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麻麻,怎麼是這麼醜的壽司!" 我是這樣回的...

孩子說

哈囉,大家好,我是藤校媽。

話說今天是小晞學校第三期的最後一天,接著就有兩週的“春假”,也就是說小晞又要展開一天24小時無尾熊式緊黏在媽媽身上,我則準備大眼瞪小眼模式全天候On

可就在放假前的這個早上,我們母女倆又有了一次

"充滿強烈情感的溝通&交流"

。。。

孩子說

話要從今天早上我幫小晞準備的便當說起。。。

孩子說

奶油果壽司是小晞最最喜愛的便當菜色,我想著今天是第三期的最後一天,學校放學比較早,午餐時間可能比平常短些,準備她喜歡的壽司應該吃得比較快。

可是做壽司總會有兩邊比較醜的部份,示意圖如下▽

孩子說

所以通常我家如果做壽司,就會變成這個狀況▽

孩子說

不管是邊角,或是“剩料”,都是老母親含著淚水吞下去,(Esther阿姨是我們的家務阿姨)。

可今天早上藤媽睡過頭,想著早餐就別弄了,壽司兩邊+煎蛋卷兩塊+牛奶,就直接當早餐算了。(也就是早餐是中餐的同款醜陋版本)

結果上車後,小晞一開啟她的早餐飯盒,(因為開車到學校要40分鐘,所以小晞的早餐都是在車上解決的),立刻有意見了,

"麻麻,怎麼是這麼醜的壽司!"

顏值控的小晞一秒爆炸;

"好看的中間段壽司給你帶便當了,不然你覺得邊邊比較不好看的壽司邊應該誰吃?"

我反問她

孩子說

"..."

車內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然後我先開口,

"不然這樣好了,你把你的早餐便當跟午餐便當交換,反正總共我就準備了兩個便當,一個早餐,一個午餐,你自己決定怎麼做";

"那我還是先吃掉這個醜醜的壽司好了,反正跟醜醜的草莓一樣,它還是壽司,味道也一樣,只是沒有那麼好看而已"

情商特別高的小晞已經幫自己找好臺階下了。

這邊我先穿插說明一下

"醜醜草莓"的故事...

孩子說

話說有一天小晞回到家從書包裡面拿出便當盒準備放到水槽洗的時候說話了,

"麻麻,我今天便當沒有吃完,你怎麼給我一個爛草莓?"

爛草莓?明明草莓我是一顆一顆洗的,怎麼可能有爛草莓出現在她便當盒裡?我眼睛一瞄,這就發現問題點了,

"小晞,這顆草莓沒有爛掉,它只是底下長得比較寬,多了一小塊果肉出來,跟其他的草莓不太一樣而已,但是它還是一顆好好的草莓"

"好好的草莓?可是它好醜"

"所以有一天麻麻老了,或更胖了,我就不是你麻麻了嗎?"

"你當然還是麻麻啊!"

小晞秒回答;

孩子說

"既然麻麻不管是胖是瘦,是漂亮是不漂亮,是老了還是年輕,都還是那個最愛你的麻麻,那草莓怎麼會因為它長得不一樣,就不是一顆好吃又營養的草莓了呢?"

"噢,所以其實它跟其他的草莓也一樣,它沒有壞掉,只是長得不一樣"

小晞說;

"對,所以你要把它吃掉,並且謝謝它提供你營養,也要感謝把它種出來的農夫,謝謝他們辛苦種植出這麼好吃的草莓給我們享用"

然後小晞就一口把這顆草莓給吃掉,

"好甜哦"

"對吧,所以我們永遠不可以用外表來評斷一個草莓,一個橘子,或是一個人,有些水果看起來可能沒有那麼漂亮,但是它一樣很好吃而且很營養,

也有些人,可能看起來很親切,其實他可能想要博得你的信任,然後把你騙走,

也有些人,可能身體外表上不像一般人,他可能手腳不方便,或是有其他的缺陷,但是他卻有最溫暖的心,是最善良的人,或是最聰明的人"

這就是

"醜醜草莓"

的故事,發生在幾個月前。

經過這個事件後,頂級顏值控的小晞有了很明顯的改變,以往挑水果總是挑好看的她,開始會問我

"麻麻,你覺得這個會比較甜嗎?

我終於成功地讓她開始瞭解,

"外表不等於內在",吸引人的外表很可能包裹著致命的內含,不怎麼吸引人的外表,卻可能有最柔軟甜美的心。

孩子說

回到今天早上的

醜醜壽司早餐事件

"麻麻問你,開啟早餐盒,看到醜醜的壽司,你是不是很失望?"

"對"

"你覺得麻麻應該把醜醜的壽司兩邊吃掉,給你中間漂亮的?"

"沒...有..."

停頓了一下,小晞小聲又緩慢地回答。

其實我可以理解小晞並沒有想這麼多,只是純粹覺得今天的這個壽司怎麼這麼醜,畢竟我是那種連蒸一個花捲,都會想著拿根香蕉搭配擺盤,來逗她開心▽

孩子說

孩子說

所以,已經習慣餐點應該都要長得像這樣▽的小晞,

孩子說

卻忘記了,

放在烏龍麵上的米老鼠胡蘿蔔,它剩下的外圍胡蘿蔔去了哪?

或者這從來就不是她會考慮的問題。

可是這並不符合我對小晞的期待,

我希望她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會從小細節中找創意,讓生活充滿驚喜的有趣女孩;

但同時,我也期許小晞必須愛物惜物,知道所有東西得來不易,懂得珍惜跟感恩。

"麻麻希望你知道,麻麻當然總是想給你所有最好的一切,可是,如果現在有四個草莓,兩個是甜的,兩個是酸的,

你希望麻麻把兩個甜的都給你,自己吃掉兩個酸的嗎?"

"不要!"

回答的倒是很快,應該是真心的。

"那你覺得怎樣比較好?"

"麻麻吃一個甜的,一個酸的,我也吃一個甜的,一個酸的"

小晞很肯定地說。

孩子說

孩子說

關於“

要不要讓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大人的辛苦",

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問題也真沒有所謂的對,錯。

只是在我家的情況下,從小晞四歲起,我就適時地讓她瞭解媽媽的難處跟力有所不及。

我認為每家的環境不同,我的狀況,小晞必須得辛苦點,需要她更早熟,懂事些,生活日常裡的許多小細節,我都需要她能配合,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進行得更平順,日子過得更好。

譬如說,很多人提到小晞怎麼能夠這麼自律,早上起來自己練小提琴,四歲半的孩子就能自己完成作業,我真是連看都不用看一眼。

我很早就跟小晞溝透過,

"麻麻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照顧小晞,陪小晞玩,

如果小晞自己的功課需要麻麻陪著做,那麻麻就得用到陪小晞玩的時間工作,我們一起玩的時間就少了,

所以小晞有沒有辦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這樣你寫功課,練琴的時候,媽媽也一邊工作,這樣你的"工作"完成的時候,麻麻的工作也完成了,我們就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一起玩?"

我個人認為,”適時讓孩子知道大人的不容易,請孩子幫忙配合,會比大人一昧打落牙齒和血吞,忍到最後就爆發了“,好一些;

而且大人無止盡的犧牲跟奉獻,很容易就養出熊孩子,認為什麼好的都應該是自己的,自己挑剩的,才輪到大人。

再說了,

藤媽我雖然從來不教小晞"孝順",但是我非常強調她必須學會"感恩"。

我認為

"感恩"是做人做事的基本,也是從小小孩起,就該優先被教會的基本品性。

懂得感恩,才會同理,才會慈悲,才有善念,才懂珍惜,才知道該努力,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教養本質。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選下方

我,哈佛畢業的媽媽,輸給我三歲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