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回家是過度教育的產物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作為父母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去培養孩子,讓孩子的未來更加平坦,讓孩子未來生活安安穩穩,出發點毫無疑問沒有錯,而且大部分父母確確實實做到了這一點,但由於價值觀和理念的不同,在孩子眼裡父母的做法就不一定是對自己好。

孩子不想回家是過度教育的產物

對於孩子的未來,作為家長都有一定緊迫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當下各種學前班,補習班,興趣班大行其道,火熱得很。

但凡事都講一個度,物極必反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大家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下一代可以輕鬆一些,可以安穩一些,可為孩子報這麼多補習班,為孩子加壓加負真的和大家辛苦工作的目的一致嗎?

孩子不想回家是過度教育的產物

當下孩子的童年不是在玩樂中度過,而是在補習班中度過,他沒有感覺到童年的樂趣,有的只是父母的催促。

孩子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提線木偶,作為父母確實需要把控大方向,但也不能太過約束。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除開上課時間,在家時間裡寒暑假要補習,去玩要被說,玩手機電腦要被罵,作為子女就容易產生一個想法:除了學習外,我幹什麼都不對,幹什麼都要被說被罵。

孩子不想回家是過度教育的產物

大學畢業就算是23歲,在23年裡父母的愛在孩子身上的現實體現是教育矯正,給學費,給生活費。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懂得思考的,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也明白愛往往是無聲,無言的,但還是有許多的孩子想不明白或者23年裡父母逼的太狠而導致根本不去想。

孩子不想回家是過度教育的產物

工作前在上學時期,父母報的補習班越多,父母的督促越多,約束越多,孩子對父母的愛就越少,一些極端的孩子就會認為他們不過是父母炫耀的工具,父母未來的保障,父母的工具人而已。

這些有些極端的孩子在工作後也會定時給父母錢,在父母生病時也會掏錢,但對於回家,他們大都不願意,因為沒有歸屬感,沒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