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爸爸游泳隊:父母的鼓勵對孩子有多重要

1

父母的鼓勵,讓孩子勇於接受未知

今天刷微博的時候,被一群可愛的爸爸們暖到了!

在法國圖爾市,一群帶著女兒上游泳課的爸爸們奉獻了一場花樣游泳表演。他們時而在水中翻滾,時而在水面亮相,擺出各種造型。雖然動作並不那麼協調,但表演非常賣力。

花樣爸爸游泳隊:父母的鼓勵對孩子有多重要

而事情的起因只是因為爸爸們想要鼓勵學習花樣游泳的孩子們,為此他們堅持訓練了6個月。

評論裡紛紛叫好:

“好有愛啊!”

“小朋友好幸福!”

“為了女兒,拼了!”

不得不說,相對比言語上的鼓勵,父母行動上的鼓勵讓孩子更敢於接受未知的挑戰。

看到爸爸們精心準備的游泳表演,相信孩子們不僅引以為傲,還能克服恐懼心理,勇於接受未知的挑戰。

這不禁讓我想起網上另一位父親對女兒有愛的鼓勵。

菲律賓的一個學校進行才藝表演,為了不讓臺上的女兒緊張,臺下的爸爸竟然旁若無人地跟著跳了起來。

接受採訪時,這位暖心的爸爸說:“我知道女兒上臺後會緊張,所以就盡我所能讓她放鬆下來。”

看著爸爸旁若無人扭動肢體的樣子,莫名覺得很有愛!他用這種方式鼓勵臺上的女兒,讓她完全放鬆下來沉浸在舞蹈裡。

網上說:“一個人思想的進步,就是在於這個人面對未知時,有沒有勇於去面對和接受。”

父母的鼓勵和陪伴,是孩子面對未知挑戰時的最強有力的後盾。

2

父母的鼓勵讓孩子更勇敢

福建男孩小馮提了個問題:二年級課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剛提到“江河裡的水被蒸乾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羿是怎麼蹚的?

孩子面對權威的教材敢於質疑,不得不說這樣的孩子很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更讓我佩服的,是男孩的媽媽。當孩子提出質疑時,她沒有急於否定,而是很認真地對待。

為了鼓勵孩子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媽媽何女士先是發朋友圈諮詢如何回答孩子,然後又多次打電話給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人教社,希望有專家能解答孩子的疑惑。

最終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迴應母子:會對教材進行修改,下個版本的教材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翻看了一下評論,發現竟然有人說孩子是“槓精”,“為什麼要很和神話故事較真?”甚至叫家長“不要去糾結這些”。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作者高銘說:“當我們習慣了,就習慣了,但是孩子不這麼看,他們會發現問題,他們會覺得不正常,他們會質疑這些,他們會有新的想法。但是,我們不是。只是因為:習慣了。”

是的,成人不會去糾結神話故事的真假,而單純的孩子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所以,面對孩子的質疑,何女士的舉措對於孩子來說,是多麼難能可貴的支援和鼓勵啊!

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被媽媽以這種方式得到了保護,相信他以後會更加具備判斷能力,人生之路也會更順遂。

3

父母的鼓勵讓孩子更自信

最近大熱的《少年派》總是輕易引起一波又一波的熱議,實在是因為它太能挑動父母和孩子的敏感神經了。

花樣爸爸游泳隊:父母的鼓勵對孩子有多重要

同樣是面對孩子考試成績下滑,林妙妙媽媽和爸爸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媽媽王勝男把刀子嘴豆腐心發揮得淋漓盡致,話怎麼傷人怎麼來。指責女兒不該和排名倒數第一的林小琪成為好朋友,質問女兒一個月裡總有那麼28天不想讀書還想幹嘛。

儘管我們知道她是為了女兒好,可這種指責的方式大概身為孩子都聽不進去,甚至會引起逆反心理。

相反,爸爸林大為為了鼓勵女兒,他會和女兒在路邊燒烤攤讓女兒就著牛奶擼串,因為深知女兒是個吃貨,有美食的慰藉,她能更放鬆地和爸爸對話,找出考試失敗的原因。

末了,他們還彼此約定如果學習成績有所提升,將會有一千塊錢的學習進步獎。

她總是在正女兒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告訴女兒“爸爸就是給你擋子彈的”。

而這種充分共情的鼓勵方式,讓林妙妙覺得爸爸是理解她、和她站一邊的,她才能越來越自信,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自我懷疑。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事情做不好時父母時都是一味指責甚至辱罵的態度,那麼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內向偏執,他的心靈也會扭曲。

當孩子做錯事時,或許她需要的只是父母一個愛的擁抱,而不是一味的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援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還是等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說吧!

最好的鼓勵,是父母陪孩子一起,而不是拿出家長高高在上的身份碾壓孩子。

4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說:“很多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很少會真正鼓勵和認可,只是不斷批評孩子不卓越,試圖以此逼迫孩子變得卓越。這些父母多數會失敗,就算有少數表面的成功變得卓越,但這些孩子內心深處卻會變得無比自卑,因為孩子體驗到父母扔過來的期待依然是“你怎麼這麼差勁兒”。

我所在的門診樓上是居民住戶,每天都有一對母女上下樓經過。

那個媽媽剪著利落短髮,聲音卻和她的身形反差很大。她的聲音嘹亮有力,常常人未到,責罵女兒的聲音就先傳到了。

“考這點分數你腦子是裝水的嗎?”

“下雨天讓你別淋溼了,你非得去雨裡玩水,你是故意和我對著幹是吧?”

“整天丟三落四,還得我給你送課本,你怎麼不把腦子落家裡?”

她女兒十歲左右,每次看到母女倆,都是媽媽情緒很激烈,而女兒耷拉著腦袋,任憑媽媽罵也不輕易還嘴。

我很少看小女孩笑,她的臉比下雨天還陰。長期在她媽媽高壓之下的管束和打擊,她已經失去了這個年紀該有的天真爛漫,更不用說什麼成長型思維了。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懂得用自己的行動去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

看過一個演講影片,說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鼓勵”促成的是成長思維型模式。具有這樣思維模式的孩子認為,所有的事情都不都離不開個人的努力,而遇到的一些挑戰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

孩子長成什麼樣的性格其實和父母息息相關。

花樣爸爸游泳隊:父母的鼓勵對孩子有多重要

真正愛孩子,就不要試圖從語言上刺激孩子,他們也有自尊心,父母的責罵會讓孩子越來越失去自我。

那麼父母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鼓勵孩子呢?這個演講影片也給我們提供了兩個辦法:

第一,孩子取得了成績,多問幾句:你是怎麼做到的?

這句話比“孩子你真棒”這種泛泛的誇獎方式有效一百倍。

這種開放式的提問帶著欣賞和鼓勵,孩子會很樂意把自己怎麼克服困難取得了好成績跟你一一道來,親密的親子關係就在這樣的交流中形成了。

第二,孩子遇到困難了,接納孩子的情緒,鼓勵他繼續嘗試。

所謂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就是說家長要有共情的能力,即能深入孩子主觀世界,瞭解其感受的能力。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更加自信、勇敢面對未知的挑戰,擁有一段親密的親子關係,就從現在起,收起自己的刀子嘴,多鼓勵孩子吧!

就像鄧超在《銀河補習班》裡說的: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每一次的鼓勵,都是讓孩子的生命之火越來越旺,放射出絢爛奪目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