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解析 | 什麼是對抗不從障礙?

對抗不從障礙(ICD—10當中稱為“對立違抗性障礙”)是一種兒童品行障礙,有些治療者亦稱這種障礙為“對立症”。它是描述那些較輕微的、破壞性小得多的敵意和不順從的行為。患有這種品行障礙的兒童一般在十歲以下,但也有持續到十六歲以上的。

這類孩子對別人的權利有尊重的能力,也不會產生嚴重的反社會行為和違法行為,他們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不聽話和喜歡口頭攻擊,經常惹大人生氣。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即DSM—Ⅳ)的作者之一的艾倫·弗朗西斯博士認為,這種障礙如果在兒童期過後仍不能消除,便有可能發展成為人格障礙。

微解析 | 什麼是對抗不從障礙?

有對抗不從障礙的學生通常非常固執,一般很難接受父母及其他人的管教,他們常常要求別人(尤其是父母)服從他們的意願,但卻很少或根本不服從別人的意願。除此之外,這類孩子的情緒不大穩定,好生氣或發脾氣。由於他們不尊重父母的意見,不服從父母的管教,他們與父母之間常常會產生矛盾衝突,這種矛盾衝突在互不相讓中會形成惡性迴圈,嚴重影響了親子關係。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人非常溫順,招人喜歡,而另一些人卻非常固執對立,惹人生厭呢?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僅僅是環境或教育手段的錯誤造成這種差異的嗎,抑或是天性使然?

微解析 | 什麼是對抗不從障礙?

對這些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角度,有人可能更傾向於從教育方式和親子關係角度去解釋,也有人可能傾向從先天的傾向性或遺傳因素角度去解釋,還有人則傾向性從當事者的認知模式角度去解釋。

我以為,這些解釋的角度儘管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未觸及到問題的本質。我更相信,對人行為和認知功能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腦的生物屬性。

我們都知道,人是靠大腦思維、認識世界和自我的,大腦是所有精神活動產生的物質基礎。由於這一原因,我們確信,大腦的生物特性不同,就造成不同的行為模式和認知模式。儘管教育方式和環境因素對人的個性形成影響也很大,但起決定性的應該不是教育方式和環境,而是腦的生物特性。

就拿思維與腦的關係來說吧,正常的大腦在產生思維的過程中會表現出極大的彈性,也就是說會產生多個觀念供人們選擇,而一旦大腦出了問題,人就無法產生正常的思維了,他要麼產生片面的思維,要麼產生歪曲的思維,要麼產生混亂的思維。就拿患有對立不從障礙的孩子來說吧,他們為什麼會如此固執,為什麼只能作出一種選擇呢?他們為什麼會將自己的行為置於狹隘之中呢?

微解析 | 什麼是對抗不從障礙?

假若一個人只是在自我經驗的範疇內去想象,他可能將這種品行障礙解釋為“孩子對父母不當的管教方式的反抗”,是家庭關係出了問題才導致孩子是這樣。我要為這類自我經驗主義者提幾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嚴格的管教之下不會產生對抗不從反應呢?有些家長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對孩子要求苛刻無度,他們可能非常民主,這類父母的孩子為什麼也會產生對抗不從反應呢?

我認為,將對抗不從障礙解釋為單純由環境造成的問題是無知的表現。其實,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造成對立症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腦功能受損。

我們通常會將那些固執過度的人叫“驢脾氣”。驢的特定的大腦構造和大腦功能決定了驢就是驢,驢對事物沒有解釋的能力,驢沒有選擇行為方式的自由,它們只能是死腦筋。然而,被稱為萬物之靈的人為什麼也會表現出驢的特性呢?

微解析 | 什麼是對抗不從障礙?

美國一些神經影像學專家用先進的SPECT採集了這類兒童大腦功能影象,結果發現這類兒童大腦當中影響觀念轉移和情緒的功能區域扣帶回機能活動水平不正常,處在過度亢進的狀態(SPECT顯像表現為放射性分佈濃聚)。

我認為,這一發現對解釋對抗不從障礙的生理機制具有重大意義,它否定了人們的經驗性解釋和主觀想象性解釋。近幾年,我曾對十幾名患有對抗不從障礙的學生進行了SPECT腦部掃描,結果發現他們的扣帶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濃聚的表現。這一發現再次為治療此類疾病找到了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