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怎樣陪伴你?

最近總是會刷到關於朋友圈、無效社交等類似的話題文章,作為全職媽媽的我陷入憂思,或許是好像沒得什麼太多社交值得去篩選。樓下嬉鬧的孩子們,拉回思緒、、、

突然想起是不是應該帶女兒下去玩一會兒,因為我看到了天天一起玩得小夥伴們的身影。正懊惱著又要換衣服下樓加入遛娃大軍,一旁的女兒卻在靜靜的玩著小球,她把小球從大框拿出裝在小碗裡,然後學著大人的樣子假裝洗、切、吃,神情專注的很。這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每天被媽媽奶奶們拉出去,一起約著一天三遍聚的孩子是不是也被無效社交卷入?那麼無效社交對應的應該也是無效陪伴,不談陪伴有多高效,但是至少應該是有效的,不然只能叫陪著。

由於家裡父母身體原因,不得不成為了一個全職媽媽,現在的家庭隔代帶娃還是主力,所以成為全職媽媽的我每天混跡在奶奶遛娃群,時間一長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隊伍,每次出去都是相同面孔的大隊人馬,有時甚至約著一起出門,互相串門。有一天一個七十多歲的奶奶跟我說“我這是第三趟出門了,你們才出來,好不容易遇到你們”我驚歎,上午還不到十點的時間,已經第三次出門,走到差不多10分鐘到的廣場,只為遇上熟悉的小夥伴,也真是用心良苦。

孩子的天性是喜歡往外跑,家裡呆不住,但是細想每一次的外出,都是他們主動要求的嗎?當三遍遛娃成為固定的行程後,時間一長,已然成了家長們的一個思維習慣,偶爾不外出彷彿缺了什麼。你以為的他/她鬧,其實不過是他們渴望你的關注和陪玩,你以為的每天三遍的遛娃公式其實不過是自己想要出門透氣,想看看別人家的寶寶是怎樣的。

因為意識到沒必要每天忙碌的下樓聚會,我會下意識的減少一些孩子外出的時間,因為這些外出導致的是孩子的呆不住,家長的手忙腳亂,早上外出必須先準備好中午的飯,否者玩了回來面對孩子犯困吵鬧加上不知道弄什麼吃的困頓,你會知道什麼是雞飛狗跳,因為犯困因為你匆忙的做飯,孩子可能不會好好吃飯,可能沒有耐心坐餐椅享受你的美食,這時候又會打破你堅持自主吃飯的原則,各種吵鬧之後不得不開啟電視,邊看邊喂的模式,這時的你崩潰嗎?沮喪嗎?答案不言而喻。但是早上又是空氣比較好,精力比較旺盛的時間,所以每天提前準備好午餐在9點到10點半的時間我依然帶女兒下去見見老朋友們,22個月正是連結孩子之間親密關係、合作關係的時候,所以大部分時間在教她怎樣學會分享,怎樣融入小夥伴們的隊伍一起玩耍。而不是往人群中一帶,便不管了看著就好,她可能不想融入,她可能自顧自的在玩,她可能需要你的引導和陪伴。

今天女兒說了好大一堆人名“琪琪哥哥、依依妹妹、言言弟弟、、、”仔細聽來,大部分都是混淆的,明明是一一是哥哥怎麼會是妹妹呢,明明言言是哥哥叫成了弟弟,又從哪裡冒出的琪琪哥哥,甚至會有動畫片裡面的名字交錯在裡面。每天確實都會見到很多的小夥伴,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一個一歲多的小朋友會準確記住嗎,她最能記住的大多是經常一起玩幾個小朋友。曾經看到 一個小女孩,有點男孩子的性格,每次下樓都會聽見奶奶在喊“快過來,跟妹妹玩,你看貝貝妹妹在跳舞、、”不停的叫著孩子的名字,不停的提醒,這不能爬那不能摸,穿裙子的女孩子不能大喊大叫等等,但是這個孩子就是那樣的性格呀,活潑好動,不拘一格,不是奶奶想要的乖乖女,她每次都往男孩子堆裡湊,看他們玩卡車,看他們撿石頭抓泥巴,因為那才是她感興趣的,所以你看,是不是家長自己的世界觀干擾了孩子。孩子大一點可能會有反抗,會有自己的表達,但是對於學齡前小朋友她其實沒有這種意識,只是一種直覺,至於去哪裡玩和誰玩大部分時間還是家長的引領。

經常有寶媽曬爸爸帶娃的場景,全網上下幾乎一致附和。是爸爸們真的都不會帶嗎?並不是,是他們沒有用心帶,看娃的時候任由孩子自由發揮,自己在一旁玩手機、看電視,孩子的想要互動被支使了,孩子想要對話被敷衍了,所以就會呈現各種奇葩的場景。放下手機,認真且高效的陪陪孩子吧,你會發現孩子更加的乖巧可愛,他們因為你的陪伴更加的歡脫和自信。

孩子每接觸一項事務都是一種社交,和大人和朋友和動物和一切他能對話的事物,在一天12小時的高效待機時間裡,能否情緒飽滿的投入玩耍和學習都需要陪伴者用心且耐心。已經成為大人的你,是否能及時停下來想想哪些是孩子不需要而被迫融入的 ,哪些是本可以避免卻無力篩選的,用小王子裡孩子般的視角陪伴他們,你會發現陪伴一個孩子成長是一件多麼需要智慧的事情。願我們早日用心,早日懂得怎樣陪伴,不略過,不錯過,高效的成為孩子眼中始終歡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