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逃離那些不舒服的人嗎

史蒂芬·柯維寫過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裡講了七個習慣,分別是: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知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

要事第一,這個習慣讓我最為受益匪淺。大家都遇見過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家裡有孩子,頭一天晚上,孩子已經寫作業寫的很晚,心想:這麼晚了,孩子還是別準備明天的衣服、襪子、要上課的書了,當下先睡覺比較

要緊,

但是實際上,如果你這樣做了,第二天早上的時間一定更加緊張:起床挑穿的衣服用很久,看下課程表,整理一下書又需要時間,一大早的時間就這樣費掉了一半,原本精心準備的營養早餐,孩子只是簡單扒拉了兩口,就匆匆出門,孩子沒吃飽,家長心裡也不舒服。

這就是沒有把要事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緊要事放在了首位,結果就是事情變的一團糟,雜亂無序。

每天培養好的行為習慣雖然不緊要,但是對孩子長期發展會很有好處,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有時候想想,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煩惱,就是因為我們每天忘記問自己一句:什麼對於我是最重要的。

其實別小看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如同拷問: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一樣,能快速的把你拉回到屬於你的軌道上,那種感覺就像在一團迷霧中看見了一束光亮,你找到了方向!

什麼對於我是最重要的?健康,快樂,家庭,工作,升職,學習,獨處亦或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這種分析的過程,就是逐漸剖析什麼對於自己最重要的過程。

在事業單位,如大家共同所知曉的,那種表面風平浪靜,底下早已暗流湧動,真的不是空穴來風。每天都除了討論減肥,就是宣揚買買買,我每天都在看著人性的複雜,有時候會覺得挺害怕,確實是害怕。

《雙探》這部電視劇裡,段奕宏問大鵬:為什麼放著好好的醫生不幹,去做入殮師?大鵬說:因為活人比死人更可怕。我深感贊同。

有時候跳到更高的位置去看這件事,用這句【要事第一】來看待這個問題,答案昭然若揭:我是把那些耗人的事情放在了首位,而忘記了自己想要什麼,對於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

其實我有一位友人說: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相當困難。也深表認同,大鵬可以選擇調離環境,而我們有時候卻又無法輕易去逃離崗位,只能在每一天裡,儘量做自己能做的事:看書,寫作,變成了我最重要的事。

事情慢慢來,慢慢做。大隱隱於市,很多時候逃離也許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在能遠離就遠離的前提下,提升心性是最重要的事。

有時候環境也會促使你很好的找到重要的事。只要找到了,就好好堅持。

今日沒有收穫,明日不會有收穫,也許若干年都不會有收穫,但是,只要你每天做你認為重要的事,就一定是我們自己的重要收穫!

共勉





要逃離那些不舒服的人嗎

我們要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