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提高愛和陪伴的質量?

很多家長說,我每天都花時間陪她呀,她寫作業我就在旁邊盯著,訂到我崩潰,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這只是叫陪著,不是陪伴,更談不上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應該是讓孩子感受到愛的,讓她內心篤定,充滿力量的,只有孩子內心是充滿力量,充滿愛和溫暖,才能讓她有面對未知世界、未知困難的底氣。

父母如何提高愛和陪伴的質量?

“打針有些疼”

就說打針這件事,我看到很多孩子打針,甚至扎手指,哭的撕心裂肺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是疼哭的,而是嚇哭的。打之前,大人就說,等會不要哭啊,一點都不疼,一下就好了。可是明明就很疼啊,就很恐怖啊 ……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懼怕的事,家長的職責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我自己的孩子在打預防針或者抽血的時候,我會對她說,

“你如果覺得不疼,就不哭;如果覺得疼、難受,想哭就哭會。”我的話給了她鼓舞,讓她覺得自己勇敢;又給了她退路,讓她覺得想哭也沒事。

我和她說話時的表情始終是愉快而輕鬆的,表現出打針確實是很簡單的事。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

大人應有幾個原則

一是平靜,不要表現出焦慮。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二是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比如告訴孩子他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三是對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儘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除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孩子上一次當後,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一次萌發機會,並且以後會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發孩子的勇氣。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五是絕不透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有的家長透過“不打針警察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糕的辦法,你會發現下次更加難搞。

父母如何提高愛和陪伴的質量?

如何對待她的缺點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

我經常遇到家長說,“我們家的孩子坐不住,寫作業小動作多,就得有人守在旁邊。”

“我們家的孩子內向,在外面不喜歡叫人”

那我們家長回想一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一幕,孩子在專心的玩玩具,家長一會過來說,“渴不渴呀,喝口水,”一會說,“來,吃快水果,哎呀,你這個積木搭的不對,應該這樣搭……”

其實,這些都是非常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她原本有很好的專注力,都是這樣被你的一言一行給破壞了。

再說下內向的孩子,我自己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內向孩子,在外面不叫人。

但是我從來不當著她的面貼標籤,說你內向,膽小,

我記得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她在小區裡遇到不認識的小朋友,她是很想去跟他們玩的,但是她不敢靠近,只能遠遠的看著。很多父母這時候會說,“快去呀,快去跟他們一起玩”

在這樣的催促下,孩子會更加拘謹不安,寸步難行。

當我發現孩子的這種缺點後,我沒有催他去跟社交,而是自己走過去,跟那群陌生的孩子說,“你們在玩什麼呀,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然後就很愉快的跟這群陌生的孩子玩起來。

把自己內向的孩子當做空氣,你要相信,你的全程社交操作,她會看在眼裡,你不需要跟她說什麼,也不要催促她快過來跟你一起玩,第二天,繼續這種操作,如果孩子還不能自己加入,你就持續下去,通常不到一個星期,你就會看到孩子的變化,慢慢的能獨立社交了。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內向的,家長通常容易焦慮,覺得內向的人不善於表現自己,容易吃虧。

但是內向的孩子通常專注力比較好,他們能靜下來玩拼圖玩很久,觀察能力強,想象力豐富。

父母如何提高愛和陪伴的質量?

分享一個內向孩子的遊戲,可以很快讓融入新的環境。

猜詞遊戲:比如你跟孩子說,我說的是一個電器,需要通電才能工作,夏天吹冷風,冬天吹熱風。幾個孩子可以一起猜,可以輪流提問,讓別人猜。幾輪下來,很快就能讓孩子放開參與進來。

這個遊戲也是我接孩子放學路上經常玩的一個遊戲。有利於鍛鍊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表達能力,孩子們也非常會玩。

給孩子“犯錯誤權”

童年需要“試誤”,需要“不聽話”。不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孩子事事聽命於家長,這就像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內在的完善。就一個孩子來說,他內心自信平和,比謹小慎微重要;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錯重要;他有自我選擇的勇氣,比選擇正確更重要。

父母如何提高愛和陪伴的質量?

培養一個完全“聽話”的孩子是件可悲的事,當一個孩子事事聽命於家長,處處循規蹈矩時,那不是教育成果,那是教育的悲傷。

有位家長向我諮詢,她的孩子只有5歲,表現出的問題是非常膽小,而且很自卑。比如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孩子唯唯諾諾,從不會主動表現,只會模仿別人,看別人怎樣她就怎樣。家長讓她學習寫字,她總是寫一個字就抬頭看看家長,只有等到家長說這字寫對了,才敢再往下寫。別的事情上也是這樣,似乎只有得到別人的肯定才安心。後來,我瞭解到,她是個極其負責的家長,在孩子出生前,一直很鄙視那些縱容或溺愛孩子的人,下決心認真教育孩子。為塑造孩子的良好行為,她對孩子進行了精心的管理。比如孩子剛剛會說話,就開始要求孩子有“禮貌用語”,哪怕是媽媽給擦了一下鼻涕,也必須說謝謝,如果孩子哪次忘了說,就會批評孩子“怎麼又沒禮貌了,別人給你做了事,要記得說謝謝”。這位媽媽經常給孩子講“事不過三”的道理,讓孩子知道有錯誤必須立即更正,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心理正常的孩子往往比較自我,他應該更專注於自己想做什麼,而不會考慮別人的評價如何。從這個孩子“每寫一個字就要抬頭看看家長,在任何事情上只有得到別人的肯定才心安”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家長對孩子的控制已產生多麼糟糕的後果。這個僅有5歲的孩子,從她開始接觸世界,還不具有理解世界的常識,也沒有把控自己的能力時,就被過度評價,被告知這個對那個不對,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而小小的她又無法理解家長的每一種評價,或者無法自行做出判斷,所以為了逃避懲罰,只能消滅自由意志,看著別人的臉色去做事,在每一件事上等待別人的評價。“一個被認可的孩子,他做人做事的態度是真誠的,他不必遵守一些不自然的規則和戒條,因此不需要過虛假的生活。”

這位家長說她看到書上說要經常誇獎孩子,她也會這樣做,對於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也會表揚,但不知為什麼她的孩子卻是這樣的性格和表現。

在家庭教育中,欣賞和不許犯錯是無法相容的兩種態度,不可能同時執行。一個不允許孩子犯錯的母親是不可能真正欣賞她的孩子的,她的誇獎只能發生在孩子做得令家長滿意的時刻,強化給孩子的是這樣的印象:家長滿意,你就有好果子吃;家長不滿意,就給你點顏色看看。這反而導致孩子會花很多心思和能量來揣摸和迎合家長,消耗自我成長能量。

在當下的教育語境中,“自由”和“尊重”是時髦詞,但有多少人能真正領悟其內涵,

經有個家長向我諮詢。她說:我是那種比較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的媽媽,可是孩子總不好好吃飯,我頓頓得追著喂,為這事總是生氣上火,我對這位媽媽說:你連吃飯的自由都沒有給孩子,怎麼能談得上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呢?

孩子從來沒有錯,只有不成熟。不許孩子“犯錯誤”,本質上就是在剝奪孩子的自由,這會出現兩種後果:孩子有可能 “聽話”了,但變成了時時事事需要人操縱的小木偶;也可能更不聽話了,真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雖然兩種表象完全不同,但這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一樣的,形成原因相同,缺少自由,他們的心理秩序都亂了,行為失去了自我把控力。

家長或老師是否給了孩子“犯錯誤權”,有一個試金石,即當孩子做得不夠好時,儘量不要給孩子糾錯。

大至原則是:

第一,儘量減少對孩子的擺佈,不要強行讓孩子接受任何他不願意接受的事情。比如吃飯,比如問叔叔阿姨好等。

第二,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哪怕孩子做得不夠好。只要沒有生命和健康危險,不損壞他人的利益——即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上,家長都可以放手,都可以給孩子自主空間。

第三,如果特別希望孩子做出家長所期望的選擇,就不要讓孩子在“是”與“否”間選,不要給他說“否”的機會,而要在“是”的框架裡給他一個A與B間選擇。比如孩子不想睡覺,你想讓他睡,不要問“現在睡覺好嗎?”而要問“你打算直接睡了,還是聽一個故事再睡?”總之,要給孩子一個選擇,而不是給他一個命令。

很多人擔心這樣是在“溺愛”孩子,或是縱容孩子,這是因為他們錯把自由理解為放縱,“愛”和“溺愛”表面看來有共同要素,事實上它們不是一種東西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愛”必定包含著自由,而所謂“溺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過度管制”——過度管制的出發點可能是愛,但結果是走到了愛的反面,是反“愛”的行為

允許孩子犯錯誤,給孩子自由,本質上就是在教會孩子寬容。那些真正幸福快樂的孩子,是那些真正獲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獲得了尊重,所以他學會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體味了寬容,他就不會小肚雞腸、頤指氣使、心胸狹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絕干涉,不要別人干涉,也不去幹涉別人;他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他就獲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壞習慣操縱,有力量選擇健康的東西。

只要是正常的愛,給孩子再多也不會把孩子愛壞了。就像一個智力正常的人走到懸崖邊上會自動停止腳步一樣,一個心智正常的孩子也知道自由的邊界在什麼地方。他可能會由於缺少常識有一些小過失,卻會自動獲取經驗,自動校正自己的行為,使小過失成為積累經驗的重要途徑。

許多人在平時也知道孩子有了過失要好好和他談。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時,經常條件反射地衝孩子發火,“我早就提醒過你了,你居然還……”“你怎麼那麼不小心……”過火的教訓話說過了,事後又後悔,可下次遇到同樣的事,還是忍不住先發一通火。一些家長只好用“我脾氣不好”來為自己開脫,來平衡自己。“脾氣不好”在家長身上可能只是個小毛病,可它給孩子帶來的卻會是個大惡果。這會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一個痼疾。孩子或變得脾氣暴躁,自卑固執;或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家長一定要從內心認識到孩子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錯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長要理解“過失”的價值,看到在孩子成長中,他的“過失”與“成就”具有同樣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於偶爾的“過錯”給孩子自己及家長帶來的時間、經濟等方面的損失,算作培養孩子成長必交的學費,可以換回他的成長、成才、成功。他拆壞了一輛新買的玩具汽車,可能就此激發了製造一架太空梭的興趣和潛能;今天炒煳一鍋菜,明天就可能出個烹飪高手。建立正確的兒童觀,用期許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闖禍”行為,就會感到它們是良機而不是壞事。這樣的心境下,你內心還會有“火”嗎?

人們常說一個人會不會說話,不在於說什麼,在於如何說。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能力為目的。凡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損害的批評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長要徹底戒除掉的。

父母如何提高愛和陪伴的質量?

想一下我們自己,同樣也有很多弱點,會不時地犯些小錯。有的孩子認真細緻,有的孩子粗枝大葉;有的心靈手巧,有的笨手笨腳;有的孩子從小善於關注生活細節,表現得精明能幹;也有的孩子喜歡默默思考……孩子的狀態是很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允許這種差異存在。正是這種差異性構成了人的豐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別注意孩子的每一個細節,當孩子犯了一些小錯誤,或在某方面表現出能力不濟時,他們就憂心忡忡,就想立即幫助孩子改變——而他們選用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你應該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後來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時,他們可能就會拉下臉來——這時,他們事實上已變成太苛刻的父母。

凡出於缺乏經驗或心不在焉的過錯,只要不涉及道德問題,都不必指責或發火,甚至不需要提出來,孩子自己會在這種過程中感受不便和損失,知道以後該如何做。我們當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孩子,但同時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經歷併成長,甚至要故意給他製造一些機會讓他嚐點不用心的苦頭。只要孩子有自尊自愛的心態,有足夠多的經歷,該學會的他都能學會,該注意的他都會注意到。

退一步說,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麼他也不會因為家長的教訓或不斷的提醒而有所改變;反而會因為你的不斷嘮叨,更降低這方面的能力,並同時增加自卑。

蒙臺梭利說過,每個兒童首先都必然處於一種精神的無序期,心理活動由混亂走向有序。孩子是作為一張白紙來到世界上的,世界突然把他包圍,他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即成長過程。就像我們突然從太陽下走入一間暗屋,眼睛需要適應一會兒才能看清屋裡的東西。如果這時別人急於下論斷,說你眼睛有問題,這顯然不對。

給孩子時間,給孩子信心,時光不語,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