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人”是暴力傾向嗎?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靠近寶寶想要親親她可愛的臉龐時,總會被寶寶稚嫩的小手無情地推開,狠點的,還會落下幾個巴掌。大人們都納悶,“我是喜歡寶寶才想要親她呀,為什麼寶寶要‘打人’”?怕生?還是寶寶有暴力傾向?“打”陌生人或許情有可原,但有時連自己的家人要親要抱都會“打”?這是怎麼回事?

寶寶“打人”是暴力傾向嗎?

原來呀,這是到了寶寶手的敏感期。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一開始都是用口來感知和探索外在世界的。但隨著手的功能被開啟後,手就成為了口的一種輔助。口觸及不到的,寶寶就會用手;口感知不到的,寶寶也會用手。手開啟了寶寶的另一片新天地。於是,他開始了手的旅程。

寶寶“打人”是暴力傾向嗎?

我們會看到,寶寶在我們懷裡的時候,他會用手抓我們的眼鏡頭髮;在沙發上玩耍時,他會扔抱枕扔玩具;在飯桌上吃飯時,他會用手抓飯菜抓碗勺。每當這時候,寶寶就是在試驗他手的能力。他學會了用手的力量去感知事物的存在,去獲取他想要得到的東西。同時,他也會用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引起大人的注意。比如說“他生氣了”,““不被理解了”,或者“別人靠太近了”。

寶寶“打人”是暴力傾向嗎?

所以說,寶寶“打人”呢,不是暴力傾向,是自我意識透過手來表達的一種反映。寶寶想表達的是,“請不要靠太近,我不喜歡這樣。” 因為他的安全感還沒被建立,他需要安全的身體距離。有時寶寶鬧脾氣了,就會揮動雙手,或者拍打其他寶寶,他是在引起注意,表達他此時需要溝通,需要安慰。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當大人在寶寶面前互動的時候,要避免出現暴力行為,因為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物件。另外,當寶寶鬧情緒時,家長可以說出寶寶想要表達的意思來表示溝通、理解和安慰。但如果寶寶是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打人”引起注意的話,家長就需要正面的管教來糾正寶寶的錯誤行為。管教的時候,最好用筆或尺子,儘量不用手。因為,父母的手是用來愛孩子的。

寶寶“打人”是暴力傾向嗎?

兒童教育專家提示,0-2歲是寶寶手的重要敏感期,家長要給予寶寶足夠的愛、鼓勵和自由,充分地激發寶寶手的潛力,提升手的靈活性,從而增強寶寶的記憶力以及反應的靈敏度,使寶寶日後可以成為心靈手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