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學會共情,做善解人意的人

四步學會共情,做善解人意的人

《愛的五種能力》中,趙老師認為,共情本不應該有步驟,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態度、一種能力。

不過現實中,共情力不強也大有人在。比如,我自己就是。

一個人有沒有共情力,能不能共情到對方,理解對方,並且讓對方覺得自己被理解了,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成為母親之後,就會發現經常要為孩子為什麼突然有情緒了,感到抓狂,尤其在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那種苦苦尋找孩子需求的過程,更是撓心。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一個共情力很高的媽媽,也許面對敏感的孩子,會不會輕鬆了很多呢?

所以,看到書中講的培養共情力的四個步驟,真的是特別歡喜。如果有人剛好在看我這篇文章,那麼,在接下來要分享是哪四步之前,也邀請您回想一下,自己平常都是如何共情他人的呢?試著把步驟提煉出來,看看是否一致?這樣,對於您而言,也是一種提升。

接下來詳細地講講具體是哪四步。

共情的第一步是接受,當你想對眼前的人表達出你的共情力時,這時候,往往代表著,你已經做好了這樣的一種心理準備,就是去接受這個人有情緒這個事實,並且開始關注這個人經歷了什麼。

舉個例子,我正在認真地碼字,突然聽到正在跟人影片的婆婆說話的聲音突然大了起來,而且語氣中還透露著憤怒,那麼,如果這時候我不接納她的情緒,我可能就會覺得很煩,整天為雞毛蒜皮的事嘰嘰歪歪的,但如果我接納她的情緒,我可能就會暫停下來,去關注婆婆此刻的狀態,她在跟對方講什麼,是什麼事讓她起這麼大的反應?

有些人,或者說,有些時候,這並不容易做到,尤其是有些人是接受不了別人的負面情緒的。想想,一個孩子哭得很傷心,可是一旁的媽媽卻很煩,不僅不安慰他,甚至吼他:”哭什麼哭?!煩死了!哭能解決問題嗎?“

這就叫不允許,

不允許別人的負面情緒,這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位媽媽自己本身,就不擅長如何跟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接納很重要,尤其是不接納一個人的情緒,很多時候也往往代表著不接納這個人本身。

接下來,

共情的第二步是瞭解

。事出必有因,同樣的,一個人有負面的感受,同樣也是有原因的,有時候是因為當下剛剛發生的一些事情,也可能是對方想起了過去的某些傷心事,也有可能是對方想到了未來,感到焦慮和擔心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有人去理解和共情的。

那在這一步的共情的過程中,就尤其需要認真地聆聽對方了。一定要注意,如果對方願意跟你傾訴,那麼,全程都要保持關注,並且不要打斷對方,但

有時候,對方未必會說,這時候,也要尊重對方的意願,不然,一定要對方說出來,”共情“就變味了

,甚至有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如果當下,對方不願意說,那麼,這時候要記住一句話:

尊重對方當下的狀態,這本身就是一種共情。

接下來,在瞭解了對方起情緒的原因之後,就到了

第三步:表達。這也是特別關鍵的一步,而且,這一步一定要注意表達的內容,因為一旦表達不當,甚至前面為共情所做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

具體該表達什麼呢?表達你聽到的所瞭解到的,對方起情緒的過程。這裡強調一個”起“字,就是對方的情緒是怎麼發生的,他起情緒的內在過程,將他是怎樣思維的怎樣感受的,這麼一個過程表達出來,基本上,就等於告訴對方”你有資格起情緒“,這就讓對方感受到了被接納被理解。

當一個人感受到被另一個人理解了,他的情緒就能得到好轉,並且很容易就平復了。所以,共情,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這基本上就做到了”善解人意“。

基本上,做到了這第三步,共情就算完成了。但如果對方是你特別關心的人,同時,你也願意為對方多做一點什麼,那麼就可以繼續來到

第四步:引導

。關於第四步,就只強調一點,引導基本上是全程提問,而不是給建議,很多時候,甚至你不需要心中有方案,也能透過引導,使對方清楚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好了,以上,就是學會共情的四個步驟。個人感覺,共情基本上是一種心法大於方法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當一個人內在想要去共情某個人,其實已經在用關心和愛,帶給對方溫暖和療愈了。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