們不需要物品,而是與人交流。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西爾斯說:大多數高需求寶寶需要別人幫忙入睡,睡覺時抱著寶寶搖晃、抖動、走路或跳舞的父母,才能讓寶寶吸收掉白天所受刺激和挫折。

高需求寶寶必須學會信任他們的父母,這是一項受益終身的技能,有助於他們自我放鬆。一旦孩子學會自己放鬆,自己入睡就沒有問題了。

無法滿足,不可預料也是他的特徵。

有時候他困了,無論我怎麼餵奶、搖晃、抱著跑、使出渾身解數,他也不買賬。

記得在他三個月時,第一次嘗試給他放在嬰兒車推著睡覺,居然睡著了。我以為就此可以解放雙手,找到了一種新的哄睡方法。

結果,人家只接受第一次,再也不接受了,任你怎麼推,他就是不睡,然後困得不得了,哭著要求抱抱。

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低水平的照顧。對高需求的寶寶來說,生命是一場持續不斷的升級。

02

高需求寶寶還超級敏感。

他需要一個安全、熟悉的環境,當他的平衡被擾亂時,立馬就會起來抗議。他白天很容易受驚,晚上則很難入眠,會被輕微的聲音吵醒。

我每次帶他到一個新的環境,他就會警覺性很強,看到陌生人會緊緊盯著別人看,似乎在觀察對方是否是善類似的,不會輕易被逗笑。

記得在他兩個月時,第一次帶他去母嬰店洗澡,他一直盯著別人看,別人給他撫觸按摩時,他也表現得很緊張,生怕對方會傷害他。

後來回到家,我給他按摩撫觸肚子時,他居然嚇哭了。我猜他肯定回想起之前被陌生人擺弄的情景了,是真的嚇到了。

之後我還試了幾次,每次他都會被嚇哭,這個狀態持續了一個多月才恢復正常。

從這以後,我再也沒有帶他去過母嬰店洗澡。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高敏感雖然有時弄得我們心煩意亂,但他至少比較好懂,在需要幫助或需要換個環境時會讓我們知道。

正如西爾斯所說,他開心的時候就是最開心的寶寶,但生氣時也是最糟糕的寶寶。要麼陽光燦爛,要麼狂風驟雨,沒有中間狀態。

隨著高需求孩子的成長,這種對環境的敏感可以視為一種潛力,警覺會刺激他們的好奇心,反過來又促進學習。

正因為非常敏感,他們的洞察力很強,能考慮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並擁有能夠透過預知自己的行為來思考的能力。

03

帶這樣的高需求寶寶,其實很容易崩潰,自我懷疑。

看著別人家乖巧的寶寶,我經常會質疑自己:是不是我不會帶孩子,是我能力不行嗎?寶寶是不是被我慣壞了?

尤其當一些好心人給我提一些育兒意見時,告訴我之所以寶寶這樣是因為你哪裡做錯了。

雖然我在努力做有愛心和耐心的媽媽,但是還有很多次,我的信念會動搖,感到孤單沮喪。

在朋友圈中,我會感到孤獨,因為我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我的育兒方式自然也和朋友們不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願意去尋求別人的理解,相反,會害怕聽到別人的意見,怕他們給我提供我並不想要的建議。

當我的努力短時間裡似乎收不到一點成效時,我的耐心也會被消耗殆盡。

我害怕黑夜的到來,因為我不知道夜裡又要起身抱他多少次,每天醒來,我也無法預知這一天又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和他在一起,每天就像是在坐過山車。

對我來說,養育一個高需求寶寶是對耐力和精力的考驗。我能照顧得過來嗎?睡這麼少的覺,我還能隨叫隨到、忙個不停嗎?養一個高需求的孩子,在體力上、精神上和情感上都要付出很多。

無論是專家、育兒

、兒科醫生和其他父母,都會告訴我怎樣“調整”才能讓寶寶睡個通宵。

比如讓他“哭個夠”,斷夜奶,用哭聲免疫法,延遲迴應他的需求等等,但是我真的做不到,我無法看到他哭,哪怕一分鐘也不行。

對我來說,給小書所需要的,及時滿足他的需求很重要,一切以不要讓他哭為原則,讓他有安全感為主。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所崇尚是親密育兒法,因為它與我作為媽媽的直覺是一致的。儘管這樣做,可能很累很難,每當我有所動搖時,就會去看看《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會讓我堅定信心。

親密育兒法在很多方面操作起來都很不容易,實施它需要信念、信任和不為流行觀念所迷惑的堅定信心。但是在每一個方面,親密育兒法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貼近人心的方法。

西爾斯提到,只有父母

即時

迴應他們的需求,讓孩子感覺到可以信任照料他的人,他最終就能學會用一種更容易令人接受的方式提要求,而不是讓人不知所措。

如果父母既能迴應孩子需求,又能聰明地加以引導,孩子就能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一個能爭取自己權益的人。

我們只有儘可能採取積極的態度,就當是在把能量轉移給寶寶,讓他蓬勃生長。將這些精力流失的日子當作是對寶寶的給予,才能幫助自己度過這高消耗的日子。

04

西爾斯說:寶寶總有一天會斷奶,會自己睡個通宵,這段高投入的階段總會過去。雖然相對於寶寶的人生和你的人生來講,這段寶寶在你懷裡、胸口和床上的時光是很短暫的,然而這種用愛陪伴的記憶會永存。

在生命早期得到了滿足的需求,以後就不會再出現;而那些沒有得到滿足的需求,則永遠不會消失。

養育高需求孩子的經歷可以是一份財富,也可以是一項債務,這取決於我們的態度。

和高需求孩子一起生活,可以為我們創造成長的機會——鍛鍊技能、增加敏銳性,甚至磨平我們個性中的某些稜角。

當然,這也可能是一段消極的體驗,充滿了衝突,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有所改變。但事實上,我們無法掌控孩子的個性,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要吸取積極還是消極的經驗。

所以,既然寶寶是無法被改變的,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心態。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獨特個性上,辨認和強化孩子積極的個性,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據西爾斯研究觀察,高需求寶寶在嬰兒時期讓人筋疲力盡的特點,會變成成年時期充滿活力和興趣的個性特質。

用積極的眼光來看待寶寶的個性吧,那些看似消極的標籤以後有可能變優秀特質。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們不需要將自己的寶寶與別的寶寶比較,因為他不是一個套進標準模板裡的寶寶。

享受當下與寶寶親密相處的時光吧,因為他總有一天會長大。

作者簡介:麗麗赫本,心理學資深愛好者,希望將心理學知識用最通俗的文字,剖析給你看,做你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