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關係——另外一種視角看親子關係

橫向關係——另外一種視角看親子關係

早上送娃去幼兒園的路上,發生了一幕小插曲。

因為當時的時間已經接近8:30,而那個點正是小班孩子該結束入園的時間,隨後他們將馬上開始早餐。

為了不耽誤娃在幼兒園的營養早餐時間,我對兒子說:“來,媽媽抱你吧,這樣可以快一些到幼兒園。”

沒想到兒子非但不領情,甚至還生氣了。只見他立刻停下腳步,撅起小嘴,接著轉身往回走,還“哼!”了一下表達強烈的不滿。

我一看,呀!情況不妙。不過,老母親也是歷經沙場見怪不怪了,當下我就決定,只是淡淡地看著他,確保他在視線範圍內就行,我相信他一定會主動調頭回來的。

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正確的。

心平氣和地應對,總不會出錯。

只見他的小步伐剛開始特意走得疾,不到三米馬上回頭看看媽媽到底有沒有追上來,第一次回頭發現,媽媽站在原地不動,只是看著他,他接著繼續又往回疾走了幾步,又回頭看了看,發現媽媽還是站在原地不動,只是看著他,一點也沒有追上來的意思,也沒有聽見媽媽喝住他的聲音。大概感覺到沒多大意思了,他的小步伐開始放慢了一些,但依然賭氣往回走,走出大概離我十米遠的地方,他再一次回頭,媽媽還是不動聲色,只是平靜地站在原地看著他,他往回走的腳步這回終於更慢了,又走出兩三米的距離,他終於停下來了。大概在他停下來思考兩三秒後,我看見他轉身,然後,我心裡高興了起來。

他終於一步一步以不小的步伐向我的方向靠近,我在離他還有五六米左右的時候,就著急地向他伸出手,一方面是向他示好,另一方面似乎依然有著急趕路的意思,他又“哼”了一下,又停住了,只是這次沒有調頭往回走的意思了。

那時我好像明白了點什麼,但不是特別清晰,只是有個明智的聲音告訴我:

不必太過於關注他,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此刻自己該做些什麼才好”上

,於是,我對他說:“那媽媽先走在前面吧!”同時,調整自己的身體姿勢,轉向去幼兒園的方向,雖然走在前面,但是耳朵卻放在兒子身上,一邊走一邊仔細地聽兒子那小步子的聲音,嘿嘿,小傢伙在快步跟上我呢!

我們就保持著這樣一前一後的姿勢往幼兒園走去,但為了配合兒子以及確保他的安全,我可以放慢了一些速度。大概這樣走了不到十米的距離,終於聽見了兒子在後面喊:“媽~媽!等我一下!”然後,我立刻轉身停下來等他,這次,他主動伸出手來,我連忙順勢拉起他的手,他也很快地又跟我說起了話來,語氣裡滿是平常的口吻,依然可愛!

這一幕熟悉又陌生,以至於我不太清楚兒子為什麼會在聽到我對他說的那句,“媽媽抱你,這樣快些”的話時,會有那麼強烈的情緒。

直到下午,看到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先生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裡面有個關於關係的兩個描述詞,我才明白。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說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怎麼理解呢?什麼是“縱向關係”,什麼是“橫向關係”?

簡單來說,縱向關係是一種刻意或無意營造出的一種上下級關係,其背後的目的是操縱,比如親子關係中,母親可以表揚孩子“你真了不起”或者“你真能幹”之類的話,這是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的一種表現,為此,阿德勒建議,不要批評但也不要表揚孩子。

與縱向關係相對的一種關係,就是橫向關係,它簡單來說,就是人與人雖不同,但平等。它是一種平等的關係。阿德勒認為,能形成相互協調與合作的關係的,一定是橫向關係。這是做好課題分離的一個關鍵概念,而做好課題分離,才能徹底擺脫人際關係的煩惱,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理念。(這點以後有機會再繼續寫文說明)

於是我才明白:兒子的心真是極其敏銳!他能透過媽媽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迅速捕捉到媽媽的目的:想快速趕到幼兒園的目的如此敏感!他氣得大概是媽媽不經協商和徵得他的同意這種方式,也許這是他不舒服的地方,那樣是一種強制,也是操縱的一種強烈方式。

誰說兒子不是來成就我的呢?!

正在看文章的你,讀到這裡,是否也有一番新的收穫呢?收穫了一種全新的看待關係的視角?假如你是當時的我,你會怎麼面對賭氣往回走的孩子呢?期待您的留言和評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