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棒棒糖!是小朋友的最愛!

可是,棒棒糖上的塑膠棒,

可能是導致兒童傷害的元兇!

根據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資料,

近期,我們發現一起有關

棒棒糖塑膠棒誤食案例。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廣州市一名2歲女童隨家長外出遊玩時,因咳嗽誤將含在嘴裡的棒棒糖連同塑膠棒整個吞入,造成消化道異物存留(輕傷)。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經測試,該產品的塑膠棒(長4。3cm)可以完全沒入小零件測試器中(上圖)。而該產品僅警示“5歲以內兒童請在成人監護下食用”,對36個月以下兒童而言存在誤吞危險,警示不到位。

經權威部門調查與實驗,

有關部門認為該產品涉嫌存在缺陷。

針對該種產品涉及的缺陷風險,另抽選了三款市場上受眾面較廣的棒棒糖,測得其塑膠棒長度均在7。6cm左右,不能完全沒入小零件測試器(下圖,超出小零件測試器最大深度約1cm)。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市面上多數棒棒糖標稱標準僅從食品角度對糖果成分安全進行了約束,而未對可分離部分塑膠棒進行管制,也無適用人群年齡等提示。

我們還從自媒體和網路新聞查找了類似案例,棒棒糖塑膠棒發生誤食的案例比較常見。

今年5—6月網路新聞報道的發生的類似案例:

2018年-2021年網路新聞報道的類似案例: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

消化道異物95%以上可以經腸道排出,無需特別處理,但是如果卡在腸道就可能引起腸道穿孔。需及時送醫院透過胃腸鏡取出。作為家長應該對棒棒糖等異物比如:硬幣、髮夾、磁力珠、鈕釦等要有高度的警惕性,避免兒童玩耍以上物品。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敲黑板!!!

熊孩子在家吞食了異物怎麼辦?

這些知識作為家長必須掌握:

1。 注意孩子的反應情況

消化道異物吞入後有沒有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異物的型別、位置和存留的時間。口咽部、食管異物會有拒食、流口水、咽痛、吞嚥困難、嘔吐等症狀;異物進入胃及腸道後一般沒有什麼表現,有時可能會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小孩多表述不清晰,所以觀察以上孩子的表現尤為重要,如果出現拒食、流口水、咽痛、吞嚥困難、嘔吐等症狀,一旦懷疑孩子有可能吞食異物,需要及時來院就診。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2。 明確誤吞的異物

通常觀察周邊或孩子手中少了什麼物體,只要異物大小適中,邊緣規則,無鋒利邊緣,大都可以自行排出,如紐扣、玻璃球、硬幣等,但這不代表可以在家觀察,仍需要去醫院拍X線,監測異物的位置及排出情況。如果吞進去的是尖銳異物(如釘子、針、棗核等)、腐蝕性異物(如電池)、磁性異物(如磁力珠)及膨脹性異物(如水彈珠)等往往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需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需要立即上醫院明確診斷,儘早處理。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3。 怎麼判斷異物在消化道的位置

多選擇拍X線平片及CT掃描。大多數消化道異物是不透射線的,行胸腹部正位及側位片檢查,可有效的判斷異物大小、形狀、位置等資訊。但X線不能顯示魚刺、塑膠、玻璃等物體,不能判斷異物確切位置,不能顯示異物與周邊臟器的關係,CT檢查可幫助診斷,但由於CT有一定的射線輻射,小兒不建議做為首選檢查方法。所以,如果你剛好有孩子可能誤食的同樣物品,最好攜帶一起來醫院交給醫生,由醫生給您最好的建議。

緊急,2歲女童誤吞整根棒棒糖,這些教訓家長要謹記

所以,

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好自家的孩子,

益智玩具多種多樣,

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更合適孩子,

而且更安全的。

最後教各位家長如何預防消化道異物:

01

小兒進食,大人需警惕:進食時,勿逗笑或呵斥孩子,孩子玩耍或哭鬧時,勿用食物誘哄孩子。

02

高危物品妥善存放:硬幣、紐扣電池以及剪刀、縫線針、棉棒或牙籤等尖銳物品不要擺在孩子的視力範圍。

03

嬰幼兒玩玩具時,成人要全程監護,切勿走神。

04

幼兒衣物宜簡單舒適,不讓奇異的飾品引其好奇、撕扯。

【來源:東莞疾控】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