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大家好,我是書研。

你真的理解《非暴力溝通》中的四要素麼?

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這是《非暴力溝通》一書裡的溝通四要素。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人,也包括我,天然的以為按照這四個要素去做就能夠學會非暴力溝通,解決在人際關係中所遭遇的種種難題。

《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樣的自以為是永遠都是

在文字的表層打轉

,始終

無法深入到一本書真正想要表達的核心,更無法觸及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深刻的感觸,是因為最近讀的一本書——《同理心的力量》。

這本書的作者董國臣用自己實戰中的許多案例,深入淺出地細細的講解了他對於《非暴力溝通》一書和書中溝通四要素的理解、體悟與實踐,並且還研發出了一套課程,出版了一本書。

先同理自己,而後才能同理他人

《同理心的力量》,顧名思義,主要講同理心,但這個同理心主要指的是

先同理自己

正如書中所言,當我們能夠時常同理自己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之樹的樹根就會足夠強壯,進而長出足夠粗壯的樹幹和樹枝,幫助我們去同理傾聽他人。

意思是說,在與人溝通之前,我們先要同理自己,

看到自己的內在需求

,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去同理傾聽他人。

因為

自我連線

是非暴力溝通的樹根,是

自我關愛

的途徑。

《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或許是因為我近段時間裡內耗嚴重,這種內耗就像是每個月的那幾天,每隔一段時日就會來襲。

就好比昨天,莫可名狀的,我又心情低落了。然後,什麼也不想幹,大腦裡混沌一片,總是想找一些“短平快”的方式來刺激麻醉自己,以逃離那些讓我覺得困難的事情。

我這樣的一種對待自己低落情緒時的態度,連兒子都感受到了:“媽,你從一回到家,就一直坐在沙發上看手機”。

聽罷兒子的話,我說自己想要靜靜,讓他別吵我。

兒子倒也識趣,他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後來,兒子去洗澡,洗完澡後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順帶著把我的襪子也洗了。

當我得知兒子主動幫我洗襪子,也就是在那一瞬間,心裡突然翻湧起了一股暖流,我低落的心情也在那一刻一下亮堂了起來。

《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經由兒子的這一舉動,以及我對自己內心活動的覺察,《同理心的力量》一書中提到的色與空的關係悠地浮現在了眼前。

《心經》有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得不說,對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句話,我有著巨大的認知偏差。

在《同理心的力量》一書裡,作者董國臣是這樣說的:

“將《心經》中講空與色的關係,引入到非暴力溝通中,需要就是空,滿足需要的策略就是色”。

比如食物,食物可以是包子、麵條、米飯等,是人類生命所

,但食物不是其中任何一種具體形式。

而形形色色的

——包子、麵條和米飯等,就是策略。策略各不相同,包含具體的行為方式。

所謂

色即是空

,意味著無論你是吃包子、麵條,還是米飯,本質上都是為了

滿足需要

所謂

空即是色

,無論你是吃包子、麵條,還是米飯,都回到了一個有形有色的具體事物上。

《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拿我心情低落這一事情來說,我之所以心情低落,是

因為我有了某種內在需求。

往深一層剖析我的內在需求,

我想要的其實是老公的看見、聆聽和陪伴

可是,老公有自己的事,他無法隨時給到我內心所需要的看見、聆聽和陪伴。

意想不到的是,當老公無法滿足我的內在需要時,兒子卻用幫我洗襪子的方式,還有與我聊天,給到了我無條件的看見、聆聽和陪伴。

在這裡,我的需要可理解為

“色即是空”,

而兒子用洗襪子、聊天的方式滿足了我的需要,這其實就是“

空即是色”

空是需要,色則是滿足需要的具體形式

董國臣說道:“理解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便能夠實現內心真正的自由”。

我們要如何同理自己

前面我們說到同理自己,現在我主要說說

如何同理自己。

還是拿我心情低落這件事情舉例。

當我心情低落時,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刷短影片,看電視劇,或者向老公尋求安慰。這些做法也不能說沒有用,但這些

“有用”都只是暫時性的,很快就會消散。

《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電影《長津湖》裡有句經典臺詞是這樣說的:

“一個蛋從外面敲開,註定會被吃掉。你要是能從裡面自己啄開,很可能是隻鷹”。

當一個人在有了負面情緒後,總是想要從外在獲得能量,老是希望他人能夠給予自己力量,這樣的方式註定充滿煎熬。

那更好地應對負面情緒的方式是什麼?

答案是轉頭

向內探尋

董國臣在《同理心的力量》中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個學員找到他,談起自己的矛盾。一方面她想要留下來好好聽課學習,另一方面她又想陪兒子去醫院,並且也答應了老公。

為此,她感到矛盾和糾結。

在董國臣看來,

所有的衝突都發生在策略層面,包括內在衝突,所有的共贏都發生在內心層面,所以他便去傾聽學員在那兩個行為之下各自的需要。

於是,董國臣問了學員幾個內在需要的問題,便很輕鬆地讓學員自己做出了最佳選擇。

學員最後的選擇是,陪兒子去醫院。

因為這位學員發現了自己的內在最重要的需求是

對兒子的陪伴與家庭的和諧。

同時她也意識到滿足自己學習和成長的需要,不只是上課這一種方式,而是有無限種方式。

這就是向內探尋,

與自我連線,同理自己,跟著自己的心走。

發現和感知自己的內在需求,並自己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

這也是一個人

愛自己

的最佳表現。

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說回我情緒低落一事。

無論我是刷短影片,看電視,還是向老公尋安慰,抑或是兒子給到我溫暖。說到底,這些都是一種對外的訴求,治標不治本。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當意外襲來,煩惱圍繞,低能量頻頻,如果身為父母的我總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不願、不懂與自己的內在連線,也不具備愛自己的能力,

那麼我就沒有辦法同理孩子,更別說給到孩子優質的愛了。

真正要想給到孩子優質的愛,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愛自己。

愛自己的方式就是

向內看,

觀照

自己的

起心動念

看見

自己的

內在需求

與自己連線,重視身心的一致。

當陷入低潮時,可以聽音樂、做家務,也可以閱讀、打坐、正念冥想,抑或是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等等。

《同理心的力量》:父母唯有先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到孩子優質的愛

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向外是被動,

向內才是主動

主動即自由。

真正能夠讓自己突破障礙的,始終都是來自自己的內在

,命運的權杖也永遠都握在自己手裡。

當我們能夠做到愛自己的時候,就會有奇蹟發生。你會發現你的心靜了,親子關係也不焦躁了,家庭和睦,生活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