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是一種隱形家教

如果讓你選擇僅有的一項技能,教給自己的孩子,你會選擇什麼技能。

這是一個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年輕的媽媽千惠,因為身患重病,自覺能夠陪伴在女兒阿花身邊的時間越來越有限,於是她開始教四歲的女兒學習做飯。因為在千惠看來,做飯是可以

“讓她一個人(即便母親不在身邊),也能好好活下去的能力”

做飯是一種隱形家教

越長大越理解,作為父母,這其中的良苦用心。看似只是餵飽自己的技能,事實上卻

如同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有時候,“會做飯”能夠讓你在陌生的環境中交到一幫知心的朋友、開啟一個全新的社交圈;有時候,它也是維繫你個人生活情致的不二法門,在你想一個人靜靜的當下,平復、滋養你或許略顯浮躁的心境。

或許我們從來沒有這樣計算過:

一日三餐,一個月就有90次,一年就能達到千次以上。

做飯是一種隱形家教

“隨便吃點吧”、“叫個外賣吧”、“只是吃個飽而已”……但越是日常的事,

越是習以為常的小事,就越有可能藏著驚人的力量。

如果一個家庭,廚房冰冷,灶臺上沒有一星半點兒開火的痕跡,家庭的氛圍多少總顯得不那麼溫情。相反,時常能看到父母在廚房忙碌,甚至能帶著孩子一起做做飯,全家能常常圍在一起吃個晚飯,哪怕每週有那麼一兩天,這樣的家庭,即便有點吵吵嚷嚷,也有所謂“家”的味道。

做飯是一種隱形家教

一個會做飯的人,再差又能差到哪裡去呢?能夠悉心照料每一種食材,能夠耐下心去熟識每一味配料的“習性”,能夠在杯盤碗櫥中找到生活的情趣,起碼就一定不會是一個簡單、粗暴、乏味的人。

而這種種背後,或許也是一個懂得在廚房中相處的溫暖的家,一對溫柔、相愛、有生活情趣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