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1

現存最早的一幅雨果照片,可能是1852年冬季由其子夏爾(Charles Hugo1826—1871)所攝。其時,雨果初到英屬澤西島(Jersey)流亡;塔爾伯特攝影術也才在英國流行,尚未普及到法國。雨果適逢其時來到英國領地,遂得以較早接受新事物,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對技術進步的歡迎程度。在這幀舊照中,我們看到詩人斜倚海岸的巨大礁石,遙望著英吉利海峽的驚濤駭浪,神色凝重、憂鬱、憤懣,但不乏從容自若的鎮靜(圖1)。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2

雨果83年的歲月中有近1/4是流亡生涯。其中,除在比利時短暫逗留,大部分時間固守在英屬澤西島和根西島(Guerne-sy)。法英本是世仇,雨果客居仇家,並在那裡寫下洋洋灑灑的《論莎士比亞》,因為詩人心目中是不存在狹隘的仇恨結蒂的。他把所有的戰爭都視為人類大家庭自相殘殺的悲劇,儘管有時為避免更大的悲劇而不得不為之。他提問:“內戰?這意味著什麼?難道還有一種外戰嗎?”當然,此次客居仇家的更直接的原因,是這裡可隔海遙望祖國。畢竟他是民族詩人,他希望他的祖國成為文明世界的典範。夏爾·雨果於1853年所攝一幀《在澤西島礁石上的放逐者》(圖2),如詩如畫地記錄下詩人對祖國的關注和拳拳報國之心。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3

1853年,詩人出版了政治詩《懲罰集》(Châtiments)。後人經常把這幀照片再創作為銅版畫或油畫,作為詩集眾多版本的插圖。近年來,隨著對攝影在藝術和史料兩方面價值的認識,已直接用這些歷史照片作插圖,又以詩人的著名詩句作這一攝影作品的詮釋——“如果只剩下一個人,我即是此人!”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4

應該說,這句詩既表達了雨果的堅強意志,也頗具預見——並不是所有流亡者都能堅持到底。雨果夫人(圖4)於1863年完成了傳記《雨果夫人見證錄》(Victor Hugo ruconté pai un temoin de sa vie),但終於忍受不了長年的孤寂;雨果的小女兒甚至由這種孤寂而抑鬱成疾;只有情人朱麗葉女士伴隨詩人堅持到底。詩人每日堅持眺望祖國,堅持馬鬃刷蘸海水洗浴以鍛鍊身體和意志。他實踐了1859年對小拿破崙赦免令所作的回答:“自由重返之日,方是我回歸之時。”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5

有位20世紀的科學家曾說:“民主是乞求不來的。面對專制和暴政,非暴力者們只有用知識之力去戰勝愚昧,用理想之光去驅散黑暗。”雨果就是這樣的思想先驅。他在19年流亡生涯中更多地堅持以文學作品說話。他前後完成了三部政論文集、四部詩集、三個劇本、一部文學研究專論,以及《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這三部長篇小說,總計在250萬字以上。即使在普及電腦的今天,這樣的浩大工程也是匪夷所思的。當然,這些作品的真正價值遠不是可以數量來衡量的。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6

僅以《悲慘世界》來說,這部自1828年初動創作念頭,1845年已著手構思的長達百萬言的鉅作,於1860年才真正投入全部精力動筆寫作,至1862年正式出版,實際動筆不足一年半。大概沒有人能解釋清楚雨果何以用這樣短的時間寫完100萬字,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動筆之前,他瘦削、矯健,有白髮但不甚多;之後,他開始蓄鬚;待接近完稿,我們恍然看到一個鬚髮皆白的詩人,一個發胖而不臃腫、年高而不失強壯的更為後人熟悉的雨果(圖6)。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7

這裡,還應提到一張相當珍貴的玻璃底片上有劃痕的舊照——“1862年5月在根西島別館宴請窮孩子”(圖7)。完成《悲慘世界》之後,每週一次邀請窮孩子來家中做客,已成為雨果生活中的傳統,一直保留到返回祖國以後的晚年生活之中,甚至客居友人家的時候也從未曾中斷過。這不是有錢人的施捨或行善,而是詩人誠心誠意接近社會生活的具體行動,是他個人的宗教行為——“Aimer,C’est agir!”(愛即行動)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8

1881年2月26日,在老詩人80歲誕辰來臨的時候,數萬巴黎人、外省人,以及外國友人、使節,排著長隊擁向雨果私宅的陽臺之下,向19世紀的世紀詩人致謝。雨果住宅所在的街道被命名為雨果大街(圖8)。此時此刻,人們捐棄了一切政壇、文壇的歧見,首肯了雨果作為社會良知代言人的人格偉力。

老照片中的雨果——19世紀文壇上的奧林匹亞神

圖9

1885年5月22日,在留下最後一句詩——“我看見了黑色的太陽”之後,雨果非常平靜地撒手人寰。噩耗由數日來晝夜守候在家門外的素不相識的群眾口中迅速傳遞到法國全境、世界各地。舉國上下悲痛萬分,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們手捧雨果的著作在大街小巷奔走相告、痛哭失聲。5月29日,巴黎的凱旋門披上了黑紗和巨幅帷幔,中央拱門下,鮮花、桂冠叢中臨時停放著詩人的棺槨,數以萬計的法國民眾自願守護在周圍作通宵守靈(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