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速最有效的成才方法論

前面寫了五篇關於曾國藩的文章,在閱讀寫作過程中,讓我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覺,那就是曾國藩在迅速的成長,曾國藩在變得越來越強,從一個笨拙的人,慢慢變得厚實而有慧。

最快速最有效的成才方法論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首先是他的志向,確立了聖人之志,就好比人生有了方向,接下來所有的戰略資源都得到了充分而高效的利用。這種戰略資源,核心表現在他的時間和精力​,所專注在什麼樣的地方上。

人所專注之志意思慮,這種志意思慮所灌注的地方,就是一個人的結果產出​。越專注,灌注的精神越多越持久,所能獲得的結果就越清晰越巨大。

不要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資源,這句話越思考越有威力​。專注聚焦的前提條件,是你的方向明確,戰略目標明確,離開方向和目標來談專注聚焦,所做皆無用功,也不會取得結果產出。

方向明確,確立了戰略目標之後,接下來思考如何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實現目標,這是方法論要解決的問題。

曾國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質就是“有恆”。但談品質,我覺得很多人都不以為然,而且覺得品質這個詞,似乎太遙遠,他們也不會思考自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反倒是“方法”這個詞來得更接地氣。

那好,我們就把“有恆”當作一種方法論來討論。

我們標題所言,最快速最有效的成才方法論,就是“有恆”。有恆心有耐力,有耐心有定力,對目標有持之以恆永不懈怠的心力,這就是“有恆”。

曾國藩之所以笨人成聖,“有恆”是他最大的法寶。

其實笨人也有好處,那就他知道自己笨,那就是走得紮實穩定一些,從不投機取巧,不妄想走捷徑,雖然慢,但只要有恆心,有足夠的時間,踏實去做,他們一樣能夠到達塔尖。

曾國藩一生不斷強調​“恆”的重要性,他說:“有恆為作聖之基。”他的每一個弟弟,他都給他們灌輸有恆的思想和價值。

他在信裡說:“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這跟鬼谷子所說的“養志”是​一個道理。對某一事某一個目標,專注,一心一意,持之以恆地去理解它,掌握它,在這個過程中不要隨便分散自己的威勢和心神,把自己的心氣思慮聚焦輸出做功,直到轉化成現實的結果​。

曾國藩最有恆的一件事,也是我們普通人最能夠迅速入手掌握,從當前​每一天都可以做到並持續的事,就是寫日記。據統計,曾國藩一生寫了兩千多萬字,可謂筆耕不輟,有恆至極。

如果一個人總是不滿意自己每天的狀態,這就意味著這個人的管理能力極差。國家也是如此,一國為什麼會亂?因為管理出了問題,導致每個環節亂成一鍋粥​。

如何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曾國藩問理學大師唐鑑。唐鑑說,最​關鍵最有效的一個方法,那就是寫日記。寫日記是“入聖之基”。

而寫日記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反省能力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成才來說,真的太重要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聖賢為什麼是聖賢,因為他們每日都能夠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成長自我提升,這樣的人不成才,那什麼樣的人能成才?

只有反省,一個人才能有進步,才知道自己每天都錯在哪裡,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這是思維上的漏洞還是行為上的毛病​?先洞察出來,再進行思考理解和反省,然後修正它改進它,如此便能日日上一個臺階。

不反省的人,他們怎麼可能會上臺階​?他們只會在同一個臺階上徘徊不前。每天忙前忙後的覺得自己做了很多事,很精進很有收穫,其實都是在同一水平層次上的體力活而已。強健只是身體的肌肉,而不是心智精神。

給自己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然後針對這個目標進行集中攻堅,運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持續輸出持續執行,並持續管理和修正自己的心智和行為,不達目標誓不停下腳步,這就是“有恆”,這就是成長成長的方法。

在攻克實現一個目標之後,自己的心智和精神層面就會自我加強一次,自己的神氣和信心也會得到增益和加固,這樣就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攻克下一下目標。如此良性迴圈,人的智力和能力就越來越高。

一個人之所以不能養智養能,就是因為他們經常被外界的事物誘惑,吸引注意力和精力,這樣就會分散掉他們的心神和威勢,神不捨心就不能對事情進行高效地計算和給出有效的方案,自然也得不到​有利的結果。

為什麼“有恆”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成才方法論?因為慢就是快,因為恆能成聖​。

有恆有恆,愚公移山,精衛填海​;

有恆有恆,水滴石穿,積沙成塔​。

有恆之人,低而能高,小而能大。

有恆之人,拙而能巧​,笨而能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