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周的口腔潰瘍不能再忍,應早日就醫

超過2周的口腔潰瘍不能再忍,應早日就醫

口腔潰瘍、牙齦出血、牙齦腫痛……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口腔疾病,很多人覺得那都是些小毛病,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如果“一直過不去”,就需提高警惕,早日就醫。

根據上海市疾控中心釋出的上海市區腫瘤發病情況,男性中口腔癌(唇、舌、口)的發病率約4。68/10萬,女性則約3。77/10萬。口腔癌的發生一般常見於老年男性。國內湖南、臺灣兩地為高風險地區。

口腔癌指的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上下唇、顎、頰粘膜、牙齦、舌體前2/3的這些都算做口腔部分,這些地方大多被鱗狀上皮覆蓋,而當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後,就形成了口腔癌。

目前,比較明確的口腔癌的誘因,是一些長時間對口腔粘膜形成刺激的誘因,比如嚼檳榔、不合適的假牙、牙齒殘根經常的摩擦、吸菸、飲酒等,這些物理、化學性的刺激,長年累月下來就會讓口腔裡的上皮細胞“叛變”,由一個比較“乖”的正常上皮,“叛變”成了可以抵抗這些刺激的“好戰分子”,也就是腫瘤。

以上是物理和化學誘因,除此以外還有一個誘因——生物角度誘因,也就是由HPV病毒誘導的口腔癌。

口腔癌裡大致可分為HPV陽性和HPV陰性,HPV病毒的感染是驅動口腔癌發生的一個獨立因素。而HPV陰性的口腔癌,更多的則是因為驅動基因發生了某些變異,誘導了腫瘤發生。這裡面比較常見的有CDKN2A、PIK3CA、TP53以及TERT啟動子等基因的突變。

一旦發現有口腔癌的相關症狀,建議要早日就醫。口腔癌的常見症狀有:口腔內紅斑或者白斑、口腔粘膜大面積潰瘍長時間不癒合、口腔內出現新生腫物、口腔內不明原因的出血、口腔內出現麻木感或痛感、咀嚼或吞嚥困難、咬合位置發生變化……

由於大多數人並不能分辨這些症狀是腫瘤引起的還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因此建議大家還是要找專業醫師諮詢,而不是對著網站給自己下診斷,自己嚇自己。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年來秉承多學科綜合診治腫瘤的理念,綜合應用外科手術、藥物治療、放療、免疫治療等多種方法,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合適治療方法的組合,達到既提高生存率,又保證生活質量的目的,形成了口腔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同時,醫院開展了多項針對頭頸部鱗癌的臨床實驗,在各個期別的口腔癌的診治方面,都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腫瘤復發有時無法避免,但復發了不一定代表無法治療。我們常見的口腔癌復發為頸部淋巴結復發,針對這一情況和復發腫瘤的臨床分期,我們會採取手術+術後同期放化療的治療模式,部分病例還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對於分期較晚的復發病例,我們會採取內科治療的方法,經多學科討論後製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王玉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