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學齡前孩子談論死亡

如何同學齡前孩子談論死亡

■ 傑西卡

筆者曾在紐約一家幼兒園的課外班做家長志願者助教,課外班的孩子大多3、4歲,班裡養了兩條金魚。快到冬天時,金魚死了,班主任老師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帶著孩子給兩條金魚辦了一場“葬禮”。在這之前,她還和孩子們進行關於“死亡”的討論,解答孩子的各種提問,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最後帶著孩子們把金魚放進一個紙盒,然後一起埋在幼兒園外面的一棵樹下。

之後的兩週,他們還做了一本紀念金魚的畫冊,老師幫著把每個孩子要說的話寫在書裡,旁邊還貼了金魚的照片,還有很多孩子們喜歡的貼紙。這個畫面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一群孩子圍著一棵樹,認真地對著兩條金魚說再見,說謝謝陪伴我們的日子,我們會想念你們的。

當時的這個場景引起了筆者童年的回憶——筆者的第一個動物夥伴是蟈蟈,大約3歲的整個夏天,筆者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餵它吃毛豆。秋天的某一天早上,它卻不見了。筆者當時難過得大哭,媽媽說,它死了,扔了。那是筆者第一次知道“死”,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就擔心自己會死,然後就被扔了。

第二次知道“死”,是5歲的時候,一個遠房姨奶奶過世了。筆者問媽媽,姨奶奶怎麼了?媽媽說,姨奶奶睡著了。於是,筆者又開始擔心“自己睡著了”也會死去——不僅擔心自己,也開始擔心媽媽、外婆,甚至對外婆說:“外婆,你不要睡啊,你睡了就要死了。”

這就是筆者關於“死亡”的最初記憶,是困惑和恐懼的。是的,“死亡”這個話題很多成人都想回避,但不談不代表不存在,我們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解惑和支援。

和性教育啟蒙一樣,如何談論死亡是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來調整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和學齡前的孩子談論死亡。

媽媽,什麼是死?

當我們對孩子描述“死亡”時,不要用那些隱晦的比喻,不要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像我們一樣感受好一點。就好比我小時候媽媽說的“睡著了”,這就直接讓我聯絡到了自己每天睡覺的行為;還有的父母會說“離開了”,這就會讓孩子擔心父母外出購物離開一會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釋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體特徵,比如,“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飯、走路、說話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這樣的解釋更容易讓他們接受理解。

提供簡單卻清晰的回答,就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之後,我們可以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根據新提問,幫助孩子擴充知識。

媽媽,你什麼時候死?

當孩子第一次接觸“死”這個話題後,他們的小腦袋就會開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後會提出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魯的問題。他們認知裡的“死亡”是暫時的,也許就像奧特曼沒電了,充一下電又復活了,他們來說,“死亡”是件很酷的事情。

另一種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事讓孩子擔心了,也許是家裡親戚的離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傷心難過,他開始擔心自己:如果媽媽死了,誰來照顧自己。這時,孩子不是“咒我們死”,而是不理解。這時,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迴應,就不利於孩子對於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於怎樣的原因,當孩子問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麼回答,“媽媽還會活很久很久,媽媽會等到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才會死”。如果你感覺到孩子是擔心無人照顧他,可以多加一句,“即使媽媽死了,你還有爸爸、XX、XX,他們都會照顧你的,大家都會很愛你的。但是媽媽一定還會活很久很久”。

媽媽,生病了就會死嗎?

這也是很多孩子會有的困惑,因為我們經常會告訴孩子,“XXX生病了,所以他死了”。但孩子無法理解,原來生病也有輕重之分,於是當他們感冒發燒時,會出現特別大的反應。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生病喚起了孩子之前還並不理解的“死亡”概念,之前家長的隨意回答就像種子一樣埋在孩子的心裡,現在當他經歷“生病”,他突然就把這兩者聯絡起來了。

因此,當我們和孩子說“XX生病了,所以死了”的時候,請一定要多加一句,“只有生很重很重的病時,人才會死。大部分人都會活很久很久的”。

抓住其他機會談論“死亡”

死亡教育不該在發生家庭變故時才開始,很多孩子從1歲半開始就接觸到“生命”: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昆蟲,或者是自己的寵物離世了,這就是我們第一次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機會,就好比文章開頭分享的那個幼兒園的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小動物的死去,就像筆者媽媽當年做的,隨手扔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折射了成人內心深處對於這類話題的害怕、恐懼和不安,這就很難真正地去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這個話題的討論,歸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接納生命是有始有終的過程,也許我們就更能坦然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因為死亡教育,就是關於愛的生命教育!

(作者為微信公眾號“大J小D”創始人,育兒專家,著有《和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等書)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