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瞭解教育的錯覺

親子|瞭解教育的錯覺

錯覺是知覺的一種,它是人對客觀事物扭曲的知覺,此時人們的感知是與實際事物不符的。

生活中不僅有視覺的錯覺,也有很多常識的錯覺,只是因為我們生活的慣性和不加思考的沿襲長輩做法,讓很多常識錯覺代代相傳。

在親子教育方面,許多父母曲解正面管教的方法,並以此來贏了孩子,而不是所提倡的

贏得

孩子。

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同時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一起解決成長困擾。

贏了孩子,使孩子成了失敗者,而這種強加的失敗往往會讓人形成錯誤認知,特別是對於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更是會導致反叛或盲目順從。這兩種不健康的人格,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相反,贏得孩子意味著理解他們的觀點,願意傾聽他們的感受,從而啟發孩子的心智,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溝通、合作。

贏得孩子的四個步驟,是能夠創造良好親子氛圍的方法,在此分享給大家:

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或原諒。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讓孩子關注如何解決問題。

親子|瞭解教育的錯覺

友善、關心和尊重是上述四個步驟的關鍵,有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是很好的證明:女兒放學到家抱怨老師在教室吼她,媽媽以指責的口氣問,你肯定做了什麼錯事,女兒聽後,陰著臉一臉頹喪。

媽媽隨後改用友善的語氣又說,我想你當時肯定覺得很丟臉,記得我上學也被老師吼過,覺得又丟臉又生氣,我們能不能找到問題所在,避免以後再這麼難堪?

女兒聽後已經沒有了牴觸情緒,而是對媽媽說以後要多準備幾支鉛筆,就不用上課找別人借了。

大人普遍會使用自認為的“邏輯後果”來施行管教,他們認為孩子必須為自己的錯誤吃些苦頭,否則得不到教訓。最常見的語言羞辱,可能會起到一時的作用,但對孩子的自信、自尊、開創精神等人格的形成造成巨大的傷害。

更有甚者,一些大人認為孩子不該有所謂的自尊,或者這些自尊在他們看來無足輕重。提到自尊,所有家長有必要重新思考、定義這個詞語。

要讓孩子從小有自尊的觀念和人格,大人們需要注重兩個方面。

第一,孩子自尊的建立,需要大人對其思想、行為的理解,我們可以不認同,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

第二,自尊不是他人給予的,而是對自己的認可和評價。如果孩子內心的自尊依賴於外界的評價,則會讓他們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而變成“討好者”,他們學會的,只是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的對錯,而不是自我評價和反省。

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引導孩子自我評價,而不是盲目聽從別人的褒貶。大人應該教會孩子把犯錯當成學習的機會,引導孩子在犯錯時儘可能自我解決。

孩子學會了如何面對錯誤、失敗,將是他們人生的寶貴經驗,待成年後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會更加從容不迫,這會使他們受益無窮。

全文完。點選頭像,下期分享《親子|言行背後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