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失敗的親子關係,都源於錯誤的認知

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現代人生活壓力的提高,導致親子問題頻發,有人還沒來得及在天黑之前出發,生命就已經戛然而止。

所幸,有這樣一本好書《親子關係的重建》能夠在人生中某個至暗時刻像一道光亮,慢慢用文字撫平內心深處的傷痕,讓人更加有力氣去前往下一個人生路口。

本書作者趙玉平,透過沙盤療法改變了上萬個問題家庭,讓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實現了人生價值。接下來就讓我們追隨作者一起,走向自我療愈之路吧!

所有失敗的親子關係,都源於錯誤的認知

生命有裂縫,陽光才能夠照進來

朋友小安小時候是一個留守兒童,在他九歲那年,奶奶去世了,在此之前他就像一個野孩子一樣,受到傷害,謾罵,指責都不敢為自己發聲。這些九歲之前的傷痕還沒有來得及消化,也許人生就進入了下一個噩夢,小安的媽媽來城裡看小安上學了,媽媽總是有事沒事的指責小安,無論做什麼?

成績再好,小安都得不到媽媽的鼓勵和讚美。記得有一次媽媽還讓小安跪石頭,他可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孩,本來應該是在媽媽的懷裡撒嬌的。

這導致小安長大後非常沒有安全感,甚至連媽媽都不相信,不相信任何人,也不相信自己。小安高中成績直線下滑,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指責他,批評他,他焦慮迷茫,無助,崩潰大哭,但一切都沒有用。

後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小安慢慢走出了心理陰影。

所有失敗的親子關係,都源於錯誤的認知

本書《親子關係的重建》指出,要學會理解父母,學會愛他們,愛是產生一切的聯接。

原生家庭雖然能影響人,但並不足以改變人!

相反,一味的責怪原生家庭,並不會讓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長,其實父母已經盡了他們的最大能力。

以一顆慈悲心看父母就能獲得靈魂上的自由。

安全感和自信心是自己給的,向內尋找認清自己和現實,接納自我的不完美,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用積極心態面對人生困境!

如何重建親子關係

書中有五種典型的親子關係問題:

第一類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認知偏差。

第二類是父母與孩子在相處中缺乏情緒管理能力。

第三類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的行為問題。

第四類是父母與孩子的人格不健全。

第五類是父母與孩子的人際關係處理不當。

那麼面對這些親子關係問題,如何去解決它呢?

五種方法只要掌握就能夠解決親子問題:

1。讓父母重塑合理的認知。

2。讓父母和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情感。

3。培養父母和孩子的意識行為。

4。讓父母和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

5。讓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雙贏的人際關係。

母親真正的愛,是讓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父母自己沒能過好,反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對孩子有過多的期望和要求。孩子一旦對抗,父母便認為孩子叛逆,不聽話。實際上是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本身並沒有錯,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有很多媽媽對孩子有過多的控制,認為孩子是我生的,什麼都該聽我的。母親的過於強大,會導致孩子對自我的迷失,甚至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真正的愛是學會放手,讓孩子成為能夠經得起風浪的棟樑之才。不然一味的接受管制,只會像溫室裡的花朵,遇到陽光就乾枯,遇到風雨就跌倒。雖然母親的愛是出自內心的,想要真正的對孩子好,必然改變自己的認知和教育方式。

所有失敗的親子關係,都源於錯誤的認知

否則錯誤的認知和教育方式有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現在的社會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不經歷傷害,怎能成長為鏗鏘之花?

有時候孩子受到挫折,父母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偌大的世界裡闖蕩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中國有句古話說,天高任鳥躍,海闊憑魚飛。真正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情緒和意志強加給孩子,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讓孩子能夠在殘酷的社會里謀得生存,在困境的生活裡坦然面對。

教會孩子積極的心態,比任何批評或說教都更加實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尤其是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更需要長期的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中個別意義還需父母自我調整和參悟。

作者簡介:董小米,一個用文字行走江湖的姑娘,想活成一束光,照亮整個世界。

原創不易,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