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歷經生活磨

的成年人皆知“童心”的珍貴,特別是為人父母之後,為了幫孩子存留住生命最初的那種純真與美好、避免孩子的心靈(思想)

過早地被“汙染”,大家都在很默契地做著同樣一件事情:守護孩子的童心。

或許是出於人們的一種本能的願望和自負,覺得自己有必要也有能力讓孩子“永遠像個孩子”,讓他們可以單純快樂地過一輩子。

以至於在孩子成長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會幫他們遮蔽掉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絕大多數比較“暗黑”的東西,努力給他們營造一個童話般的美好世界。

似乎所有的父母,不管是哪個年齡、哪個階層、哪種文化水平,都有這種“覺悟”,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似乎成了為人父母的最基本責任。

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很多人的“童心”倒是沒守住,保留的只是被人視為“愚蠢”的單純。

比如你總是那麼善良,看誰都是好人;比如你總是那麼守規矩,也想當然地把別人看作是跟你一樣有操守、有原則的人;比如你總是那麼坦誠,總希望別人能跟你以心換心;比如你總是那麼重情,覺得別人離了你或者你離了別人就不行……

但現實不允許啊,我們總得成長的,總有一天我們會在世情的“毒打”之下看清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

然而,即便我們當時被“醍醐灌頂”了,短時間內也無力擺脫自己那“難熬”的人生,因為那會帶來太多的憋屈和不平衡,更可怕的是有些東西會融入一個人的個性,影響他的一生。

今天分享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人生道理,希望父母們能在適當的時候講給孩子聽。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文 | 陳老實YOLO

編輯 | 神逗奶爸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一、關於規則

一個人,從還未出生就已經身在各種規則之中了,能不能生、在哪兒生、什麼時候生,都已經是提前給你“規定”好了的。

成長過程中的規則也多,成年之後的規則就更多了,而且就算你離開這個世界了,也還有規則來約束你,比如只能葬在哪裡。

是吧,我們都向往自由,我們都討厭被約束,但我們也深知這些規則也都是用來保護我們自己的、是符合絕大部分人利益的,規則以及守規則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自明。

可以說,如今的社會,兩歲的幼兒都已經在接受各種“規則教育”了,比如這不能碰、那不能摸、這樣不好、那樣不妥。

我們對孩子要求這些或許出於某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比如給自己添麻煩),但更多的絕對是出於對孩子的保護。

反正“守規則”是大多數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課,被約束的孩子們或多或少地都會有怨言甚至頂撞一句為什麼,但終歸還是會學會守規則。

問題在於,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會接觸無數不守規則的人、看到無數不合常理的事,開始的時候,他或許會在心裡小小地鄙視一下,但慢慢地當他見得多了,就會產生心理不平衡。或許他很幸運,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清了規則的本質,才想明白那個早就該懂得的道理——

規則不是用來遵守的,而是用來打破的,人要思考和努力的是如何打破規則。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對於單獨的個體來說,各種規則看似非常嚴謹甚至是嚴苛的,但在不同的角度,還是漏洞百出的。

比如說我們都在遵守的交通規則,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現象:有時候只要籌齊了一大波人,大家就能大搖大擺地從路口走過。

通常情況下,這是不允許不提倡的,但這樣的事天天都有哪裡都有,因為有人知道並利用了一項規則——多數情況下,行人都是享有優先通行權的。

打破規則,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如何打破規則考量的也就是如何湊夠這樣一波人。

這裡不是在提倡不遵守規則,對於普通人來說,守規則才是最大的智慧,而且當所有人都講道理、守規則的時候,規則才真正有用。

但對於一個想要在某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來說,如何在不觸動太多人的利益(減少阻力)並且能給一部分人帶來利益(得到助力)的情形下打破規則才是需要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二、關於感情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總像是長不大的孩子一樣,生活上倒是能夠自理,但心理、感情上卻總在依賴他人——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都建立在別人愛不愛他、尊不尊重他、成不成全他等等的基礎之上。

比如總有人以為,遇到一個甘願為自己無緣無故付出的人,就是遇到了對的人,然後心安理得地享受對方的付出、肆無忌憚地展示自己的任性。

可是哪有什麼付出是無條件的啊、哪有什麼忠誠是永恆的啊!即便是這個世界上最靠譜的感情(親子關係),也都是相互成全得來的,即便是很多父母對孩子好也不是無條件的。

比如總有人認為談戀愛就該找一個一心一意並且能夠毫無保留、毫無條件地對自己好的人,可現實卻是殘酷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所有的犧牲都意味著不公平,就會想要某種補償,然後失衡,大多數的悲劇都已經在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埋下了伏筆。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對很多人來說,他覺得自己愛上了某一個人,實際上不過是愛上了被那個人愛的感覺,是那種他生命中可能有所欠缺的、來自原生家庭的最原始的那種父母對他無條件寵愛的感覺而已。

很多親生父母尚且不能給孩子如此的愛,何況是那個在我們生命中偶然出現的人?

在那些存量極少在的美滿婚姻中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都懂得成全對方並且努力讓自己成為對方喜歡的模樣,相互激勵相互影響最後都變成了彼此都喜歡的人。他們絕不會打著愛對方的名義去要求對方滿足自己。

不得不說的是,目之所及大多數的父母貌似都只是在努力讓孩子感受到愛(家人的或者親戚朋友的)並且教孩子要愛別人,很少有人在教孩子學會愛自己,那些對孩子自我的否定和不尊重成了這個孩子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的東西。

當有一天他明白了任何的一種感情都是有條件的,或許已經為時已晚了——他必然是因為失去過什麼,才會有此覺悟(能這樣反省的人其實還是少數)。

再則,對於父母來說,如果你不否認自己內心裡對孩子有要求,就不要說得那麼冠冕堂皇,這會給孩子帶來一種錯覺,覺得這樣的感情是存在的,然後在自己的感情道理上屢受波折。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三、關於人心

不說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會有一種負面情緒化——對父母、愛人、孩子、朋友、夥伴甚至是路人甲的失望之情。

被忽視了、被背叛了、被頂撞了、被出賣了、被無故傷害遭受無妄之災了等等。

他們的內心是糾結的甚至是痛苦的,人情世故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煎熬,他覺得自己“看清”了別人,卻又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去面對他們——你總不至於永遠不出門。

為什麼呢?無非是兩種原因:對方辜負了他(感情)或者傷害了他(利益)。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啊!

人心到底是什麼?說到底都是跟“利”字有關!

就算是很多十惡不赦的罪人,也都有自己最在意的人、背後都有受益者,只不過他們侵害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人心就是這樣的,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你好,你也別想要成為一個所有人眼中的“好人”,因為在人心裡的邏輯很簡單——給他帶來了利益,你就是好人,反之,你就是他心中的壞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就能得到尊重和重視,別人才會跟你談感情,反之,你就是在自欺欺人。

數千年來,這個地球孕育了數百億人,時代一直在變,但人心其實一直都沒變過,你所見過的各式各樣的人,在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可能都有。

所以,沒必要在人心方面覺得失望和困惑,這是人之常情。人們對你好或者對你不好,基本上是看你個人——你值不值得被尊重,你有沒有核心價值。

你要做的,是不要去抱怨,早點與這個世界和解,然後忠於自己的內心,按角色做事,按本色做人。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

結語:什麼時候給孩子講合適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很淺顯的道理,稍有閱歷的人也都能做到波瀾不驚、看破不說破,“難得糊塗”大概也是這個道理。

對“初生牛犢”們來說,他們還是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過早地跟他們講明這些道理多少顯得有些“殘忍”,而且,這很不利於他們養成積極陽光的心靈。

但是,該懂的道理總歸還是要懂的,不然還真有太多“彎路”等著他們。

所以,什麼時候跟他們講明,需要把握分寸。

那麼,何時才是給他們講明白的最佳時機呢?

這個部分年齡,或許,當他遇到類似困惑的時候,就可以適當開導了。

——END——

3個“懂早了不好、懂晚了難熬”的道理,講給孩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